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除垄断     
当前我国存在的垄断现象主要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包括纵向的行业垄断及横向的地区封锁或地方保护主义。另外,传统公用事业中的许多产业,如电信、电力、民航、铁路,在引入竞争后,依然以自然垄断为理由,以政府原有法律、政策为护身符,继续限制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利益。它们也属于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具有如下特征:一、垄断企业大多为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二、垄断企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或者在企业治理结构中,政府主要通过对经营者人事权的控制实行内外结合的监管;三、垄断企业市场力量的获得来源于法律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四、垄断企业…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工业国家,反垄断法的传统任务是预防市场势力,禁止经济垄断。然而,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尚不具备成熟的市场条件。中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限制竞争主要地不是来自经济力量,而是来自旧体制下的行政权力。因此,中国的反垄断法应当既反对经济垄断,又反对行政性限制竞争。在当前,特别应当以反对行政性限制竞争为主要内容。中国经济生活中的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这些行为之所以被称为是滥用权力,是因为它们既不属于政府为维护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中垄断现象的蔓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特别是对行政性垄断几乎到了深恶痛绝的程度。反垄断特别是反行政性垄断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步骤。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学者胡鞍钢。 胡鞍钢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垄断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后果。他说,从市场结构来划分,垄断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的实质,是扭曲市场价格和竞争关系。就某个垄断企业而言,它可能会赚取巨额的利润,但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它以低效率为代价,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胡鞍钢接着指出…  相似文献   

4.
郑广 《企业活力》1998,(3):32-33
国有物流企业如何转向集约型营销郑广华国有物资流通企业(以下简称国有物流企业)由原来“短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性垄断经营转向竞争激烈的市场经营之后,在营销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能与市场接轨的问题,近几年其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就是突出的表现。笔者曾对河南...  相似文献   

5.
一、垄断行业商业贿赂的主要特征目前在我国,垄断主要是指行政垄断,也称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即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它不同于西方国家因市场竞争形成的经济垄断。在这种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下派生出来的商业贿赂,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商业贿赂行为,有其明显的独到之处。主要特点为:(一)从商业贿赂的主体看,限制竞争条件下的商业贿赂主体不是一般商业贿赂所指出的“从事商品交易的卖方或买方”,而只有卖方一方作为贿赂主体。在一般的行业,市场交易双方或为推销产品或为购进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贿赂的主体。但在垄断…  相似文献   

6.
石俊华 《经济界》2007,(5):74-78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垄断是不同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进步,更能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中国反垄断的核心是保护竞争秩序、规制企业的垄断行为、激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垄断竞争。  相似文献   

7.
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如何深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垄断性行业改革成为国际潮流,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我们所说的垄断性行业,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是指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也有很强的行政性垄断性质,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全国性、行政性的大公司(或主管部门)为主的行业,主要是电力、电信、铁路、民航、天然气、有线电视等行业。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是中国反垄断法的一大特色。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历史表明,行政性垄断是反垄断立法的难点之一。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专章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一、行政性垄断行为的界定及其特征 行政性垄断行为是以政府名义实施的市场进入,是政府(主要是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或妨碍市场主体之间合法竞争的权力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行政性垄断问题是近年来经济学界和法学界所讨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行政性垄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对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危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行政性垄断、建立竞争机制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
涂倩筠 《企业导报》2012,(15):184-185
行政性垄断在我国长期大量存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不良影响,本文试从行政性垄断的特性与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我国为何会出现行政性垄断规制执法之困,并对我国行政性垄断规制执法提出解困意见。  相似文献   

12.
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封锁、地方保护等行政性垄断限制竞争行为,是我国目前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主要障碍。目前正在审议的中国《反垄断法》充分考虑到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将行政性垄断纳入反垄断法的内容并制定措施进行规制,是中国反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中,垄断分为保护权所产生垄断和侵犯他人产权所产生的垄断.对于前者应依法予以保护,对于后者即行政性垄断则应反对;打破国企垄断的对策主要是开放市场、引入竞争.  相似文献   

14.
一、规制行政垄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行政垄断的性质:公权与私权融合限制竞争的行为我国法律草案虽然没有对行政垄断作界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其规定中得出:行政性垄断是指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公共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电力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存在进行了判定,并对其在三个层面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包括:电力行业行政性垄断所造成的微观效率损失,行政性垄断的宏观经济影响,以及地区电力市场分割对经济运行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结构、国有企业行为与社会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性市场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样面临的是"价格——成本硬约束",这种约束机制保证了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一致;而在垄断性市场中,国有企业面临的则是"价格——成本软约束",这种情形下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往往有悖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对自然垄断和资源垄断企业,政府管制的重点是价格和激励约束机制,要突出对成本指标的重视,以外部强制力实现"价格———成本硬约束";对行政性垄断企业,要积极消除,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并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要坚决抑制垄断企业利用垄断优势向竞争领域扩张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由“微软案”而变得炙手可热的反垄断法,被看成是市场经济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我国仍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内涉及反垄断的法律是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仅有这部法律是不够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明显有些不完善之处。中国的铁路运输、通信、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产业的主要任务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企业、机构垄断经营的,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的性质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而不是基于自然垄断的经济性垄断。国内普遍存在的行政性垄断行为是反垄断法迟迟不能出台的羁绊,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  相似文献   

18.
政策快递     
《公司》2000,(10)
反倾销及反垄断法即将出炉 中国为配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目前正在摹拟和修订多条法规,其中《反倾销法》和《反垄断法》即将出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市场的垄断行为大约分三种:行业垄断、行政性垄断(如邮政及铁路)和经济性垄断(如价格联盟及行业自律价),当中行政性垄断是大陆最普遍、最突出的垄断行为,这是大陆长期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现象。中国在制订法规时,依照国际惯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权威法规。其中一条根本原则,采取绝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禁止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而不禁止垄断状态本身,只要具有垄断地位企业不…  相似文献   

19.
行政垄断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殊垄断形式。当前,反垄断法专家从经济法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得出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结论。然而,行政垄断是对行政职权的滥用,“从性质上讲,反垄断法中关于行政性限制竞争的规定属于公法,它们是对我国行政法的补充”。①所以,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分析行政垄断行为,有助于深化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一、行政垄断的法理定位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表明,自发的市场机制在其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市场失灵”现象,如经济垄断、宏观经济失衡、公共物品短缺和收入差距拉大等单靠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市场失…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认为 ,中国企业的生存 ,一是靠廉价资源 ,靠廉价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政府行政性的垄断和保护。这些优势 ,在加入WTO五年后将消失。因此 ,中国企业一定要寻找新的生存方式。中国的竞争优势不再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好多都将变成外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靠过去的物美价廉已经没法继续在市场上生存了。过去 ,好多行业中企业都可以进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品牌。五年后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将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