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航运业艰难出世。考察殖民地条件下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诞生以及发展之路,既属于经济史的内容,也可从中探知近现代中国沿海、沿江社会生活的变迁,并对当代我国民族航运事业的崛起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储运》2012,(9):37
金融风暴之后世界经济在低迷中徘徊,全球海运量增幅急剧萎缩,致使航运业陷入不景气中,业内人士正为陷入"冰点"的企业前途而担忧。分析航运业不景气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到航运业之外,还有基于对未来的判断失误,造成目前运力过剩,同时运价低迷、燃油费、薪酬等成本却不断增加,诸多因素形成的重压使一些航运企业大幅亏损或濒临倒闭。在此形势下航运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呢?  相似文献   

3.
正回顾近几年的全球航运业,用"惨淡经营"一词形容并不过分,作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深重的行业之一,已持续多年深陷低谷。而在2013年,中国航运业的领军企业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实现突破,成功扭亏为盈。那么,中远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远洋201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马泽华向本刊记者介绍了公司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冰漪 《中国储运》2015,(4):27-29,26
最近一则消息引发了记者的关注。网易CEO丁磊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董事长赵沪湘签署协议,双方达成战略合作,由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网易自营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海淘链"中的跨境物流和仓储环节,旗下A股上市公司"外运发展"全权负责具体操作。这一动向背后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资委直属管理的大型国际化现代企业集团,在中国航运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航运市场跌入低谷,作为中国物流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是怎样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规划下,中外运长航将会进行哪些缜密布局?带着心中的疑问,本刊记者对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沪湘进行了专访,从中感受到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成就背后的智慧与付出。  相似文献   

5.
陈晓倩 《中国储运》2014,(6):110-112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依然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给航运业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以中国航运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为研究主线,在现有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航运业与制造业出口之间的动态关系,深入分析了航运业与制造业在不同层面的联动方式。  相似文献   

6.
大部制、转变政府职能——两会上改革的春风激荡人心,也给人们带来期待。在百日后的今天,改革出现了什么新气象?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呢?未来改革之路如何走呢?对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纵横捭阖,直抒胸臆。铁路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撤销铁道部进行大部制改革已过三个多月,成效如何读者很是关注。我从网上看到很多有关铁路改革的消息,网民们也议论纷纷,褒贬不一。那么,三位专家你们是怎样看铁路改革的?  相似文献   

7.
正老编有曰: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三十多年经济改革的风雨之路,也正是吴敬琏的经济理论日臻成熟的思想历程。他始终以坚定的市场化改革立场以及敢于诤言的士人风骨,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重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面临着三年来的最大危机。受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复苏缓慢、运力增长加快等影响,今年以来航运市场整体低迷。2011年航运市场的低迷表现产生了强大的传导效应,尤其是航运业上游的造船业深受影响,从目前来看,2011年国内造船业全年低迷已成定局。那么,航运企业面对这种局面如何破局?近日,记者采访了长荣集团副总裁谢志坚,请他谈谈长荣集团如何度过航运业的"寒冬"。  相似文献   

9.
回眸2012,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平均不到1000点,全球航运业的清贫日子令经济界唏嘘不已。航运业从上到下节支减员谋划未来,为了生存,航企顽强拼搏,所作所为无不围绕减亏增效而煞费苦心。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及保障部门的全力以赴,更加体现了对"晴雨表"的宠爱有加。难能可贵的坚持与支持,全球航运业能否在2013年盼到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12.3万公里的内河航运线,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航运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航运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根据《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9)》显示,随着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加广泛、深入和全面的合作,我国海洋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持续稳定转变,同时也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海上搜救面临的任务愈加繁重。  相似文献   

11.
罗勇 《西藏旅游》2011,(7):154-155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长期以来。西藏旅游景点缭游客以单一、雷同的印象。位于拉萨东郊贯布塘路(雅鲁藏布大酒店隔壁)拉云拉朵的问世,将打破这一传统格局,带给游客以新的视角、感观体验。西藏石又称天石或圣石,是产自雪域高原海拔500。米韵水冲石,是藏民心中的神灵。拉云拉朵(藏文音译为神石的天堂),顾明思义.拉云拉朵就是世界上最具有神秘色彩的石头一西藏石扮博物馆。“世界上唯一用石头解读藏传文化的艺术富殿。”馆长裴海龙介绍。还没进人博物馆,我们就被“拉云拉朵”的气派暇引,  相似文献   

12.
许文舟 《西藏旅游》2020,(5):136-141
澜沧江畔盐田数千像是突然降临,也像横空出世。站在褐黑色的红拉山巅往下看,澜沧江像一条细布条,系在大地的腰间,让满是皱褶的山谷生动起来。这是一个V形大峡谷口,公路系在峭壁,远看像一条勒痕。此刻,兽未醒,江岸的人家已生出散发着牛粪味的炊烟。与下游舒扬、轻盈、洒脱相比,V形大峡谷里的澜沧江,不难读出它按捺不住的野心,而发聋振聩的涛声,则是它千年不停的呐喊。  相似文献   

13.
探索者之路     
一片鲜为人知的西藏,更难得的是多年来免于世人叨扰,保持着悠久的藏文化,冰川雪山无--不传奇,秘境圣湖无-不神秘。如果说西藏是一本书,那么这段行程就是书中最无可比拟的一页。一如,行程中的萨姆措,相传湖底藏有两个寺庙,一个苯教寺庙,一个佛教寺庙,有心得见,无缘不见。甚至萨姆措还有更神奇的传说一-此湖在每年藏历五月十五这一天会-夜之间湖水解冻,也会在每年藏历九月十五这一天一夜之间冻结。真假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具体的验证,我期待有-天能印证这一奇迹。  相似文献   

14.
陈利  惠丽 《西藏旅游》2013,(10):112-113
唐卡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西藏传统工艺中的瑰宝。唐卡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久远的传承历史及独特的风格,堪称“西藏的百科全书”,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展览共展出勉唐派、噶赤派、久岗派的103幅唐卡作品。  相似文献   

15.
《西藏旅游》2020,(2):44-51
牦牛在物质和精神的多重层面,都称得上是游牧高原、生活在高原的人们的一个图腾。人们称呼这个坚韧、强健、勇敢的物种为“高原之舟”,实在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离开它的扶助,实在是因为牦牛负载着人们太多希望。牦牛牵引着人们度过一个个飞雪弥漫的艰苦岁月,直至花香草绿的春天重返人间。  相似文献   

16.
《西藏旅游》2011,(7):54-59
西藏和平解放前,拉萨城区面积不足3公里,整个西藏除拉萨城内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不到1公里的土路外,没有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房屋简陋、遭路狭窄、污水横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医院、学校.百姓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而目前,拉萨城区面积近60平方公里,是50年前的18倍;城市道路总长由50年前的1公里增加到241公里;平均每23人就拥有一辆私家汽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还多;市区常住人口27万:拥有宾馆、招待所220多家,  相似文献   

17.
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她从一名学生到女高音歌唱家,唱了50年;半个世纪,她经历了从农奴到西藏政协副主席的传奇人生。在西藏,只要走在拉萨的街头,走在西藏的任何一个角落,她都会被人认出。人们拉着她的手,目光中流露出由衷地喜爱和崇敬。在内地,在人们心目中,她已经成为西藏的象征。无数次,人们循着她的歌声走进雪山、圣地。  相似文献   

18.
  立夏  高承 《西藏旅游》2021,(4):80-85
在拉萨市西北念青唐古拉山主峰脚下,有一片长约70公里、宽约7?15公里、海拔约4300米的山间平地,叫羊八井,藏语意为“广阔之地”,第一次听到这名字是在中学时的地理课本上。它是藏族牧民传统的牧场,近几十年来更以地热资源的开发闻名于世。这里有数百平方公里的山间平地,气候相对温和(虽然日夜温差很大),冬天几乎无积雪,有地热电厂在旁,有数千居民为邻,有青藏、中尼公路和兰青拉光缆过境,更将有青藏铁路羊八井火车站在旁,距拉萨又仅90公里的车程。  相似文献   

19.
《西藏旅游》2009,(7):32-34
相传,东方的琉璃世界有一座药王城.琉璃为地,城阚垣墙、门窗堂阁皆七宝所成.宛如极乐世界的净土—般。药王城四面环山,山上生长着各种治病的药物,香气四溢.药香所到之处一切病症自可祛除。城中住着的药师佛为息除404种病痛,化身为5位仙人.在天庭侍医、为诸神讲医,这些内容后来流传到世间,经—位凡人医圣宇妥·元丹贞布整理后,成为藏医的圣典——《四部医典》。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11,(7):78-85
走进这个藏密的神明世界,我的内心充满了疑问:那千姿百态的佛像。与内地寺院所见是如此不同。他们是谁?男相、女相。或微笑或忿怒,为何差别如此悬殊'他们摆出各种不同的姿态,是要向人们暗示什么?而骷髓棒、人头颅钵……他们的法器和饰物里。在让人毛臂悚然的同时。又掩藏着什么样豹故事和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