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递三问     
央视在2012年底播出了一系列节目揭露快递业黑幕,又一次将快递行业推向风口浪尖。暴力分拣、监守自盗、管理混乱、霸王条款……一个个案例中,快递业种种恶习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
邮政快递     
《中国储运》2014,(5):96-96
2亿资金推动天津“绿快递”上路 近日召开的天津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其中,邮政快递行业获利好政策。中央和天津市将拿出2亿资金,用于在邮政快递领域推广应用3380辆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3.
王云  李丽娜 《中国储运》2022,(4):140-141
智能快递柜整个行业由于盈利模式单一,投资回报率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为社区服务链的一环,智能快递柜具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在拓展粘性较强的周边服务时具有先天优势.创新商业模式,提供更多区域属性服务,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也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基于此,本文在调查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快递柜的优势,提出创新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互为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钟林 《中国储运》2009,(11):49-50
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业务互为支撑的两个行业。分析当前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发展的现状,对于把握电子商务给快递物流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起探讨促进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共赢发展,无疑将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产生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翔 《中国储运》2022,(2):51-52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人已经离不开快递行业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年到头,多则成百上千少则也有十几个快递.快递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创造出了行业的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录. 2021年 12月8日,离年底还有20多天,快递行业就诞生历史新纪录.在这天,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000亿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快递行业已连续...  相似文献   

6.
张旭 《中国储运》2023,(2):198-199
<正>1.引言快递行业随着电商平台业务的繁荣而发展,最终也受制于电商平台。快递行业极度依赖电商平台的货源,加之服务同质化严重,因此随着更多快递企业的挤入,运力出现过剩,电商平台便掌握了快件的定价权。快递企业为保持原有利润,只能运送更多的快件,这样运力会进一步过剩,快递单价进一步降低。同时,压力也传导至负责快件收寄的末端网点,造成末端网点利润下降,近几年快递点停摆的新闻屡见不鲜,就源于此。而轻资产模式虽然在快递行业发展早期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最终导致各个末端加盟商各自为政,难以管理。可以预见的是,快递行业将向重资产、智能化转型,行业内的重组并购将加剧,  相似文献   

7.
王永璐 《中国储运》2021,(1):105-105
智能快递柜的开发,是快递行业向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末端配送问题.新冠疫情期间,作为"无接触配送"的一种实现形式,再次得到推崇.本文主要对疫情过后智能快递柜发展动因进行分析研究,警示快递柜企业充分利用此次疫情营造的内外部利好因素,并制定解决方案针对存在问题,使快递柜行业更好地发展,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是由于快递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利润高且快递业门槛过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纷纷成立快递公司.此时,法律的滞后性特点表现得格外突出,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执行不到位,难以跟上快递市场发展的速度,致使快递市场管理混乱.快递公司漠视消费者权益,利用主体优势地位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侵害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出现.快递服务业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损后,...  相似文献   

9.
董鹏 《交通财会》2016,(4):61-63
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行业,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整合中小快递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从而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快递企业集团,鼓励"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该《意见》旨在壮大快递行业,推进"互联网+"快递模式,构建、完善和加强监督服务网络体系,从而为快递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政策导向与支撑。本文以申通上市为例,探讨了国内快递行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快递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性、战略性、民生性的行业.顺丰、"三通一达"等民营快递公司业务量占我国快递市场总量90%以上,是我国快递市场的主要企业.当前,中国快递业持续高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空间日益激烈,行业发展拐点已经显现.笔者从分析当前快递业发展及市场竞争现状入手,提出民营快递企业为应对经营挑战,亟需探索转型发展路径,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品业态,向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商转变.  相似文献   

11.
快递     
《中国储运》2009,(9):121-122
新《邮政法》给民营快递带来机遇,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呈现四大特点,邮政快递“代收货款业务”将实行“货到付款”,直航纽约缩短4天 DHL在华推出拼箱业务.  相似文献   

12.
焦虑与期待中的中国快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08,(10):40-45
在油价,劳动力等成本强劲涨势下,中国的快递市场似乎有更多难以逾越的沟壑,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行业组织,行业缺乏自律,使中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混乱。与此相比,更令快递业焦虑的是等待中的《邮政法》,有人甚至用“命悬”一词来连接中国的民营快递和《邮政法》的关系。仿佛一切都在焦虑和期待中进行,期待那些悬而末决许左右中国快递市场的因素能够尘埃落定,为此,本刊组织采编了本期话题,请业内专家剖析中国快递的问题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田晓剑 《中国储运》2014,(8):128-129
近年以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的逐渐火爆,带动了快递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快递物流行业管理上松懈的漏洞,在收货人的身份信息和收获地址上做文章,轻易蒙混过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此类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不同于以往的直接盗取式侵占,作案形式更加隐蔽,作案动机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4.
一、快递行业简介1.快递的定义快递,就是通过公路、铁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的物流活动。2007年,国家邮政局颁布《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YZ/T0128—2007),该标准明确指出,快递服务是快速收寄、运输、投递单独封装的、有名址的快件或其他不需储存的物品,按承诺时限递送到收件人或指定地点并获得签收的寄递服务。2009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快递行业由于网点布局不够合理、运营成本较高和服务水准参差不齐,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邮政快递     
《中国储运》2013,(12):92-93
顺丰申请国际快递牌照,为海淘转运铺路 近日国家邮政局网站对几家申请国家快速业务的四家企业进行了公示。其中,顺丰速运申请的是国际快递牌照。今年9月份,顺丰速运上线了另一家电商网站“海购丰运”,宣告正式切入海淘转运市场。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顺丰申请国际快递牌照,或许与“海购丰运”的转运业务有很大关联。毕竟从代购到转运,市场上始终缺乏正规、上规模的公司来运营整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快递分拣人员的作业内容重新讨论了其疲劳的定义,做出了新的界定,使其相关的疲劳研究更切合当下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快递分拣人员工作特点,整理归纳快递分拣作业疲劳影响因素,从自身因素、作业本身、外界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展开,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其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颖婷 《空运商务》2012,(23):30-34
一、国际航空快递产业发展态势 航空快递的发展,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进步而来的,在航空业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健全的行业以后,航空快递产业的发展逐渐步入人们的经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刘光琦 《中国储运》2012,(10):38-39
和记者一见面,达瓦副会长就开门见山地肯定了快递行业目前喜人的发展形势。他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快递行业在去年业务量增长57%的基础上又增长50%,已经超过了2010年全年的业务总量;目前全行业有许可证的快递企业达到了8000个,人员接近80万,每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10万人,日处理量平均1600万件,高峰时达到2000万件。"在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快递行业有如此快的速度增长,基本上还是很让人欣喜的。  相似文献   

20.
莫鸿滨  师路  李敏 《中国储运》2024,(4):148-150
<正>针对现在高铁快递普及程度较低,高铁快递服务产品未能较好服务于大众的问题,利用Kano-QFD模型对高铁快递服务产品进行优化。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大众对于高铁快递的需求,并且对其按照Kano模型需求分类表进行分类。并按照QFD模型中的质量屋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高铁快递需求按照权重进行排序,对权重较高的服务要素进行优化。0.引言在我国电商领域不断发展和高铁里程走在世界前列的背景下,物流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会,高铁为升级快递运输方式提供多种可能性。而现阶段的高铁快递服务还未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未能在服务层面为大众提供较好的高铁快递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