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当时该地区市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分化和向市镇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城镇化的表现形态。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梳理,力图从城镇化的角度来把握其内在本质,以审视当代城镇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村经济的主要变化。在农业种植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农民将生产的重点由粮食作物转向了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经营结构上,为了交纳赋税,维持再生产,农民将重点由农业经营转向了副业和手工业生产。这种生产主要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以副补农,而是以交换为前提的小商品生产。在这种生产中,两极分化不断出现。由此反映了明清时期杭嘉湖农村经济已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作为商品交流、交换中心的市镇,就是在这种生产前提下产生和扩大的。市镇繁盛的程度、分布的密度与当地经济发展大体成正比,也反映了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江汉平原明清时期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考察。指出该地明清时期在农业全面开发之后,有大量米粮、棉布和少量棉花输出,于是吸引了以徽商(贩米)和晋陕商(贩棉布)为主的外省商人和以武汉附近地区商人为主的省内商人积极参与江汉平原与境外的商品交易活动。这种商业活动不仅有利于加速江汉平原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也促进了该地农村市镇的繁荣,具体表现在市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种类多样化方面,并出现一些小型专业市镇。然而该地的一切商业活动均只限于初级农副产品的输出和境内外物质的简单转运贸易。市镇的功能显得过于单一,反馈于农村则不利于该地农村经济突破种植业的樊篱,因而江汉平原始终只以农业见长。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栽培兴盛,苏州府、常州府、湖州府、嘉兴府等都形成了菱的著名产地和优良品种,菱的传统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方法也趋于完善。这一时期太湖地区菱角等水生作物生产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直接原因是菱的种植可以增加菱农收入,还可代粮充饥,对维持水乡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菱种植的扩展与当地的水环境变化和市镇经济繁荣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虎  胡明 《中国农史》2013,(1):79-85
明代中叶之后,随着江南地区工商业、近代工业的繁荣,市镇作为当地乡村的经济中心,开始大量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近代的顶峰。乡村作为一定市镇的"乡脚",把市镇作为经济、文化中心,也与市镇保持一定的政治管辖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镇管理,及市镇对乡村的管理职能。清末市镇开始有完整的管理机制。直到民国区级政权的建立,确立了市镇在乡村管理中的地位。政治上级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了市镇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6.
略论明清苏北集市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涛  金光 《中国农史》2001,20(3):23-27,88
本文主要运用地方志资料,探讨明清时期苏北地区集市镇的有关问题.指出明清时期,随着漕运、盐运和海运业的发展,苏北地区的集市镇大量兴起,并不断得到发展.其分布格局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地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还探讨了这一时期市镇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繁荣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认为江南专业市镇非常具有内生发展的典型性,该地区市镇能持续发展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其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江南市镇特色产业的发展研究,试图从内生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驱动力,以期对当代特色产业小镇格局的形成与建设,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路径创建。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农民非农民化”趋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量恺 《中国农史》1993,12(1):29-39
清代前期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向,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有所滋长的历史条件下,它蕴含着我国社会经济近代化的曙光。这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和市镇经济的发展,非农业人口日益增多,手工、商等业人口增长,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社会上需要更多的商品粮和手工业生产原料,促使经济作物和集约性粮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以谋取取润为目的的商品经济比重逐渐增大。雇佣劳动的广泛使用,出现了大量雇工,在手工业和农业中都已使用了雇工生产,而且有些地区和部门生产规模较大,雇工数量较多,雇主可随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雇工,雇工也可随意出卖劳动力。社会涌现了大量的“外地佣工”,这就扩大了劳动力买卖和流通的范围,各地市场上普遍承认雇工劳动的生产价值,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些因素,就为全国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化,资本主义经济是无法发展的,我国的近代文明正是从这里孕育滋长的。  相似文献   

9.
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带有基础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商品经济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它因受规模和行政区域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于在产前、产后特别是流通领域和开拓市场方面为家庭经营提供更多的综合性服务。随着商品经济和分工分业的发展,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开放地区等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出现了许多中间性经济组织。这种中间性经  相似文献   

10.
明清随着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蚕桑业迅速发展,形成以太湖、杭州、嘉兴等地区为中心的丝织品生产基地。江南所生产的丝织品通过内地航运和陆路运输到广州等地,再经这些口岸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而在海内外市场对江南丝织品需求的刺激下,江南的蚕桑生产技术不断改良、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了以蚕桑生产为主要行业的专业市镇,强化了江南社会中市镇与农村的关系,也加快了江南蚕桑生产的商品化过程,为江南农村近代化奠定了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指导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特征是: 一、商品化程度:不可能很高商品化程度的简单规范即商品产品在全部产品中所占的份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内在制约因素是农村的内部消费规模,而农村的内部消费规模又制约于农村人口的数量。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一、适合转化的经济环境尚未具备。成立农村合作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内容,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就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为之服务。从经济区域划分看,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流通活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信用社业务发展很快,一股社存款上亿元,自有资本人均超千万元,资金和经营都达到一定规模;而贫困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经济结构单一,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信用社业务发展较慢,一个社的存款一般只有几十万元,甚至有的社在十万元以下。如我州东乡县有25个信用社,全县65个职工,实收资本仅74万元,人均一万多元,这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有着天壤之别。可想而知,信用社改革在这样悬殊的情况下,不可能搞一刀切,需要在改革步骤上区别不同情况、不同条件,来确定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模式。对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可先行一步成立合作银行,使之向商业化经营方向发展;而对贫困地区信用社,应保持相对稳定,继续发挥行、社互补作用,并对贫困社实行倾斜政策,帮助其发展业  相似文献   

13.
张家炎 《中国农史》1996,15(3):62-69,9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同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亦大致相当,但两地的经济水平却颇有差别,其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明清时期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比较对象,讨论了以下问题:1.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2.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3.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同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亦大致相当,但两地的经济水平却颇有差别,其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明清时期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比较对象,讨论了以下问题:1.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2.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3.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宜兴、长兴,是太湖西部江苏、浙江毗连的二个县分。太湖地区自唐朝起,就成为我国富甲全国的经济发达之区;明清时,随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农村农业的商品生产,也迅速地发展了起来。但是,在以往发表的有关太湖地区的论著中,往往把太湖各地作为一个划一的整体甚至和江南、东南等更大范围作用水平的探讨,因此,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情况,多少有一定的存在。太湖地区商品性农业,首先也主要由丝、棉的生产、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宜兴、长兴偏于太湖西部,半是平原半为山,所以其商品性农业较太湖东部地区起步略迟,是清朝前期才突出发展起来的。本文所以选定宜兴、长兴二县商品性农业来论述,不但在于说明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商品性农业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还着意指出,宜兴、长兴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上,正好介于太湖经济最发达地区和邻近宁镇、皖南地区之间。因此,从江南或江东的范围来看,宜兴、长兴居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更具发展的代表性。本文比较全面地搜集了本题史料,并且根据史料又提出了自己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镇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约有3/4以上的集镇还没恢复到建国初期的繁荣程度。而集镇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是农副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集散地,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纽带。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贩运政策的放宽,如何充分发挥集镇的作用,搞活流通,吸收农村多余劳动力从事各项经营活动,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为劳动力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劳务输出已成为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短平快项目,但尽管如此,劳务输出只能是一个地方经济启动的权宜之计。因此,在劳务输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劳工们衣锦还乡,建设地方,最终实现长富久富之目的,是值得各级领导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则着重从两湖地区自然与社会的特殊情势,如江河通达与经济地理的日益外向,人口的刺激,土地占有与农民耕作能力的相适应性,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趋势,山区经济开发高潮等方面加以剖析,并检讨了经济发展对于市镇繁荣、民风变化及近代农业的重要影响。两湖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为之一变。当然,清前期两湖地区农业发展中经济关系与经济开发等方面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江南乡村地区存在着政府、宗族和民间慈善三种类型的救济,它们各司其职,互相补充,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乡村社会救济体系。这些救济机构大多集中于市镇,从而使得江南地区乡村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呈现出以市镇为中心的态势,这是由市镇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云国 《中国农史》2002,21(1):64-74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可耕土地的充分开垦,水利田的普遍建成,集约农业经营方式的成熟和完善,全国性粮食基地地位的确立,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都标志着太湖流域农业全面而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全方位繁荣创造了条件,使太湖地区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在南宋一跃跨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并为明清乃至近代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初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