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与"长三角"毗邻的安徽,也会受到"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本文从安徽融入"长三角"的现实性、可行性等着手提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长三角经济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极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的特点,剖析了长三角地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指出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积极融入长三角是首要的战略选择;提出要从模式对接、人才对接、文化对接三个层面全面融入长三角,从而有效提升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极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的特点,剖析了长三角地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指出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积极融入长三角是首要的战略选择;提出要从模式对接、人才对接、文化对接三个层面全面融入长三角.从而有效提升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皖江城市空间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皖江开发成效显著,沿江城市逐渐成为安徽省发展极核地带,各城市均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区域分工体系初步形成。但与长三角地区差距拉大,边缘化特征明显,沿江城市偏居长江南岸,城市发展空间受限。融入长三角是皖江沿江城市空间整合的前提,整合区域城镇空间关系是皖江开发融入长三角的关键,构建“芜马铜”城市群是皖江沿江城市空间整合首要任务。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建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构建与长三角接轨的基础平台、打造“马芜铜”核心增长极,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皖江城市空间整合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长三角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坚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杭州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杭州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寻求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对带动长三角的发展是有一定必要的。从长三角区域来看,宁镇扬一体化,不仅可以更高水平参与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而融入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宁镇扬经济板块得到迅速壮大以后,将与苏锡常、杭甬绍相媲美。其战略意义不仅在长三角区域内,还可以成为国家推进长三角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和增长极。“宁镇扬一体化”要在推进交通、市民待遇一体化的同时,逐步推进发展规划、制度设计、产业发展、物资流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信息通讯等方面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注:本文论述的“长三角”均指经济学界一般所指的“狭义长三角”。)数千年来是中国的富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集经济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长三角”的经济环境,为民营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浙江新湖集团是温州人企业,成立于1994年,目前在上海和“长三角”大多数城市设有公司。企业融入“长三角”后,得到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积极利用首位城市的聚集与扩散效应,加快发展服务型经济,上海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引领长三角科技创新,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整体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强化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用,引领长三角地区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相似文献   

11.
邹俊 《大陆桥视野》2023,(1):37-39+42
本文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调查分析G60科创走廊、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发展模式及具体做法。依托协同创新理论,立足苏州吴江在长三角的区位特点和发展优势,研究分析吴江区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基础、实践成效和现实挑战,探索协同创新的过程和路径,提出提升吴江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实践策略。同时,为长三角区域城市融入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安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长三角扩容为两省一市,安徽加入长三角无望的情况下,以前提出无缝对接长三角,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是否要调整,对安徽来说都是新课题,在全国功能区规划的新形势下,安徽应该抓住当前东部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的机遇,安徽要克服劣势、发挥区位优势、调整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全方位、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将给予江苏区域发展更多的良机。江苏需要紧扣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更高水平上提升苏南引领型发展的能力,加快苏中融合式发展的步伐,探索苏北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积极构建沿宁杭线发展轴线,全力推进淮海经济区的崛起,优化扬子江城市群的功能。通过设施建设的系统化、产业转移的有序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化,使江苏深度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路径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江开发战略实施近20年来,皖江地区从政府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开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皖江城市带是皖江区域的核心轴线,在融入长三角的大潮中发展较快,但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差距在拉大,融入时间将会增加。皖江城市带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优势,但区域核心不突出,内聚力不强。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的突破口是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强化皖江城市带整体功能,强化一体化措施,加强城市带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实现苏浙皖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战略角度出发,结合各省市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供求现状,实现高中低端各个层次及三次各产业人才合理分布,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效用。安徽省要融入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也必须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结合本省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制定相应战略,提高自身人力资源实力,助力泛长三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新发展格局题中之义,但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对国际大循环的影响,鲜有探讨扩大开放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影响.以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指数来度量各城市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程度,并将其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替代指标,分析扩大开放是否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结果 发现:第一,各城市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促进了自身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其他城市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程度;第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各城市对外开放程度促进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非一线城市内部以及一线城市对非一线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程度,均存在着积极的外溢作用.据此,在亟待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需要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外部动力激发内部经济动力,畅通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各城市谋求经济有效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要融入长江三角洲,上海城市发展就要符合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协调长三角。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发展遇到的产业集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且分析了上海的自身优势及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提出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吸引国际投资、深刻把握国际会展机遇和积极发展城市环境保护产业等融入长三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徽文化融入“新江南文化”,一方面为“新江南文化”贡献新动能,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文化的整体发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齐心打造“新江南文化”生态、坚持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加强区域学术文化研讨、深化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融合等途径,实现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文化“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共建长三角区域人们的精神家园,共谱新时代长三角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作出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决策的时候。笔者以自身河道管理部门的特点,结合怎样为东向发展做贡献,浅谈安徽省和县河道管理局河道管理事业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