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经济师》2015,(8)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环境,如何抓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加快发展内陆型经济是山西等内陆型地区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SWOT方法对山西开放型经济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界定内陆开放高地的含义,分析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对陕西省建立内陆开放高地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进行SWOT分析,进而从持续巩固陕西省在西部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加强陕西省与国内外地区的贸易合作,重视陕西省高等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的建设等方面提出陕西建立内陆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锋 《大陆桥视野》2014,(11):30-32
在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向西开放战略上,陕甘未来将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目前陕西凭借已经运作5年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及有关区域的综合保税区等正拟升格"内陆自贸区",其与甘肃兰州新区及未来的兰州国际港务区将形成合力之势,由此西部构建向西开放战略将正式升级。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已经实施10余年,西部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落后的状况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向西开放逐渐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补充。本文在向西开放战略框架下构建了包含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和经济支撑的指标体系,以此全面评析西部向西开放的现状。根据判别分析,西部11省份向西开放主要分为要素集聚支撑型、区域开放主导型、特色优势带动型三大类。最后,本文提出了深化西部向西开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略过去10多年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并未随着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而快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快速上升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需要新的对外开放思路.传统对外开放思路对西部地区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已经难以适应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在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和条件下,西部地区需要采用东向开放与“西向拓展”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西北开放与西南开放并进的思路,构建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结合经济转型理论,对煤炭老企业转型发展进行研究与思考,提出"调整结构、开放创新、高质高效、持续发展"转型思想";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接续和替代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定位;"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创新管理"六大转型途径。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围绕着港口展开的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港口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于内陆地区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内陆区域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功能等方面的不足,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使得内陆区域在开展  相似文献   

8.
开放经济发展强调推动要素、商品与服务自由流动,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潮中优化配置区域资源,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在积极分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实现区域快速发展。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开放经济面临物流成本较高、综合配套能力较弱等制约。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在开发中夯实开放的基础、优化开放的环境;在开放中拓展开发的领域,提高开发的效益,是西部内陆地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石鑫 《大陆桥视野》2014,(11):26-27
"引进来,走出去"。上下同心,快速前行……"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这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的战略部署。 四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围绕加速推进"五化"进程,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坚持"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机遇。为了充分研讨国家战略规划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探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10年间,四川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省已形成大开发促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四川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找准发展定位,以成都为中心,发挥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西博会为纽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完善成都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增强凝聚力、辐射力;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发展通道经济;发挥西部民族纽带作用,实现西部社会稳定;把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3.
雷文亮  马骥  彭正亮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5-147,232
推进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分析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情况,根据其发展特征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潜在的优势及机遇提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内陆且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将获得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拉动内需的战略举措,以实现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本质是对外商品的往来。目前许多国外著名企业看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加之重工业逐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发达、内陆落后,下游发达、上游落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非民族地区发达、民族地区落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民族地区必须重视与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核心目标就是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全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展示了向东出海、向西出境的国家意志,银川市作为"一带一路"西部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其开放发展也会给西部地区带来强烈的正外部效应.新常态下银川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开放宁夏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全面开放、全域开放、全方位开放战略,立足宁夏、面向全国、融入全球,提升银川在国家对阿合作中的枢纽地位,强化与东北亚、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拓展与东南亚、中亚等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巩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合作,深化与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合作,努力在开放宁夏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在开放平台、开放经济、开放通道、开放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目前国家级的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外向型经济服务区。西安,这个在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西部内陆城市如何打造其为国内物流园区典范的呢?贵阳省会贵阳有着和西安相似的地理位置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借鉴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成功经验,分析贵州省目前的交通、经济形势,浅析贵州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划分,是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划分,是宏观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均衡和差异的反映。“中部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中部地处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占全国10.7%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