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的次级贷款到次级债券形成了抵押资产支持证券(MBS)、发行债务抵押债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一系列产品链和包括专业抵押贷款公司、评级机构、对冲基金、特设目的体、投资银行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链条。出于利益驱动,各利益相关者通过产品链,又将信贷市场、衍生品市场、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连接贯通。当全球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美国市场与各国市场连接起来。这即为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形成全球金融危机的传导机理。因此,应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纳入WTO金融服务贸易的统一监管框架内,对所有创造金融基础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参与者纳入监管,由专业清算机构作为场外衍生品交易的中央担保方,披露表外衍生产品信息、风险敞口和资产减记,逐步加强金融服务贸易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产品功能与定位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产品从诞生起就具有"双刃剑"的功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扮演着一个传播风险和放大风险的角色,金融衍生产品规膜的无限膨胀是造成全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占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总额59%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一半在美国,其资本市场市值达300多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5倍.这告诉我们,保持适度的金融衍生产品规模,对其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挥其应有作用,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金融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WTO金融服务贸易中,跨境提供与境外消费之间关系混沌,不利于确定成员方作出的金融承诺和承担的义务,亟待廓清。由于金融服务业具有不同于其他服务部门的特性,有必要以有效监管和消费者保护为主线,对伴有招揽和不伴有招揽的金融服务进行区分,将因招揽而发生的金融交易归类为跨境提供,以便作出承诺的WTO成员方对据此发生的金融服务进行有效管控,将未经招揽而发生的金融交易按照金融交易发生地而非金融服务交付地来确定其归属。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基础不完善及监管失控.为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经营风险,我们应借鉴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制与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关法律制度,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金融衍生品大量进入国人视野.2007年由于股市处于牛市,股票的回报率达到10.6%,导致人们纷纷把钱投入股市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但2008年次贷危机的以来,资本市场出现衰退,而这些理财产品也暴露出巨大风险.本文从一个名为KODA的金融衍生理财产品出发,由其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以及人们为何愿意购买如此高风险产品的原因,提出对其风险的控制监管建议,从而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监管防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系统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系统风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我国新生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防范系统风险方面提出一系列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MBS、CDO与CDS等创新产品风险及监管进行分析基础上创建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适应性监管机制框架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层级报告、风险的预警、风险的监管介入、风险的处理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预防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GATS项下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与商业存在模式下的金融服务贸易适用同样的规则,但这些规则不能普遍适用于以产品分类为主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WTO有关争端均涉及跨境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问题.现有的FTAs在破坏性金融创新的理论背景下为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而达成的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规则主...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产品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产品为基础,以杠杆性信用交易为特征的新型金融产品,其保值性、收益性、全球性等特点满足了21世纪人们对金融投资高回报、高收益的追求。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视角,结合一些国际案例的教训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风险识别与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利用技术手段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它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但同时也使服务方式更加虚拟、业务边界逐渐模糊,给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从目前国外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实践来看,金融科技的监管适用于基于原则的监管,对同样风险或功能的业务适用于相同的监管规定,要坚持技术中性的监管原则,明确法律监管范围。同时,也要借鉴创新枢纽和监管沙盒等监管工具,以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服务金融机构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很高,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仍在蔓延。对美国次级房贷市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次级房贷危机的起因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阐述,着重从次级房贷危机对金融机构、房屋持有者、建筑商和售房代理的影响三个层面加以论述。认为,次级房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美国的创新活动仍然非常活跃,美国经济很快可以渡过调整期,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顺周期性,在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下,容易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金融体系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引发和加剧顺周期性的隐患,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增强,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金融体系过度顺周期的表现。政策当局应全面认识现代金融体系下顺周期问题产生的原因,建立缓释顺周...  相似文献   

13.
从证券化视角看,金融资本持续的流动性过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以及次级债的风险管理缺失等,共同造就了次级债危机。这对推进我们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在金融机构、资本管理、政府监管等多方面提供了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金融产业集聚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并有效推动了当地及其周边的经济发展。本文根据金融产业集聚的产生背景,将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地理位置、经济效应、贸易需求、政府推动和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基于此,笔者利用我国2000—2009年3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中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经济效应、贸易需求、政府支持、地理位置等对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和业务开拓等方面,日益体现出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特征。金融业的这种行业属性,决定了必须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进行创新,实现自身的信息化,从而逐步达到整个业态的知识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度的信息化在技术上保证了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保证了金融行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海峡两岸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海峡两岸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和企业实体经济的严重影响,提出了海峡两岸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例如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证券市场平准基金;强化金融监管政策;实行国际收支均衡管理;刺激民间投资的产业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生产和世界贸易两个层面分析并测算了当今世界生产和贸易的最新特点和进展,揭示了两大体系的紧密联系.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垂直专业化生产对国际贸易尤其是中间产品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金融危机通过垂直的国际生产格局对国际贸易的破坏作用放大了.由于供应链的断裂会造成价值链上多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下降,并对深层次参与垂直专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碳金融服务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低碳发展模式已经确立,碳排放交易系统即将推出,相关主体对碳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极大增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碳金融服务体系,这恐将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掣肘。本文在梳理碳金融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解构碳金融服务需求,并分析了其特点,依据分析结果及我国碳金融服务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服务体系架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作为拉动湖北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湖北外贸出口同样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形势严峻,举步维艰。后金融危机时期湖北为了提高外贸出口的长期竞争力,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快出口品牌建设,科技兴贸,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行业商会也要努力协调,开拓新兴市场,寻求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然后通过相关的竞争力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结果发现,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与日本相比处于竞争劣势,日本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比中国好很多.由此可见,我国只是一个金融服务贸易大国,而不是金融服务贸易强国,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以上的研究,提出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