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东芝     
陈言 《经济》2006,(3):52-53
三步走,东芝深深迈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陈言 《经济》2006,(4):66-69
日资企业开始把一种新的理念带到中国,要成为中国的“优秀企业市民”。东芝就是一家特别注重新理念,愿意在中国普及新理念的榜样企业  相似文献   

3.
陈言 《经济》2004,(6):76-77
东芝其实是家能源公司,东芝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中,出身于能源部门的人不在少数。美国正在向中国推销他们的核电技术,美国虽然有反应堆的设计能力,但装备制造是由日本东芝这样的厂家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陈言 《经济月刊》2004,(6):76-77
东芝其实是家能源公司,东芝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中,出身于能源部门的入不在少数。美国正在向中国推销他们的核电技术,美国虽然有反应堆的设计能力,但装备制造是由日本东芝这样的厂家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陈言  王琤 《经济》2012,(8):82-84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入第40个年头的时候,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也开展了40年。"东芝公司在中国的总代表、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桐山辉夫对《经济》记者说。在过去的40年里,东芝本身随着日本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其业务内容有了较大的调  相似文献   

6.
东芝从普通家电到影像技术、数字产品乃至交通、广播通信以及能源领域,业务内容包罗万象。不断地开拓新技术,进取新领域,让东芝集团的总销售额高达58361亿日元,2005年在中国的事业规模也达到8600亿日元。现在,东芝要在“惊喜、安全及舒适”的概念下,在中国迈出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陈言 《经济》2006,(4):66-69
日资企业开始把一种新的理念带到中国,要成为中国的“优秀企业市民”。东芝就是一家特别注重新理念,愿意在中国普及新理念的榜样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张朋 《经济》2006,(3):53-55
中国正在从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向市场转变,2005年以后,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成立研究开发子公司,开始在中国研发适合于中国,更能走向世界的技术及产品。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事业规模达8600亿日元。董事长平田信正对消费者、客户、媒体说得最多的是:“我们是中国的东芝,只有中国经济发展了,才有我们发展的机会。东芝愿与中国经济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9.
陈映芳 《开放时代》2007,4(6):95-104
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将"乡土中国"等同于传统中国、以"乡土性"概括中国传统性的学说和观念提出了质疑,并对上述中国观的形成机制作了反思性探讨。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和中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者们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来建构"中国社会"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参照"现代的、城市的西方",将既有的中国裁剪、过滤成"传统的、乡土的中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一些基本属性,被扩大为中国整体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城镇社会、城乡关系的传统以及传统的城市性等等,相应被忽略。由此,不仅中国的传统性被单性化,中国的城市性也成了纯粹的西来之物、无本之木。这既于我们的文化自觉无益,亦不利于对现实中国城乡问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与中国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源远流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矛盾和主要方面,才有可能揭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