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街道家具的分类和种类。阐述了城市街道家具的功能与属性、城市街道家具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城市街道家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共生系统;城市街道家具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文底蕴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谭源 《城市问题》2006,(5):7-10
城市郊区化和街道荒漠化是当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建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需要调整现行的技术主义的街道交通设计策略,实施城市主义的街道设计策略,使得街道空间真正成为能够结构社区的市民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此,认为无障碍城市环境是人性化的城市环境;无障碍城市街道家具设计可以就城市居民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障碍来进行改善和解决。认为在我国还处于原始探索阶段的无障碍城市街道家具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城市街道家具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障碍城市街道家具设计的初衷和终极目的是帮助障碍人士主动参与城市生活,享受城市所带来的方便。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9):201-203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是否有活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但现在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逐渐丧失。因此,重提街道应是交往的场所而不只是交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沈阳中街为例,通过调研,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对人性化商业街区重要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期待塑造更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5.
前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通出行方式,汽车的普及及通行效率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人们的街道公共生活空间。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将引领着“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为城市生活性街道公共空间的更新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无人驾驶技术特点及其车辆使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从街道空间功能重新定义、街道空间包容性提升、街道空间的精细化改造三方面对未来城市生活性街道公共空间改造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未来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促进人性化街道的发展与城市街道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街道家具的设计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深化和细化,街道家具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论述了街道家具生态设计的特点及意义,分析了街道家具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指出生态街道家具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生活性街道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在当代城市中,生活性街道的发生却往往并非由规划设计主导,而由自下而上的改造形成。以南京城市为例,深入那些广泛存在而形态各异的生活性街道,首先考察其存在方式与分布规律,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田野调查互为补充与佐证;其次探寻其成因,从平面布局构型、街道空间特征等多方面分析生活性街道发生与生长的动因;最后,总结生活性街道的形态规律对设计实践的启示,指向在当代城市设计中如何高效引导生活性街道的健康有序生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城市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街道是重要部分。近年来各地开始重视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对街道空间、景观设计也有了较多的思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街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具体分析,阐述了现代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共座椅作为人群休憩的行为载体,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更新,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空间的座椅设计也在被重新定义。在多元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单一的公共座椅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在疫情变幻的状况下,人们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也在逐渐提高。文章基于设计心理学中情感化设计的研究理论为指导,以城市空间中的公共座椅为研究对象,根据情感设计的特性,分析人的情感、空间环境和公共座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公共座椅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公共座椅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空间,对承载公共生活、维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公共空间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在预先设定的城市功能和自发的、随机变化的市民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并保持自身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营造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综合考虑。基于弹性设计理论从城市、场所、设施三个不同维度,提出了"框架+留白"的开放的空间结构、包容性的场所以及可变的设施等思路,探讨了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相比,弹性设计是一个开放式过程,具有多层次动态反馈的特点,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动态变化的功能需求,实现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林波  施梁 《城市问题》2012,(2):22-25
分析总结了城市环境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将其归纳为经济性、实用性、生态性三个方面。认为只有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则系统地和全面地分析把握,才能科学地设计出优秀的现代城市环境设施。  相似文献   

12.
谢宏杰 《城市问题》2006,(6):57-60,69
采用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将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作为一个典型切片,通过对它的使用和维护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获取一个成功的步行街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而推而广之提出人性化背景下,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构想和建议,以期探讨一些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有益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晓凡 《价值工程》2012,31(18):302-303
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之下,指出进行老年人家具设计的必要性。通过对老年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老年人家具设计的实用性原则,色彩设计原则、尺寸设计原则、材料设计原则、老年人家具摆放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朱松 《价值工程》2010,29(9):25-25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本文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园林,绿化,景观。继而分析了街道景观功能,我国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街道景观设计原则,最后从几个方面分析街道景观设计,并着重分析城市街道绿化,从而论述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性及其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街谷空气污染研究评述及城市规划应对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街道峡谷(街谷)空气污染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问题的内涵和结构为基础,提出街谷空气污染问题的求解应答域及街谷空气污染防治未来所需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共安全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污染源管控、扩散途径优化、污染受体保护"的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策略,设计由街谷污染机制、风险预警与防治模型、规划设计与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等共同构成的科学行动框架。在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是对城市问题中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Recent studies of public space in US central cities tend to focus either on (1) market‐driven placemaking (privatized parks, hipster shops) in gentrifying enclaves or (2) street cultures (community gardens, hip‐hop) in low‐income neighborhoods. Neither focus adequately frames the ability of African Americans to shape public space as the white middle class returns to central cities. In this case study of downtown Detroit, I theorize a dialectic: the history of clashes between racial capitalism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public space reappears in the contradictory design of market‐driven placemaking, which suppresses and displays cultures of resistance. White business and real‐estate interests showcase downtown spaces to counter news of disinvestment and suffering in low‐income neighborhoods.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legacies of civil rights and black power struggles—combined with consumer demand (black culture sells)—force them to involve black entrepreneurs, professionals and artists in placemaking. This placemaking subordinates the black urban poor, even as it incorporates their street cultures. The contradictions of placemaking shape possibilities for resistance, as shown in mundane subversions and street protests that use the downtown spotlight to call for social justice citywide. This analysis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on public space at a time when new movements are challenging public order in the financial core of US cities.  相似文献   

17.
In global urban studies, different cities often serve as stand‐ins for various policy approaches. New York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zero tolerance/quality of life policing—specifically the ways this crime‐fight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manage and regulate public space in support of broader urban redevelopment goals. Whether celebrated or criticized, the image of New York as a city that was successful in ‘cleaning up’ public space has been exported across the globe, and has been invoked by a number of cities as they embark on their own projects to clear street vendors and other unwanted actors from public space. This article will challenge this established narrative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struggles over street vending and public space in New York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It will show how the revanchist project of public space management was challenged and ultimately limited by vendors using discourses of free market populism and entrepreneurship. It demon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image of New York as a city of settled and well‐regulated public space does not tell the complete story, and how New York, like many other ordinary cities across the globe, is a city of contested spaces and uncertain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