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疯狂的普洱     
蔡文清 《中国市场》2007,(29):50-51
<正>疯狂涨跌间的普洱茶投资热潮,又一场击鼓传花的悲壮投机。如果你还未能深入地了解普洱茶,一种关于它的动听比喻或许很能打动你,它被人称为"能喝的古董"。这种说法并不缺少佐证。2002年11月,国际贸易广州春秋季优质茶评比会上,鲁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万元人民币;2005年张国立的一提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逐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已有较好的品牌效应,但真正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还很少见。本文分析了普洱茶品牌构建与开发中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普洱公共品牌产权主体缺位,普洱茶"企业品牌"多而混乱,普洱茶品牌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确立普洱公共品牌主体,制定严格行业标准,鼓励创建自有品牌,挖掘普洱茶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个性品牌等建议,以期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从一壶茶变成绘画4月30号,姜吉安于2013年创作的"丝绢"系列和"野生古树普洱"系列亮相"2014艺术北京博览会"的凯撒·贝塞什(亚洲)艺术中心展位。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姜吉安延续了他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绘画的惯性结构方式进行解剖和重构的实践。在不断深化的探索中,他的核心艺术理念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件绘画的全部要素来自一壶茶,从媒介、颜料、图像到剩余物,在名为《一壶野生古树普洱之:弄花》的作品中,姜吉安用一壶沏过的茶底作为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规范普洱茶市场急需科技力量的投入,为打击普洱茶假冒伪劣产品服务,介绍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研发情况,分析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特点,对未来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要大力研发、保护和使用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保护普洱茶知识产权,规范普洱茶市场,维护好普洱茶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普洱·日本岩手·大可堂2010年5月1日,"中国普洱·日本岩手·大可堂2010年上海世博会茶秀展"在浦西世博园综艺大厅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茶秀展由云南普洱市、日本岩手县及上海大可堂联合主办,主题为"博大精深有容乃大",取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宝的创意灵感"海纳百川,以成其大。博大精深,有容乃大。"  相似文献   

6.
谢红  曾辉  夏兵 《致富天地》2006,(2):16-17
2005年lO月10日,由11个少数民族4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踏入北京地界。从2005年5月1日开始,他们驮着约4吨普洱茶,风尘仆仆4000余公里前往北京,沿途义卖普洱茶,捐建希望小学。最终目的地是北京八大处公园。这是以向京城驮运普洱贡茶而闻名的云南马帮166年后的重访。这次名为“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接着在北京希蝇工程慈善拍卖中又爆出新闻:一“七子饼”拍出160万元,创下最高纪录。普洱茶再次名振四方。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首先,对云南普洱茶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云南普洱茶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进一步采用囚徒困境、“柠檬市场”等模型分析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云南普洱茶市场价格乱象的最重要的根源;最后,文章针对研究结论给出减少普洱茶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粟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96-96
自从2003年,云南的普洱茶北上带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普洱茶行业就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藏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生;消费市场、礼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尽管目前普洱茶全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到一家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但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国涨价最快的食品中,普洱茶可值一提。其一,提到普洱茶,很多人一样可能和我的反应一样:"能喝的古董"。这是普洱商们为普洱茶作的形象定位,单从形象推广上来讲,他们作到了,效果还不差。但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我则觉得这个定位有点怪,不是不好,而是有点不对劲。普洱茶被当作"古董"来卖,在现在的"炒股潮"、"古董热"、"兰花红"投资热的大背景下,一个"能喝的古董",确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程远 《中国市场》2008,(17):24-25
<正>北京三月,春寒袭人。马连道茶城的一间茶铺内,在微微泛红的竹制茶海上,一盏紫砂壶,两只小巧的杯子,惹人怜爱。笔者趁热闻香,举杯至鼻前,陈香泉涌;噙饮入口,初感苦涩,片刻之后便觉满口芳香,沁渗齿龌。品茶如品人,透过酒红色的普洱茶,茶室主人孙海彬的形象也随着淡淡的茶香逐渐清晰。2007年是普洱茶行业几欲沸腾的一年,普洱茶价在经历了上半年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洱茶是否易被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影响公众身体健康。方法:以普洱茶为实验材料,外源接种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产毒菌株于普洱茶中,用花生粉及未接种产毒菌株的普洱茶作为对照组,通过在室温和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对存放3 d、7 d、15 d、30 d的样品进行黄曲霉和黑曲霉含量测定;同时对存放15 d、30 d、60 d的样品分别取样以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LC-MS/MS检测法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对照组花生粉产生黄曲霉毒素,而所有实验组普洱茶菌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普洱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全部检出黄曲霉毒素,而其他先进方法均未检出。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不适用于普洱茶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受黄曲霉污染的普洱茶在室温条件下及高温高湿条件下均不产生黄曲霉毒素,但需关注普洱茶受其他真菌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3.
知闲 《光彩》2014,(6):64-65
正好的普洱茶要靠时问积累,存放越久香气越醇,百年珍品价比黄金熙攘红尘奔波苦,闲坐灯前茶香清。卸下一身疲惫,拿出片刻悠闲,沏一壶好茶,邀两三好友,谈天品茶,岂不快哉?被称为"南方嘉木"的茶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如今,在众多茶品中普洱茶脱颖而出,成为绝对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试析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现状入手,剖析了“陈普”消费热的缘由和夸大的功能吹嘘、严重的混种混级、人为的商业炒作和疯狂的奸商“做旧”等隐忧,提出了理性的对普洱茶进行消费推介、规范的对普洱茶进行品质评价、积极的对普洱茶进行消费指引和尽快的建立粤港台普洱茶业行会等对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进行积极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银行     
《商界》2008,(4):75
近年来,受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价值越高观点的影响,收藏普洱茶成了一种时尚。银行针对个人和企业提供普洱茶收藏、保管、回收、买卖、封存、寄存等服务。截至目前,收藏交易行共拍卖普洱茶20批次,总成交金额达9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韩强 《粮食流通技术》2016,(22):107-108
近年来,普洱茶对人体健康的价值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普洱茶叶成为广受欢迎的饮品。基于此,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醇类化合物、水溶性多糖及咖啡碱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普洱茶发酵工艺的优化和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的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发展完善。本文阐述了普洱茶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旨在为普洱茶加工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照,为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云南马帮进京开始到现在,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一个从中国茶界到普通大众的一个响当当的词。然而“,普洱茶”三个字虽然叫得非常响亮,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似乎并没有某个普洱茶品牌的概念,在品牌致胜的今天,拍卖会上上万的普洱茶和市场上几块钱的普洱茶似乎也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这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而在想象不到的流通链条上,真假难辨的普洱茶似乎又成了普洱茶时代的另外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普洱茶的保健功能逐渐被科学证实,市场不断升温。但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思茅市,其普洱茶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本文从茶叶相关产业联系出发,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为依据,提出沿着两条线索,即横向的左右互动和纵向的由上至下,拓展普洱茶相关产业发展,确定了优先发展生态茶园、茶叶机械制造业、深加工、包装流通、普洱茶文化产业和普洱茶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以此来提升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有名茶,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普洱茶成品中氧化型茶多酚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复杂作用导致其成分分析和分离难以进行。由于普洱茶原料的成分较为明确,且发酵过程比较清晰。因此,将原料成分和发酵过程综合起来考虑,普洱熟茶的品质形成机理便会相对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