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贵州良好的生态基础,探讨贵州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贵州发展生态经济存在工业特定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单一、技术瓶颈和成本障碍等制约因素,这一特定现实决定了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的重点是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园和生态补偿。在生态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力量,贵州政府要在倡导生态经济价值导向、推进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
生态产业链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微观环节。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喀斯特山地省区,贵州的生态产业链模式构建既有一般性,又具特殊性。在综述国内生态产业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贵州资源富集的具体省情,以群链关系矩阵为研究工具,分析发展贵州生态产业链的潜在条件,并以贵州开磷集团为案例分析对象,概括了发展贵州生态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与全面实现贵州小康社会,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实现贵州的全面小康,就需要在经济转型期,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工业,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绿色产业,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体现,对全面建成贵州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生态蔬菜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贵州生态蔬菜的SWOT分析,发现贵州生态蔬菜发展存在从事生态蔬菜生产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生产主体分散、生产规模较小、缺乏长远规划等不足.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利用自身资源,打造贵州生态蔬菜品牌,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增加市场主体获取市场信息渠道等对策,推动贵州生态蔬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宏海 《新经济》2015,(Z1):12-13
贵州作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矿产能源基地和交通运输枢纽,对建设我国长江经济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贵州入围长江经济带,让长江经济带资源更加整合,发展更加全面。贵州不仅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矿产能源资源,也是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只有大力发展贵州经济,长江经济带才能得到全面与协同的发展。贵州也借助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打破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困局。贵州经济的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晓  石明奎  黎亮 《当代经济》2009,(17):164-16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不仅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长江、珠江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点,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当地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协同发展状况,评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揭示历史时期不同发展模式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生态物流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在分析农产品生态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对贵州农产品物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提出了促进贵州农产品生态物流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何旭 《时代经贸》2010,(24):171-172
农产品生态物流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在分析农产品生态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对贵州农产品物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提出了促进贵州农产品生态物流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贵州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给出当前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全省实现生态农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索一条推进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并以贵州为例,对工业经济高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对提高磷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磷化工工业园区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贵州磷化工工业园区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了政府应提高磷化工企业的集合度、严格控制磷矿石的出口和按照生态产业链条招商,园区管委会应建立废物交换信息平台、清洁生产和废物集中处理机制,企业应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构建跨区域生态产业链、厘清产品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加大磷矿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作为南方的资源、能源大省,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的补偿,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开发的状况,研究了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贵州省是首批确立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生态战略是贵州省的三大战略行动之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贵州  相似文献   

15.
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及时把握深化改革、区域发展和新形势转型发展的机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实现跨越赶超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有贵州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本文从国土开发与保护、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文化培育、强化统筹结合方面提出了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创新路径,进而从绿色制度体系、投融资体系、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体系、法制保障体系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个资源开发巨大、生态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的欠发达地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贵州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从贵州走循环经济道路必要性和贵州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两方面介绍循环经济在贵州发展形势,分四方面总结目前贵州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6年,福建、江西和贵州正式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行研究,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并将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相结合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设立后各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成效较为显著。(2)以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政策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效应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因此,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立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这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旅游理念下贵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欠发达、欠开发,所处赶超和转型两大任务阶段的贵州大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于贵州省这类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生态脆弱地区实现旅游资源对其他资源替代、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大融合发展的研究,对全国类似地区经济的赶超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探讨大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大旅游具有大产业、大格局、大功能和大市场的特征,并根据大旅游的特征分析了贵州在大旅游理念下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制定大旅游规划,构建大旅游的格局、建成综合性的大产业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一核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关系着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201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质量方面的成果评价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环境。为了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的绩效,将江西、福建、贵州、云南和青海这5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定为处理组,运用合成控制法和DID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进行双重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江西、贵州和云南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均表现出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其中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对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尤为显著。因此,我国设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于空气质量改善具有显著效应,这对今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冕  熊勇 《财富时代》2022,(2):152-153
<正>高校作为优质人才、科技、智力的集聚地,其发展方向势必要与社会发展现实目标与未来方向紧密相连,要在脱贫攻坚大战大考中涵养家国情怀,强化社会担当。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党委(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着重介绍我院以科研项目为支撑,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产业为导向,以提升区域经济为突破口,围绕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建设,充分聚焦贵州“三大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