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交换现状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控制与承载和业务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具体地讲,软交换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图1为软交换示意图。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是通过将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式来向用户提供电信级业务的技术体系。通过对软交换的深入了解与分析,我们发现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已经从对传统电信网络的仿真走向了具有Internet体系结构的、以SIP协议为基础的多用户多媒体的开放业务体系,软交换的应用领域正逐步扩大到电信业务的核心领域。目前软交换的业务开发能力已经从简单电话业务和智能网业务扩充,发展成为具有多媒体业务能力、能够根据需求定制、以应用驱动的软交换系统。在电信行业中开发软交换业务,必须关注网络架构、开发技术等主要问题。如何在软交换下实现电信业务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概述 独立于承载的呼叫控制(BCC)协议与原邮电部1997年发布的“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协议—样向用户提供的业务都是窄带的一些ISDN业务,但是它却能支持与承载技术和信令传递技术无关的一些业务,因此,在BICC协议中,为了传递信令消息就需要有使用信令传递转换器(STC)的协议层。这样一来,支持BICC信令的节点就可以分为具有承载控制功能(BCF)的服务节点(SN)和不具有承载控制功能(BCF)的呼叫媒介节点(CMN)两种。  相似文献   

4.
刘册 《当代通信》2005,(6):51-54
ASON作为下一代传送网.其主要特点是将控制平面与传送平面分离,通过控制平面上信令协议的交互来实现对传送光网络的智能管理。其中,链路资源作为业务的承载实体,无论是对于传送平面的数据信息还是对于控制平面的信令协议都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管理机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网络的实际运营状态,因而也倍受业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软交换(SoftSwitch)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我国信息产业部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  相似文献   

6.
施新华  黄本雄 《当代通信》2006,13(12):64-65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是由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它是在诸如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和HTTP(超本传送协议)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IP网中的信令控制,以及同Soft Switch配合,构成下一代的增值业务平台,对电信、银行、金融等行业提供更好的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7.
IP交换技术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网络阻塞问题日益严重,ATM提供了高效硬件交换,但Internet上更多的IP业务使人们把目光投向IP智能路由和ATM交换技术的紧密结合。本文阐述了IP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交换类型,并重点讲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BICC消息(协议数据单元PDU)与TUP和窄带ISUP一样,也是借助于信号单元中的信号信息字段(SIF)并使用具有信令传送转换功能的BICC信令传送业务在两个对等的协议实体之间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9.
软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通过业务/呼叫控制分离和呼叫控制/承载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软交换技术是网络发展的趋势,软交换分层架构将逐步成为核心网电路域的主流架构,而非分层架构将在5-10年内被逐步淘汰;基于软交换分层的网络相对于非分层架构的网络来说,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分层架构驱动因素中最主要的两点是经济型的驱动和面向未来演进发展的驱动这种开放式业务架构,可不断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增强运营网络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立贞 《当代通信》2003,(10):53-58
BICC消息(协议数据单元PDU)与TUP和窄带ISUP一样.也是借助于信号单元中的信号信息字段(SIF)并使用具有信令传送转换功能的BICC信令传送业务在两个对等的协议实体之间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11.
IETF提出的会话初始协议(SIP),是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可以用来发起、建立以及释放会话。SIP协议灵活简单的特性以及其灵活强大的呼叫控制的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和运营商。SIP协议还可以与SDP协议配合使用,用来协商会话的媒体属性,因此更易于实现第三方呼叫控制。  相似文献   

12.
谭明 《当代通信》2004,(15):52-56
WCDMA无线接口协议也称为U接口,是用来建立,重新配置和释放无线承载业务的。U接口主要指的是移动终端(UE)与无线接入网(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共分成三个协议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在WCDMA中,第二层被分成了几具子层,从控制平面看,第二层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3):55-55
当Completel想用一种更能扩展和更多服务特色的业务来升级其基本的城域网LAN到LAN的服务时,就选择Riverstone。Completel目前使用的是Riverstone的城域网路由器,在整个法国和德国,为其客户在部署MAN中提供基于千兆比以太网的各类收费服务。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Riverstone能够支持业内领先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这样在MAN内部和MAN之间就可以生成新的业务。  相似文献   

14.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德昌 《当代通信》2004,(11):44-45
网络新业务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人类社会快速走向信息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普及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企业要求更及时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以便进行更富有成效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经营活动。目前新业务的发展是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过渡,支持通信新业务的网络技术正与之相适应,加紧向综合化网络发展。软交换又称为呼叫代理、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传  相似文献   

15.
倪殿令 《当代通信》2004,(11):20-21
七号信令系统(SS7)是一组定义移动运营商信令网络中网络设备之间协议和信息交换的标准。实际上,SS7网络功能可以充当控制所有网络服务和功能的神经中枢。因此,在电信基础设施中没有哪个环节比它更需要网络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靠的流量传输。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移动IP是一种新的支持移动用户和Internet连接的互连协议。伴随着互连网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也在突飞猛进。但是移动通信的业务迄今为止都是传统的话音通信占主导地位,移动通信网络本质上也是电路交换通信网。但是,智能化移动终端的实现,使得越  相似文献   

17.
邮政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就是邮政的产品,邮政产品是商品。邮政业务是邮政产品的类别。市场是商品购买行为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具有其固有的属性。文章揭示了邮政产品、邮政业务和市场之间的规律,为较好地解决邮政业务的开发、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邮政营销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冯雄  滕志猛 《中国电信建设》2000,12(4):10-11,14,16
近几年来,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层出不穷,对传统电信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数据通信业务量将会数年内超过语音通信业务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发展趋势,促使传统电信运营商控制其在电路交换基础设施中的投资,而开始建设分组交换网络。江苏省邮电管理局作为江苏省传统电信业务的提供者,早就意识到这一场变革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因此一直将多媒体通信业务看作为未来的业务增长点,而进行重点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话音、视频、数据等各种业务随着IP网络的演进而广泛应用于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快速发展的多媒体业务也需要IP网络的承载,IP承载网是骨干网建设的基础工程。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能够实现IP承载网快速交换的一项重要的标签交换技术,可以将网络在逻辑上划分为互相隔离的安全可靠的局部私用网络,满足大型单位在不同城市、不同地点开展网上办公的需要,所有的信息只在私用网络内部传输,部署方便快捷且易扩展。MPLS/VPN技术势必将成为网络解决增值业务的重要手段。IP MPLS/VPN技术采用了严格的路由信息隔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信息传送的安全性。但作为基于IP的技术。IP MPLS/VPN的安全性是桐对于普通的IP数据业务而言的,仍然有可能遭到来自IP网络的攻击,因此仍须采用心要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09,(8):86-86
Avaya公司近日宣布已达成协议,将以4.75亿美元收购北电网络的企业解决方案业务。Avaya相信,协议的达成是一个重大举措,公司将可以加强在企业通信市场的领导地位,并更为有效地向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企业通信方案。拟汉中的收购包括北电企业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的语音、数据以及政府系统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