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天津以及滨海新区处于我国经济开发开放的前沿,抓住机遇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本文以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天津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影响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近年来增长较快,2011年占比已经超过了制造业,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自由化程度低、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应该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建立、完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支持体系,完善国内有关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为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服务业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内容。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治理不断完善的渐进式演化升级脉络。经过多年发展,服务业日益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力军”,其演化趋势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然而,全球产业链调整从整体到局部对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造成直接与间接负面影响。面对新形势,为推动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应增强服务业利用外资共识,保持一定经济增速,多管齐下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利用外资潜能,加快推进“产业、区域、制度”三维协同高水平开放。  相似文献   

4.
江苏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的现状特征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服务业将全面向外资开放,江苏服务业应该如何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该文分析了江苏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外商投资江苏服务业领域各行业的特点,剖析了制约江苏服务业领域吸引外资的因素,并对江苏服务业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指出中国应当逐步放开服务业市场,利用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政府应当适当监管,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将开放与保护有效结合,从而更有效率地利用外资发展中国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孙雅玲 《经济师》2005,(11):266-26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服务领域的国际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文章从分析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出发,认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发展,为宁波利用外资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宁波民营经济三十年:回顾、经验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增量改革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活跃发展的宁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宁波民营经济发展经验,探讨宁波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既有助于新形势下宁波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亦为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正在迈向服务经济时代,国民财富的创造从主要依赖第一、二产业转向依赖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国传统服务业的不足和现代服务业特点,对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转型的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浙江服务业发展的时空演化和行业集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基尼系数法对浙江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异和行业集聚特征进行计量分析,旨在揭示浙江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和行业集聚与演化的规律性。研究表明,浙江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增长的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浙东北强、浙西南弱"的总体格局,形成了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不同服务行业的集聚程度和演化路径存在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未来要发挥杭州、宁波等服务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服务业,实现更有效的区域合作;要采取差异化策略促进适合集聚的服务行业集聚发展,推进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是三大经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差异是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东部区域内差异,即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处于缩小趋势,西部地区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较为平稳;从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服务业在总量上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中,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持续升温.这一区域因经济快速增长,投资政策改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转移而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笔者在肯定中国企业跨国投资重要性的同时,把研究目标市场定在正处于经济建设快车道上的老挝.针对直接投资方式和服务业的特点,一方面以大量现行政策和数据定量定性分析老挝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剩余出路理论、国际市场细分理论和Wells小规模技术理论,特别结合SWOT分析中国企业投资老挝服务业的前景.最终认为老挝服务业市场非常适于中国企业进行投资,二者契合度很高,经济技术合作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Johanson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因素还没有形成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区位优势;非制度因素中的市场规模、第二产业FDI、人均收入水平等是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重要区位优势。为此,文章在政策建议中指出中国应在改善服务业利用外资制度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区位优势,培育新的区位优势,吸引FDI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董利红 《经济问题》2012,(2):40-42,73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且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采用东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互为促进因素,本文引入属地内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作为良性循环计量研究的中介,包括制造业的投资总额以及地区内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中国分省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助于制造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制造业又带动了配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显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在经济结构演进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服务业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增长点。因此,充分了解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其与发达省份间存在的差距,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对于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取服务业产值的地区比重、区位熵和服务业与工业相对集中度指标分析河南省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发现各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且专业化和集聚水平普遍较低,发展水平不高,省会中心城市郑州一枝独秀,单极作用比较明显。另外,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的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是影响该地区服务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发现各地区服务业规模水平与该地区距离郑州的距离也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郑州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对各地区的辐射作用突出,但省内次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7.
朱娟 《当代经济》2011,(5):78-79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街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全面分析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长三角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并提出了有关的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五个维度构建了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一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但两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渠道有所不同。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即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增加能够明显改善非OECD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但对OECD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此外,FDI对制造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以及对服务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分别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和负向调节效应,而人力资本水平对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楠 《经济经纬》2006,(5):39-42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从而有望取代制造业成为中国未来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因此,进一步提升国内服务业产业结构、加强国内引资环境建设、改善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基础、提高国内服务消费水平等以更加有利于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应该成为今后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提高企业末端治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效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排放的降低效应在高污染强度行业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和高能源消耗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共聚水平较高地区的减排效应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内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进入和高污染排放强度企业退出的动态更替,还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投入结构优化。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服务业开放政策,优化地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嵌入融合,赋能制造业绿色生产和绿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