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的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谭术魁  彭补拙 《财经研究》2002,28(10):69-7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我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具体是: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事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统筹协调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科学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全国部分省市特别是北京、成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研成果,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以旗县为单位,在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人均用地指标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整理潜力进行了类型划分和效益评价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勇 《经济论坛》2003,(12):26-2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整个城乡土地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近年来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实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也早已存在,且逐渐呈现兴旺之势。为了探索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国土资源部从2000年起在安徽省芜湖市开始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在此前后一些地方也进行了类似的试点。到目前为止,这些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盘活集体建设存量用地,缓解地方建设对土地供给的压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建立规范的农村集体建…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社区化对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农村社区化对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农村社区化面临的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困境三个方面展开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揭示了学术界关于农村社区化与农村建设用地变化的基本认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一是农村社区化呼唤加强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创新研究,二是农村社区化呼唤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创新研究,三是农村社区化呼唤加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四是农村社区化呼唤加强农民土地权益维护机制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要求,集体土地的隐性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 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理论界褒贬不一,但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者居多. 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典型理论和实践中的试点模式,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6)
文章归纳总结了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的六种用地模式: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租赁,入股集团公司,宅基地流转,土地基金管理部门,用于政府公租房的主要特点、缺陷和经典案例,然后从不同视角对六种用地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内涵是将土地上的各种权属分离开来.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的框架下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是对。一定范围中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入市过程所涉及的各细节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个过程所涉及到确权、入市、用途与法律四个方面。确权是前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只有先将农村土地性质确定,并赋予其使用权利,才能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失;其次是入市,这是关键部分,采取合理的交易方式,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确定公平的收益分配体系和长期保障机制,才能提高土地流转效率;最后,法律是重中之重,因为前两个部分都需要法律的保障,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土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其也是促进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控制宅基地的无序扩张,提出了建立宅基地用地标准的新方法,其核心是"总量控制,分层监管",即:以人均宅基地面积为基数,确定村庄宅基地总面积控制性指标和农户宅基地面积指导性指标,控制性指标由地方政府部门监管,指导性指标由村集体内部参考使用。与现行标准相比,新的标准形成了两级监督机制,降低了监督成本,实现了管制和自治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实现了权利公平,避免管理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农村用地问题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把土地资源定位为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土部门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物权法>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有关执法部门也加大了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农村中,违法用地、乱占、滥用耕地建房的现象虽然得到有效制止,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导致目前农村建房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为了规范农村用地管理,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控制违法用地现象,确保农村用地的规范化、合法化,文章就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嘉义 《经济论坛》2011,(12):134-135
目前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明确,导致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处于被动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本文从产权制度、流转主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乱象,并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胡慧卿 《经济师》2008,(1):234-235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客观要求;是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措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要按照科学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针对农村居民点、农村工矿废弃地等不同情况,依据不同的整理形式,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做到土地整理与文化建设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出数量多、分布零散、利用粗放等问题,对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了束缚。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背景下,亟需对其空间布局优化进行研究,以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科学管理。在分析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构建优化布局的四级等级体系,从微观上设计优化布局的三种模式:城乡融合型、中心村重构型和产业优先型。并在Mapgis软件支撑下,选择典型区域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微观空间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一用地市场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宏 《经济师》2014,(9):19-20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个巨大信号,也为我国广大农村土地市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袁洁  杨钢桥  朱家彪 《经济地理》2008,28(6):991-994
以地处江汉平原的孝南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对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显著影响农户是否新辟地基建房的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家庭收入/信贷水平、对子女教育的支出、攀比心理等因素;②农户新辟地基建房面积的大小受到家庭规模、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家庭收入/信贷水平、对子女教育的支出、消费的攀比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产业用地紧张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短缺、部分土地政策稳定性不强、粗放用地等是导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紧张的主要因素。为缓解产业建设用地紧张,多个省市在供地模式、用地方式上大力创新,探索出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借鉴国内先进经验,治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土地困境,要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落地落实各级土地政策确保建设用地依规供给;二是盘活闲置低效产业用地开拓农村融合产业用地空间;三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农村融合产业用地紧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有多年,这在各省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流转实践中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通过研究湖州市流转试点的情况及流转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