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马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给商人立传的史学家,更是第一个阐述秦汉经济发展区域性特征的学者。《史记·货殖列传》不仅按照六大区域对中国各地物产分布及产业特征进行了论述,而且第一次对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当时全国经济的重心是在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地区,主要产业部门是农业,商业中最发达的产业是盐铁业。当时全国城市的发展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不对称的特征;长江及珠江流域虽未获得充分开发,没有形成农业经济的规模,城市发展仍处于点状阶段,但区域经济的特征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之经济观主要体现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提出了发展生产,扩大交换,富国利民的经济理论.历代的思想家大多是从国家的角度谈论财富,把富国作为经济问题的目标和中心,而很少有人从个人角度讨论私人理财消费问题.到了西汉,理财思想趋于成熟,其标志是司马迁<史记>的问世,尤其是其中的<货殖列传>,蕴涵丰富的古代居民理财消费思想,是以往居民理财思想的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3.
《史记·货殖列传》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他把经商当作“正业”用以“创造平等”的观念尤其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周上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65-266
《史记·乐书》一文,主要分析了秦汉人民对音乐的运用、感悟以及音乐带给社会和人民的影响,全篇看似以讲述治国之道为主,却时刻反映出先民的大智大爱。在读过此文后,带给我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洗礼,对古人智慧的敬畏与追忆,去探寻那些消逝的奥秘,去俯瞰那段流逝的过往。于语言的积淀与音乐灵动的结合中体会古人的智慧精华,寻根溯源,传承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赠。领略中国先民的人文智慧,继承博大而深远的往圣绝学,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5.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在经济地理方面上乘之作,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及理论贡献,对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建设有参考价值。一首先作者依据当时全国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经济分区说。将国土领域划分为四大经济区,经济区下又分为十一个亚区。较清晰地揭示出当时全国各地的经济地理面貌和特点。这四大经济区是山东、山西(以今河南崤山为界)、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山东经济区的特点是幅员广阔、土地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它包括山河、齐鲁、梁宋三个亚区。境内除发达的农业外,还盛产鱼、盐、漆、丝、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业、手工业繁  相似文献   

6.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代为之作注者甚多.其中,一些词语释义可商榷之处也有不少.通过考释,<史记·本纪>中下列存有疑义的词语释义得到了辨正:敦敏应释为勤勉,时应释为适时、应时,恶应释为畏惧.  相似文献   

7.
略论《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商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货殖列传》是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其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中对经济问题研究的专列篇章。它兼容了商业理论与商业实务两大内容,并形成两者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史书中研究商业经济活动的先例。这在中国史籍中是无与伦比的,反映了司马迁不仅是中国的史学巨匠,而且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有重商观点的思想家。 “商不出则三宝绝” ——肯定了商业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轻视商品生产和抑制商业的思想起源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为害最烈。从秦汉以来二千多年里,“重本抑末”成为封建社会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辉煌成就,是世界经济思想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司马迁与亚当.斯密在经济思想的诸多领域,如肯定人的物质欲望、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分工思想、价格思想、对资本积累的认识、财政思想以及货币思想等方面均存在着相似或接近的认识。在经济学西学东渐、很多学者动辄"言必称西方"的今天,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应积极探寻古代经济思想和现代经济思想的契合点,扎根现实,大胆创新,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胡杨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264-265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灾害发生频繁时期,明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安定社会,始终把荒政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而《明史·食货志》则有效地反映了明代的荒政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涉及面广、内容庞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明王朝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古到汉武帝时期历史:<汉书>是第一步断代体通史,记载了西汉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黄四年结束.<汉书>所叙述的西汉两百三十年的历史中有一半和<史记>重叠,有关各篇甚至连文字也一仍其旧,很少删润,因此,自古到今,有很多人都把<史记>和<汉书>作横向比较.<汉书·司马迁传>认为<史记>是:是非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值>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几句话长期以来成为司马迁和班固著述知道思想的主要差异.鲜少从纵向角度比较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叶圣利 《经济论坛》2004,(3):155-157
司马迁(汉景帝中元5年至约汉武帝后元2年,约前145年-前87年),字子长,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史记》的作者,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在《史记·货殖列传序》、《史记·平准书》等篇中,司马迁提出了极具匠心的货殖思想,深入探讨了我国古代学者较少涉及的商品经济思想。司马迁的某些经济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本文从中抽取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建设中极具借鉴意义的四点,并略作评述。一、主张农虞工商并重战国以来的封建统治者大多实行重农抑商、阻止商业发展的政策。秦孝公时,商鞅实行“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的核心是“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正义不是在抽象意义上评判人们行为、社会制度或其他社会现象的尺度,它是用来评价生产方式自身的尺度。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不应该轻易地用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性来否定现有生产方式的正义性,而应该积极地完善它,尽量减轻它的非正义性,增进和扩大它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大学蒋自强教授为首的五位学者撰写的著作《经济思想通史》,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经济学界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这部通史分为四卷:第一卷包括早期经济思想,即从远古至18世纪中叶;第二卷包括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和俄国、中国社会性质转变时期的经济思想;第三  相似文献   

14.
配第作为英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他的理论不但对当时的英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学人,尤其是他在<赋税论>中的所体现出来的税收思想.文章从配第的税收原则理论、税制建设、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对其税收思想展开较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戚继光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作为其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教育思想,也同样为后人所瞩目。他的军事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了为谁而战、爱护士卒、实战训练、严肃军纪和尊师重教等五个方面。这些思想对我军的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灾难深重,农村经济已达破产的边缘,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东方杂志》以其独有的视角来剖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经济,分析其破产的原因极其救济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北宋重要的政治家,司马光有比较系统的经济思想。他在《论财利疏》等奏疏中,继承儒家传统的开源节流理论,阐扬了轻徭薄赋、黜奢崇俭、蓄各与常平的民本思想。针对日前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他提出了一整套经济改革的主张:“在随材用人而久任之;在养基本原而徐取之;在减损浮而冗而省用之。”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其分歧的焦点即在于如何理财。尤其是对待青苗法、免役法的态度,更反映了司马光经济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名辩思想也在众多教科书中收纳。仅从徐干的著作《中论》中的一篇《核辩》分析看待他的名辩思想。俗士之辩与真正之辩;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乐尽人之辞;遇人之是则止;这些都是徐干的独特观点。归纳徐干的前进性和局限性以及徐干思想的时代背景及研究徐干名辩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长羽 《经济论坛》2003,(24):96-96
在谈到中国的改革时,一位外国政治家说过,这场经济变革,是迄今一场经济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试验。众所周知,这次伟大试验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同志。这样,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继续这次最伟大的试验并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邓小平经济科技动力思想研究》一书,是安建华、安建萍二位学者在这方面努力的又一尝试。通览全书,作者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立意新颖。近年来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学术界的一大热点。有的学者从中外历史发展上去论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根源;有的学者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