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桂珍 《中国物价》2011,(11):42-45
我国“水、电、气”产品功能的定位和价格形成机制的设计,既要参照国际准则,又要考虑中国国情。当前一些欧美国家进行的“水、电、气”“市场化”改革,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企业间的适度竞争。实现价格的相对稳定或下降。这一思路和取向对我国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正>饮水机中有玄机丑小鸭竟变成白天鹅"天哪,你怎么变得这么漂亮!"刘丽望着四年多没见面的老同学,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张琪和刘丽是大学时的同学,又是邻村的老乡,肤色偏黑,姿色平平的她们在学校里被爱搞怪的男生称作"两只小  相似文献   

5.
"煤改气"作为目前各界关注的热点,受到地方政府的重点关注和推进实施。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论证指出大规模实施"煤改气"工程应缓行。  相似文献   

6.
2008年初,我国传统饮水机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无数企业应声倒下。然而却有一家企业通过简单的思维转换,在无形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品类,继而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7.
叶生  陈秋喜 《销售与管理》2007,(11):109-111
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完美结合,既为企业文化的“着陆”提供了轨道,又为绩效管理的“升空”提供了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长青的灵魂,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对外是一面旗帜。多年来,辽河油田供水公司始终坚持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淀,形成并升华了以“上善若水”为核心价值的“五水”文化理念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10.
记者:在现在这几个走销市场的主要维生素水饮料中,请问娃哈哈的“激活”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相似文献   

11.
左元 《中国工商》2005,(3):140-141
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人掌握的。如果企业的员工对老板“阳奉阴违”,那么这个企业就该好好“诊断”了。  相似文献   

12.
世纪企业集团创建于1991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中、西药结合为特点,拥有多个拳头产品,包括中成药、中药针剂、化学原料和制剂、生物制品等多个专业领域的近700个品种.拥有52家制药及相关企业的大型制药企业集团。目前.世纪集团拥有总资产约120亿元,  相似文献   

13.
杜彬彬 《中国工商》2004,(10):170-171
一味强调西方企业文化的有效性,忘记传统企业文化的精华,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4.
白灵 《商界》2009,(8):56-59
问水业江湖,谁主沉浮?不论“师傅”“农夫”之争,究竟谁能最终胜出,两大巨头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经典的商战案例。  相似文献   

15.
大米乃光合作用下的可再生资源,之所以爆发危机,不过是重视程度不够罢了。  相似文献   

16.
等待中的K卡-7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用水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传统“水”市场充斥着几十乃至上百个品牌,市场还需要“水”吗?来自俄罗斯的赤塔泉水封闭型股份公司带着这个问题以及他们的矿泉水产品“K卡-7”来到了中国。他们急需了解中国的市场,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在市场上打响他们的独特水品牌,同时,  相似文献   

17.
陆君君 《商场现代化》2006,(12Z):321-322
随着民营企业队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日益壮大.其对企业文化的正确选择也日益迫切.而“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吸引了众多的民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成功驾御它而取得成功的.也有不能掌握而失败的.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家”文化的概念及功能就显得优为重要。本文首先全面解析了“家”文化的涵义,然后分析了其功能及弊端.最后给出正确利用“家”文化来发展民营企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岳丽 《中国商办工业》2010,(16):261-262
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而存在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红”、“蓝”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作了比较,以便消除英汉颜色词在实际交际中的障碍。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正确理解和掌握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这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张春来 《中国工商》2005,(5):148-149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广义上来说,“审问之”.“明辨之”也属于“思”的范畴。所以,归结起来还是“学,思,行”三个环节。其中,“学”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思”是知识向“己有”转化的条件,“行”是获取知识的归宿,由此形成了周而往始的无限循环过程。有了这样的循环,人生才会成功,企业才会辉煌,国家才会昌盛。  相似文献   

20.
朱凡 《华商》2013,(7):76-76
企业文化成了中国企业日前的热点和亮点,不少企业热衷于办刊物、呼口号、贴标语、写导语、编手册、出纲领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