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20,(1):27-27
每年的10月,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归养村的禾田里处处呈现出香禾糯丰收的靓丽风景。龙额镇归养村的香禾糯是“水牛毛”香禾糯,也称“红香禾糯”。该香禾糯是归养村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根据特殊气候、土壤和地理环境选育栽培出来的优良糯稻品种系列,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被誉为“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全寨香”,该禾糯已成为当地侗族群众的农业特色产业,也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2.
今年为我国“茶圣”陆羽诞生1250周年。陆羽以一代茶学宗师创研茶学、著述《茶经》而举世闻名。宋代诗人梅尧臣曾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所倡导的“事茶”之习,而今仍蔚为世界风尚。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东冈子、东园先生,晚年更号广宵翁;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生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自云“不知所生”,传为弃婴。三岁对为竟陵龙盖寺(后更名西塔寺)智积禅师所收养,稍长,为积公煮茶,做杂务。因不愿皈依佛门,备受劳役折磨,不堪其苦,十二岁时逃离寺院当伶人,诙谐善辩,所编剧本极受欢迎,颇显才华。十四岁时,适河南尹李齐物左迁竟  相似文献   

3.
“农”和“商”字的本义,《说文解字》是这样解说的:“农”者,耕人也;“商”者,贩卖货物者。当“农”和“商”从互为依存到相互转化,到两者的几千年界限渐无,乃至融为一体,是否就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呢  相似文献   

4.
广西第五届“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日前在永福县农科所“广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举行。此次活动以永福县农科所“广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为平台,展示全国最新的水稻品种151个,吸引了近千名当地农民、地方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水稻销种商前来看禾选种。  相似文献   

5.
《诗·丰年》中的稌是改字,它的前身应是黎字。困为,稌在甲骨文中是靠黎字得稻义的。黎在甲骨文中从禾来声加水会意,是商族创造的稻名专用字。但因世人不知商代稻名用来声,故尔一直不识黎字,因此也不可能将黎从黍中分离出来。又因为卜辞中黎字变体甚多,所以曾有“稷粟黍麦”种种解释,而就卜辞本身提供的证据,只能认为是一字之异,统统是指稻禾的黎字。  相似文献   

6.
森禾种业成立时,犹如破土而出的幼苗。在森禾人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凭借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依托人才与科技,仅用了3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家以花卉生产为主业、蔬菜种苗生产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为两翼,并从事信息网络建设业务的“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起了对浙江乃至全国传统花木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历史使命。目前,森禾种业已成为我国花卉园艺业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逐渐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正>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因“盐”建城,向“海”而兴,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盐城现有耕地1165.26万亩,占有全球北纬30度两侧的农业区域优势,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以占全国0.18%的土地、0.61%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1%的粮食、1%的肉类、2%的蔬菜、2%的水产品和3%的蛋类。  相似文献   

8.
<正>泗洪位于洪泽湖与淮河交汇之滨,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粮食种植面积287.9万亩,总产量130.2万吨,水稻种植约90万亩。“泗洪大米”先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大米类金奖、“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第一名等多项荣誉。近两年,该县积极响应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即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号召,在完成“质、产、效”协同上升中,促进“泗洪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争当“苏米”排头兵,为江苏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泗洪力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 2000年 8月 22日视察了黑龙江垦区,并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江总书记的题词将成为垦区“十五”规划乃至今后长期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高速、有效、持续利用开发这些资源,使之形成“核裂变”的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认为,这种有效整体形成的“核动力”,就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性质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管理理论,它适…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红河州因红河穿境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红河州各民族兄弟姐妹,能歌善舞。尤其以哈尼族“乐作舞”,彝族“烟盒舞”“敬酒歌”等艺术形式深受喜爱。历年的参训学员中,哈尼族、彝族约占60%左右。针对培训教学单一、学员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红河州农广校萌发了为何不将民族艺术文化融入到培训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1.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号玄扈,松江人,幼年即有“治国治民,崇正辟邪”之志,及长,留意经世致用之学,一生仕途困扰,终“不能有所建白”。然而,徐光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笃志用世并未因政治上的坎坷有所减弱,而是潜心于科学事业,以企于国于民有所裨益;数学、历法、农学、水利乃至军事等,无不有所建树,其中“用力最勤者”,当为农学。“公为诸生时,有田数弓,茀不治,稍施疏凿功,植柳其地,岁获薪烧,利反倍于租入,因悟世无弃土,人病坐食,李悝之法,至今可行。”从此逐渐培养起农学修养,课读之余,即从事种植试验,并随时总结经验,撰写著述,先后有《甘薯疏》、《吉贝疏》、《种棉花法》、《代园种竹图说》和《北耕录》、《宜垦令》、《农遗杂疏》以及  相似文献   

12.
“写字不怕丑,但要笔笔有”,这句俗话说出了写字的基本要求,意思即写字起码要笔画完整,结构严谨,既不能“五脏不全”,又不能“缺胳膊”少“腿”,字的端庄、丑俊尚在其次。不过,这句话仅是道出了写字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即使所写的字笔画不余不缺,但若不注意规范、工整,也可能使要写的字变成另一个字,以致原义全非。和农业会计同志说这话,是因笔者在财务检查中经常发现一些农业会计写字很不讲究,不是“松垮稀拉”、“东倒西歪”就是“凤舞龙飞”、“顶天立地”,更有甚者,有些自作聪明的会计人员还爱用一些让人看不明猜不透的“自创字”、“怪体字”,使人看了极不舒服,乃至反感和满腹狐疑。  相似文献   

13.
由于从事“三高”农业的经济收益高,许多曾洗脚上田从事二、三产业的佛山市农民,近来又纷纷重披“农袍”,大搞“三高农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从事“三高”农业的七万多个专业户中,有五成以上是弃工、弃商从农的。如南海西樵区的424个专业户中,约有七成是重披“农袍”的村民,他们一年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22年成功入选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创建名单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瞄准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以苏州市承担国家智慧农业试点试验任务为契机,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深耕“数字化”农业,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吴江样板”,为现代农业发展植入智慧“基因”。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智慧农业改革发展大会相继在吴江召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个广为流传的“点石成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穷苦人遇见仙人吕洞宾,吕洞滨因怜悯他,用手指向一块石头,那石头就变成了金子。可是这个穷苦人不要金子,却恳求吕洞宾教授他点石成金的本领。文学理论家胡寄尘曾以这个传说为素材,编写了童话“新点金术”。他通过文中主人公之口,提出“不学点石成金之术,只要学会点金成土之术”。为什么?胡寄尘说:“我不怕天下的金子尽变成土,我只怕天下的土都变成金子。倘然天下的土尽变成金子,那么,我倒真要冻馁而死了。”他借这个故事阐发自己的农本思想,呼吁人们要重视自身赖以生存的土地。时下,人们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素来把农业看做是衣食之源。丛奴隶社会末期开始,“农本”思想就在人们头脑中树立起来了。从而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哺育了我们的民族,也曾经为世界农业做出过贡献。 我国劳动人民和农业科学家以及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世界农业史上最早的“大农业”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营管理》2005,(9):42-43
在重庆市及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滨长江,扼乌江。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多葬于此,所以称之为“涪陵”。涪陵是中国的榨菜之乡,是榨菜生产的发祥地。涪陵榨菜历经百年沧桑,以其“鲜、香、嫩、脆”的特色超群卓立于酱腌菜行业之林,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兰齐名为“世界三大名腌菜”,饮誉海内外,涪陵榨菜也因此而发展成为一大产业。涪陵目前是国内最大、最多、最集中的榨菜产区,其产量从1898年的0.1吨发展到2004年的70万吨。涪陵榨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榨菜生产经营企业集团,走出了一条“榨菜农业产业化”之路,成为带动榨菜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周健同志在“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立足于粮食生产的发展”一文中指出: 当前,在广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对于广西粮食生产如何发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种粮经济效益低,粮农收入少,要想改变广西农业落后的面貌,在山多耕地少的情况下,“弃粮种经”才是出路;一种看法是: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致富之友》2005,(11):43-43
阿拉善盟得名于贺兰山。阿拉善即贺兰一音之转。贺兰山,屹立在内蒙古自冶区阿拉善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贺兰山一名,始见于唐代文献。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贺兰山形势如“骏”,山上树木青白,远望如奔腾的骏马。“北人”称骏为“贺兰”,因名贺兰山。这里所指北人,应当是古代北方的某一民族,但不知古代的哪个民族称骏马为“贺兰”。  相似文献   

20.
18年前,一名普通的农场技术员成功研制了一种饲料配方,并独创了湖南省首个生产民族饲料品牌——“正虹”。 18年后,“正虹”这个品牌已成为中国饲料加工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深入人心,造福我泱泱农业大国。 如今,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拥有36条微机控制生产线、32家分子公司、年销售收入近 20亿元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饲料行业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