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为周边农村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农民的生活方式、收入来源都因失去土地在一夜间发生改变。但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在文化、技术、年龄等个人素质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引发的问题凸现。为了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需要政府必须强化引导工作、改变失地农民就业观,将社会保障系统覆盖到失地农民,设立培训基金、强制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建立创业、投资、就业、培训咨询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失地农民多途径就业。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但同时,农户土地被大量征用,相当数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后处于无业、待业,生活得不到保障。为解决对失地农民就业的消极影响,提出政府应该采取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以及推动失地农民再就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非自愿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海鹰 《生产力研究》2006,23(2):105-108
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和处境,比较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效用,总结了他们在城市中就业的困境和不利条件,提出在我国农业急需发展的情况下,部分失地农民可利用他们在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农业市场化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霞 《生产力研究》2006,(7):146-147,181
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失地农民问题的症结入手,对解决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失地农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稳定的就业渠道,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弱势。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认真解决,否则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失地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失去土地的农民天然地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保障资源,研究其福利损失与补偿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从失地农民经济状况、获取资源的能力、福利水平再生、福利补偿、社会保障损失五个指标,衡量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利水平。对广东省佛山市周边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失地农民相对收入减少、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低、职业发展困难、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对失地农民进行福利补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仅以年龄进行分类保障,并未考虑农民失地后的选择。对六种失地农民保障模式特点及共性总结,结合对失地农民新分类,指出现存模式缺陷,为建立适合失地农民分类保障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就业的主要岗位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现状。因此,拟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选择实用可行的安置模式,探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于在失地农民补偿、就业、保障等方面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失地农民面临的这三个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河南省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保护失地农民合法利益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无地农民是我国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产物,他们失去了通过承包经营土地获得收益和享受国家给予农业补贴的权利,不仅丧失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后续发展更是困难重重。无地农民问题不能靠重新调整土地和简单地给予无地农民一定补贴来解决,而应本着发展的理念,给予无地农民发展基本保障,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促进无地农民发展资本的形成,提升无地农民发展的竞争能力,通过其自身劳动力和家庭剩余的资本化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政策对于人口城镇化过程具有主导性作用,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政策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都十分尖锐。通过对现行起作用的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和要害,试图说明这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产生何种影响及影响的路径或机制如何,并对其进行政策效果评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成都市郊弥牟镇和大弯镇的特殊群体——大龄、文化程度低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选择问题的实证案例及其理论分析,揭示了非正规就业是大龄、文化程度低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合理的再配置形式;城市政府现行相关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导致非正规就业制度成本上升,无助于这一群体生计的可持续性。城市政府应积极看待非正规就业的正面功能,以新的制度安排促进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弱势群体创造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公平机会。  相似文献   

14.
主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往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特点以及在城市化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主要人口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当前城市化中人口变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化带来人口过度向东南部大城市集中,造成城市资源超载和环境问题加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西部人口较少,影响国家安全与稳定;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严峻挑战;城市化发展同时加剧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筑节能政策的大力护航。阐述吉林省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加以分析,从节能宣传、筹资机制、能效标识、激励机制四个环节,提出节能政策框架,对于政府完善节能建筑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分形方法、引力模型、空间探索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2010年山东省53.5%的城镇人口集聚于县和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县域城镇化特征,同时农民身份转换滞后于其产业转移,半城镇化现象显著;2城镇体系呈位序规模分布,中小规模城市发育较好,大城市发育不足;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明显,但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薄弱;4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分布区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主的冷点分布区。最后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吉林省水土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模型,模拟分析表明:吉林省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优,但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优于西部,林区优于农区。在此基础上,从统一规划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农用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吉林省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不仅会对湿地保护十分有益,而且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吉林省西部湿地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吉林省西部湿地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现状,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及其各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5类包含14个具体指标的综合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及其各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各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河西地区普遍高于河东地区,重要城市发展水平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其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