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唐任伍 《企业文明》2013,(12):30-32
企业是一棵参天大树,是活生生的生命体,厂房、设备、人才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她的骨骼,文化、精神、价值观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她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等于没有灵魂。很多人都懂得,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产品的含义,这并不是说标准、产品不重要,而是表明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纵观世界上那些成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国务院国资委群众工作局日前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激发中央企业广大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的创造活力,提升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四个一流”(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  相似文献   

3.
《企业与文化》2002,(1):42-42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当前世界组织结构呈现出小型化、虚拟化、扁平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易通公司围绕成为世界一流汽车空调供应商的发展目标,正在实施和深化的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和变化。我们把市场经济机制导人企业内部,在企业内成立了无数个虚拟的经营体,并相应制订了不同的经营方案,用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契约关系连接各经营体,把企业所有的资源分解量化到每一个员工。它的主要作用不仅是管理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种与时代和公司目标相适应的,全体员工当家作主的一流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一个企业家的会议上,用《一、二、三、四、五》为题作了一次演讲。 “一”说的是企业要生产“一流产品”。在非物质生产部门,那就要有“一”流服务、“一”流微笑。我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这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企业内部也要有“一”流管理和“一”流经营。  相似文献   

5.
(三)创新企业(Innovating enterprise):争论和问题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为主流新古典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支柱提出了质疑--包括代表性企业理论(Idea of Representative Firm),优化代理人理论(Idea of Optimizing Agents)、明确的选择理论(Idea of Well-Defined Choices)等.  相似文献   

6.
声音     
《新远见》2006,(Z1)
大嘴严介和我收购的国企基本上是死的做活了、大的做强了、小的盘大了,我不是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鳄。一流商人是精明加厚道,二流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是厚道加厚道,最低级的商人,就是‘伤’人,处处让别人受伤的人。  相似文献   

7.
王国武 《秘书工作》2004,(11):12-13
近年来,太原市委办公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抓一流管理,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要求,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服务方式、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有效提高了“三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市委决策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2012,(5)
创业,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就是两个小伙子在车库里,或者在学生寝室里,侃出了一个Idea,然后找到一个投资人,经过几句话讲解,投资人拍手叫绝,10分钟内当场拍板,砸下2000万美金。  相似文献   

9.
杨征宇 《中国物业管理》2014,(11):I0001-I0002
<正>在全球精英管理者的圈子里,长久流传着一个众人崇奉的真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这个发现曾被认为是某些跨国公司成功的秘诀。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准化是成长中的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走来,相关的标准建设对于推动行业进程有着不可小觑的功效。在产业园物业管理领  相似文献   

10.
一讲师给管理者讲课,说"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一流的企业卖文化",然后问大家愿意做几流的企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做一流企业,讲师说,那你该卖什么,大家都说是应该卖文化。讲师又问,穷人是每天吃饱就行,富人则要每天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人员技术培训、教育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必须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实验室来说,都以建立"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为一个永恒的目标.人是第一要素,人是最关键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我们就受人欺侮。”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创名牌的极端重要性。正为如此,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的重大决策。实施好这一战略,必须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实施精品名牌,重在争创,贵在提高。首先,在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中,企业是主体。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要以一种自觉的行为,不断以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给广大用户和消费者,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实施这一目的,企业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强名牌意识。要教育企业的干部和职工,永远生产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塑造一流的企业形象。二是加强基础和管理工作。全省广大企业都要广泛开展“外学邯钢、内学武钢”的活动,努力加强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开展CB/T19000—  相似文献   

13.
老孙家企业     
《英才》2007,(6)
一流的村支书形象,二流的政治家魄力,三流的民营企业家素质。在累计欠款达到50多亿后,孙启玉制造着山东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坏账包。  相似文献   

14.
从产品销售到品牌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提起"麦当劳"这三个字,人们通常就会想起那大大拱门形的"M"字母,滑稽可笑的麦当劳叔叔,通常只会把它与麦当劳快餐联系在一起,可是有几个人知道,麦当劳公司其实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快餐公司,其实它现在是一家房地产公司,与一般的房地产公司所不同的就是它具有一些食品方面的专利与商标的授予权,并通过这些发展品牌运营,使之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麦当劳公司是当今社会进行品牌运营的公司的一个突出代表.它的经营其实也就反映了现在商界中的一句谚语:"三流的企业销售产品,二流的企业销售品牌,一流的企业销售理念."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从传统的产品销售逐渐向品牌运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华通开关厂位于山东潍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潍坊华通开关厂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实现了坚实的跨越,奏响争创一流县企业的新乐章。创建伊始,华通人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下定了争创一流企业的决心,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创一流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创一流指标、先进机制、科学管理、严细作风的总要求;搞活“竞争、约束、激励”三种机制;建立“标准、保证、监督、考核”四位体系;抓好“人、设备、管理、安全、科技”五大要素;达到“管理、队伍、服务、效益”四个一流。一流…  相似文献   

16.
济南锅炉厂近几年来,围绕塑造企业形象,争创一流工作,在企业内广泛开展了以"实施三项工程,塑造三大形象,争创五个一流"为内容的塑形象活动。开展活动以来,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年超额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在全国电站锅炉行业位居第二。全面实施人才工程,塑造一流的职工队伍形象职工是塑造企业形象的主体,也是企业活力的载体。企业形象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全体职工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因此,树厂先树人,树人先树魂。这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根本。在塑造企业形象过程中,我们从抓教育入手,首先实施了以塑造一流职工队伍为主题的"人才工程"。厂里先是投资20余万元维修改造了职工(?)  相似文献   

17.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江南水乡江苏昆山,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3000亩。目前员工6200人左右。三一重机秉承集团的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坚持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的精神和品质改变世界的企业理念,立足打造世界挖掘机行业的一流品牌。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中型挖掘机装配线线长210m,主要分为三条主线:上车装配线、底盘装配线、合车装配线,全线共有181人。实施部件装配线与主线实现同期作业,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8.
<正>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所接受。但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如何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方法,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我觉得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以下是我在这方面几点肤浅的思考。一、要把精细化管理引入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今年是我们公司的"管理效益提升年",董事长在年初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了要完成"四件大事"、落实"三件实事"、全力推进"五大突破",促使公司向"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技术、一流环境、"的吉煤集团内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与文化》2004,(2):34-36
我们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是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家特级资质大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现有员工4451人,其中党员965人,占职工20.3%。公司通过长期不懈地加强项目党建,实现了“建一流工程,育一流队伍,塑一流形象,出一流精神”的凝聚力工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语录     
我们的目标是争创国内服装一流企业、一流产品,企业要做强,必须首先要提升品牌设计内涵。——关斯特·邦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成建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2001年是千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