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部分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艺新 《理论观察》2006,(3):130-131
诚信是人最为重要的品德之一,学术诚信是学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重视道德自津,培养学术诚信的学术人格;加强学术引导,建立学术诚信的学术航标;尊重自我意识,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外部力量的约束,以提高研究生科研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吴远贤 《黑河学刊》2014,(11):80-82
有志于报考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应当先搞好教学,也就是做到"教学第一",这是良好师德的体现。要深入研究教学与考博的辩证关系,从法律、道德和教学对备考的促进作用等角度分析做到"教学第一"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考博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要求,考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评价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是有效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知识提炼、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能力三个方面。我国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诸多现实障碍,需要从系统化的角度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从而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人才的培养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日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积极主动性,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高校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普遍、教学管理模式不够完善、教学考核制度不健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时期高校师德评价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精神力量,不仅是维护一定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保障,而且是教师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规范价值的审定。师德评价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价机制,对于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和育人质量,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和产业》2009,9(11):126-126
为进一步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在科学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提升科技团体的道德水平和公信力,中国科协制定了<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09年9月7日经中国科协七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规范>明确了学会在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中的责任、学会对会员的有效监督方式和中国科协对学会的监督方式.这是继中国科协2007年3月颁布实施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之后,科技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的又一有力举动.  相似文献   

8.
荣辱观不仅支配和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其学术责任的完成。目前高校存在的学术责任淡漠现象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部分高校教师错乱的荣辱观是导致其学术责任感淡漠的重要原因。因此,广大高校教师自觉树立社会荣辱观,是其确立学术价值观、增强学术责任感的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赵俊林  宋晓慧  杨倩 《理论观察》2014,(12):129-130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多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而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是一重要缺陷。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是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高校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他们的水平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的确立、教学评价尺度和标准的确立、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培养对象的素质高低、高校的荣辱存亡。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高校教育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绩效工资结果设计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如何使绩效工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树立高校形象的客观要求.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利益的分化与重组,制度资源的老化与枯竭,社会风气的恶化及渲染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一贯享有崇高声誉的高校教师形象支离破碎,取而代之的是高校教师理想目标弱化、育人意识淡化、学术人格分裂以及协作精神匮乏的尴尬形象,由此造成了极为严重的高校师德问题.  相似文献   

12.
香港特区政府对高校人员拨款主要依据是过去5年教师的研究情况,教师的研究成果要用国际标准衡量。研究成果计算可资助的教师数量,作为对高校教师人员拨款的依据。高校行政教辅人员由学校自主聘用。行政教辅人员数量占学校总人数的比重较大,反映了香港研究型大学重视学术,大量聘用教学和科研辅助人员。这个机制有利于促进学校学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尚的师德能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刻苦钻研业务,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科学试验,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术诚信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道德规范。当前学术不端现象频发,引发社会对学术诚信问题的关注。大学生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学术规范问题更应引起重视。文章通过探究当前学术诚信现状、大学生群体产生学术失信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如何在高校构建集制约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三位一体"的学术诚信保障机制,以期形成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于学校的管理政策,更重要的是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高校中大部分青年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不熟、教学方法不够创新等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因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成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在管理教师方面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教学水平,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一项问题就是认知问题,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以及理论教学水平不足,两者都会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产生阻碍作用。根据我国教育部门方面对高校当中思政课程实践的要求,以及针对相关概念、核心以及具体属性的要求,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应当被认定为辅助理论教学。然而,现实情况下,受到多种影响因素制约,需要形成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学模式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变.面对日渐严重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研究生辅导员应担负起学术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为研究生树立榜样,同时要强化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化并实施学术规范的引领.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是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热点,也是高校教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破除了高校有史以来的教师职务终身制,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竞争机制。应逐步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教员实行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标准,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在招聘和晋升中介入"教授评议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师德缺失现象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琳 《发展》2009,(11):59-60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高校是广大知识型人才步人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将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其在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上有更高、更严格的期望和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高校师德缺失现象令人堪忧,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生存状态和道德状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高校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晴雨表。而要想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首先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探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和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