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126-127
汇率是影响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根据克鲁格曼的汇率"脱钩"理论,建立了具有门槛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实际汇率对江苏省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在预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的背景下,实际汇率的贬值不利于制造业出口;在预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实际汇率贬值对制造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应当通过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来改善竞争环境,维持并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着重分析比较人民币汇率因素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提出为帮助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摆脱困境,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应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新推广汇率风险对冲工具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国外贸竞争力、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实际汇率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外贸竞争力、外国直接投资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然而只有外贸竞争力是实际汇率的格兰杰原因,实际汇率是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我国的引资政策和汇率形成机制未能有效提高外贸竞争力,而我国外贸竞争力并不影响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也不影响实际汇率的变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际有效汇率相比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更能反映一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实际竞争力,而实际有效汇率测算又因人和因研究主题而异.本文总结相关文献,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定义、分类、测算方法、数学表达式等以及IMF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方法作了梳理,目的是把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比较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供有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不同技术程度行业考察了2001年1月至2008年8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十分显著,对高新技术行业影响不显著或影响较小。(2)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与高新技术行业的相关性不明确。(3)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比高新技术行业更明显。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应主要针对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效果会更加明显。第二,在失业率较高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退税率来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6.
基于总出口分解方法,利用增加值数据对传统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测算模型进行了修正。测度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实际有效汇率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幅度,且分行业制造业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会对中国制造业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在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通过对外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影响,这一影响对制造业整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较为显著,但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利用498个4位代码的细分行业数据研究汇率调整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在扩展汇率调整对就业市场影响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从要素密集度对中国城市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传导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构建人民币在行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会对中国城市行业就业市场产生显著且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初级产品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实际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估计的显著性明显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3类行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423、0.327、0.309;相对私营行业而言,外商投资行业的净就业水平对于实际汇率调整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以1978-2005年为例,来测算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状况,实际表明:人民币在1978-2005年间存在汇率错位状况,具体表现为8个年份不同程度的汇率高估和16个年份的汇率低估。同时将实际汇率错位作为变量引入出口模型中,来寻找实际汇率错位和出口之间的关系(经济效应),其结果: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从产业组织角度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价格影响的汇率传递问题。采用Johansen协整技术,以美国市场为主要研究范围,以印度和韩国作为我国主要竞争对手,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棉纱、棉机织物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程度及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最终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纺织品出口价格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我国34个行业1994~2010年间的工资变化情况,采用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分析出口贸易对行业工资的影响发现,开放政策使得出口通过商品价格影响行业工资.出口程度高的行业,工资增长速度快;出口程度低的行业,工资增长速度慢.开放后期,出口价格指数相对下降,弱化了出口对行业工资的拉动效应.考虑到当前简单的出口导向已不能为制造业企业与工人带来福利,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对出口导向政策作出调整.一是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动态比较优势,争取长期贸易利得;二是对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减少出口鼓励政策,以免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削弱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走差异化路线,形成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产品;四是鼓励消费本国产品,支持使用本国中间品,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通过拉动内需形成规模经济和大国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结合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冲击后的有效汇率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重新回到升值的趋势中;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表现出J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计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并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技术对其未来走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一直呈稳步上升状态,在近期内仍将维持小幅上升的态势。因此,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实际基础是不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论”实质是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引起的国外政府与媒体的升值预期。因此,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其对国民经济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各国的投资壁垒日益增加。我们采用2010-2019年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以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并进行Sobel检验,探究了东道国投资壁垒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东道国投资壁垒的上升会减少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在其中不存在中介效应,而是存在遮掩效应,即投资限制指数遮掩了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外来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最后,据此提出拓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空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85年~2010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0-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6、SITC8)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5、SITC7)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非市场因素出口退税额的协整分析,认为出口额的汇率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至少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同时,从出口退税额前的相关系数来看,中国应转变出口退税的政策倾向,加大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tests whether anticipated real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fully account for the systematic, time-varying discrepancies between forward and future spot exchange rates. The data do not reject this hypothesi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1) re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are predictable; (2) anticipated re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are reflected in the forward bias; and (3)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the signing of the forward contract is useless in foreca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forward and future spot prices beyond the information's ability to predict re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The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real exchange rates in 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policy-makers have been troubled by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this system on international trade. Do exchange rate changes affect trade flows? Can governments manipulate exchange rates? Have countries been “injured” by exchange rate changes? What are the real costs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stability? Answers to these key questions ar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油价波幅加大,国际油价冲击对汇率的传导作用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国际油价冲击对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双边汇率存在传导效应,当国际油价上涨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先贬值再升值。在国际油价波动日益剧烈的今天,人民币名义汇率保持稳定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exchange rate turmoil with a Markov switching GARCH model.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different regimes in both the conditional mean and the conditional variance: “ordinary” regime, characterized by low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low volatility, and “turbulent” regime, characterized by high exchange rate devaluation and high volatility. We also allow the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to vary over time as functions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We find that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money supply relative to reserves, stock index returns, and bank stock index returns and volatility contain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dentifying turbulent and ordinary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