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斌 《当代经济》2008,(1):54-56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了地方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对沈阳市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金融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会显著促进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但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显著差异;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在举债融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方政府债务带动金融资源配置的效果较弱。金融发展落后地区必须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能增强地方政府债务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梅波 《经济师》2014,(8):164-16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地方金融的快速发展,其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种情况,必须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地方金融风险类型,分析了地方金融风险原因,提出地方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4.
蒲小川  高薇 《经济研究导刊》2015,(8):177-178,2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地方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新动力更加明显.建设“三个陕西”的战略目标,给地方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探索地方金融更好地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总结了当前陕西地方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剖析了陕西地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快陕西省地方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伴随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核心地位的确立,发展地方金融也开始成为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浙江省当前地方金融发展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以广东省推动地方金融发展经验为借鉴,结合金融产业发展规律,提出有关优化政府管理职责、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推动地方金融差异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运信 《经济论坛》2006,(17):18-20
近年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而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我国地方金融机构普遍规模小,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不合理,风险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差,资本比率达不到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地方开始探讨通过构建和发展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来促进地方金融的发展。在关于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和发展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地方金融控股体系的基本结构1.地方金融控股体系的层级结构。地方金融控股体系不是指一个控股公司,而是指几个以上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地方金融管理还存在着不足,影响了我国金融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当前金融发展进行解读,希望为我国金融管理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也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相对较低;而一旦地方政府规模超过最高“门槛值”,地方政府较难通过金融市场来缓解债务压力。因此,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应将债务控制在一定适度范围内,并加强债务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宁兰  张峭  李筠 《时代经贸》2010,(8):195-197
地方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宁夏地方金融由于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弱,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2007年,银川商业银行更名改制宁夏银行,拉开了地方金融改革的序幕,随后,宁夏黄河银行筹建挂牌,使宁夏金融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宁夏地方金融改革现状调研分析,论述了金融改革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方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宁夏地方金融由于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弱,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2007年,银川商业银行更名改制宁夏银行,拉开了地方金融改革的序幕,随后,宁夏黄河银行筹建挂牌,使宁夏金融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宁夏地方金融改革现状调研分析,论述了金融改革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秭归县近年来依托三峡工程的连带效应,经济发展日趋迅速,虽然不断提高财政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但是财政体制和管理仍有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对秭归县财政收支进行一些思考,期望通过分析秭归县地方财政的现状和发展障碍,探索三峡库区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并为与秭归县相类似情况地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由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干预,一国可能会处于高度的金融抑制状态。在金融分权情境下,地方状态信息对一项金融政策制定越重要、信息甄别成本越大,中央向地方政府授权的价值越大,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容忍度越高。而当引入金融外部性,尤其是金融风险极易跨区域传染的特性时,有着强大的行政控制力和丰富的宏观金融工具的中央政府在协调地区间金融溢出效应,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相比地方政府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而,本文认为在金融分权的情境下,政策性金融权力的下放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放与不放的问题,而是一个金融适度分权问题,即合理地将一系列的政策性金融权力配置给中央与地方政府,寻求最优金融分权结构,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传统培养机制是基于研究型教学的,并不符合应用型教育需求。文章以金融学专业为例重新定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机制,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真正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文章根据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给出了构建方法和基本过程,构建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其运用过程,以提高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湧 《现代财经》2006,26(12):70-74
日本的国债依存度连年上升,财政负担严重,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回顾国债市场历史发展,可从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两个方面观察出90年代以来国债保有结构出现的变化,预测出日本国债市场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从金融供给侧发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利用我国内地2004-2018年275个地级市空间面板数据,基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地方金融发展视角,实证考察金融供给空间结构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兼具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地方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还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受空间区位、城市规模、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影响,并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随地理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在60km以内为溢出效应密集区,而当城市间地理距离跨越200km后,空间溢出效应将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新疆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新疆金融发展特征在经济上的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剖析新疆金融发展的内在问题,探究新疆经济发展中的症结,并以此寻求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拓展新疆经济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金融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地方性高校对学生人才培养应着眼应用型人才定位,重视"以我为主"的金融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加强经费支持,提高教师开设课程质量,注重学生实践课程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For the better part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debate between ‘liberalisers’ and ‘interventionists’ marked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It has by now been superseded by the emergence of the discourse of financial system development, which links economic grow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As the risks entailed by wholesale financial reform came to the fore in the financial crises of the 1990s and early 2000s, emphasis shifted from liberalis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building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to accommodate investment. Arguably, the emergence of the financial-system-development discourse occurred within a wider shift in the neoliberal paradigm towards institution building. These changes ar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 convergence of opinions has occurred between Asian financial policy elites, previously strong supporters of the bank-based developmental state model, and the liberalisers, represent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IMF. This consensus is geared towards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 markets and a generally more neoliberal, market-oriented mode of economic governance. To illustrate this claim, this paper traces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Asian financial systems since the 1997-98 financial crisis. Although local characteristics remain, a common feature is the more salient role of bond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nscious and deliberat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rrency debt markets by policymakers. However, the new consensus narrows down the space in which economic policymaking takes place. Yet, by re-politicising financial system development, this space could be broadened again.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控制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非均衡发展及其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金融非均衡发展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非均衡的政策策略:一是货币政策事前策略;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和运用财政政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