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中国服饰市场国际化时代的竞争思维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中国已经由一个徘徊在世界共同体之外的旁观者,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环节中的重要一员,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及国际品牌蜂拥而入,中国市场存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中,已成为众多国际企业必争的重要市场。  相似文献   

2.
王晓莉 《中国市场》2014,(49):83-8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困扰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增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向国际化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3.
杜朝晖  常为 《商业研究》2002,(11):76-77
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也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着重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苏歌 《现代商业》2008,(18):82-83
随着我国成功的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内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效应的影响。在日趋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经营战略应该做相应改变,国际经营战略是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经营战略,即所谓的“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企业根据各国资源禀赋状况、比较成本优势、国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方式,在国际化环境下运营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也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着重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品牌是商品的重要标识,没有品牌的商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即使进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很难登堂入室。中国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实力,换句话说国内品牌企业没有生命活力。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面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走向国际化市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岳检 《商》2014,(44):97-98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企业总数量中占比99%以上,随着资源和要素的频繁流动、世界一体化的加快、全球分工的加深.我国中小企业也逐步融入了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中。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化成长的阶段,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知识作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序列模式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更加凸显出其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获得知识资源。因此,从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基于知识学习的视角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如潇 《中国商人》2022,(9):116-117
<正>省属国有企业如何立足全球要素资源,实现更好的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这是一个需要系统把握的问题。立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可以比较清晰地捕捉到一些机遇和动力。以安徽省一些国有企业的探索与实践来说,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营造的机遇。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信息融合化的世界,“企业国际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竞争模式,即使在国内市场也充满了国际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帝场。华为公司作为中国通信制造企业国际化的代表,其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国际化程度与绩效的把握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华为公司的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集群式国际市场开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内竞争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风险因素不断增加的环境中,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必须在经营战略和竞争策略方面适时调整。在实施国际化经营、扩大生存空间的过程中,风险因素和规模弱小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通过企业集群、资源共享,合理利用企业外资源是规避风险,实现在国际市场舞台上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且市场饱和产品供过于求,如何在众多的产品中突出特色,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而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仅依靠产品自身的性能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必须综合其它因素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其中品牌知识是一项关键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者品牌知识内容及结构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众多影响品牌知识的因素中,原产地形象这一概念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品牌原产地形象会对消费者的一系列购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包括产品评价、质量感知、品牌形象等等,因此分析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问题中,研究原产地效应对其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20,(1)
品牌能体现企业的整体实力,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日益竞争加剧,探求品牌国际化发展,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成为了众多企业的目标。本文分别从营销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品牌国际化概念的界定,望为国内企业对品牌国际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商标国际注册是企业实施商标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基本路径。企业跨国经营中商标战略的选择既是企业跨国经营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着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方式。在企业经营环境处于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下,我国企业实施商标海外注册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国际化,激烈的竞争环境使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一些国内企业被迫进入国际市场寻求发展空间,通过开展跨国投资和营销来应对国际化的竞争。本文运用跨国公司营销理论,结合我国企业在跨国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跨国营销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国际化、扁平化。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市场上,中国企业的领导力面临着全新和全方位的挑战。如何领导企业在国际化浪潮中稳步向前,如何在世界上打造中国企业的影响力,如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领导者,是每个中国企业家所遇到的共有问题。其答案也需要以一种全新的国际视野来思考。今年5月,笔者带领北大国际EMBA2004级毕业生共40  相似文献   

16.
周钰婷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105-106
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力求借助国际大型会展来打开海外市场,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目标。由此可见,会展在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功能效应着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运用国际会展进行营销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明月 《市场论坛》2009,(8):63-64,59
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选择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国际市场,开始了国际化经营.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问题,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各国的原产地形象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图、购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的原产地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中国很多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仍然比较低,多数产品仅以低价格为优势与其他企业竞争,导致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的原产地形象出现负面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中国企业原产地形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中国原产地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一种网络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与其相关的理论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它们都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然而,当今全球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在企业所处的网络之间而非单个企业之间进行。因此,企业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时,应该考虑自身与目标国市场所具有的网络的关系类型,并根据企业自身在该网络的关系类型中所处的位置来制定适合的进入战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尤其目前世界经济疲软,各国经济复苏缓慢,使得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白热化。波特教授将竞争优势的来源总结成三个方面:差异化、集中化、低成本,而差异化无疑是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集中化和低成本也有利于差异化的形成,集中化、低成本的优势很大成分上是通过差异化来发生作用。如何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就不得不提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不得不提到市场差异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