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盈余管理作为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从博弈论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政府监管部门与投资者三方为获取最大利益而分别采取行为,构建三者的混合博弈模型,并对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友琼 《经济师》2007,(3):100-101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契约与公司治理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并提出解决控股股东转移公司资源,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5,(12)
从资本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地发生,这些会计丑闻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侵蚀了投资者的利益,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文章根据风险因子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防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磊 《经济论坛》2008,(7):116-118
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一般认为,历史的会计盈余信息可以反映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历史的盈余信息估算出上市公司的合理价值.同样对于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盈余信息也非常重要.但是对盈余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绝对数量方面,我们还必须深入本质,对盈余的真实性和持续性,即盈余质量进行研究.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外连续发生的一系列利益操纵等财务欺诈案件的背景下,对盈余质量的关注越发显得迫切.  相似文献   

5.
龚厚文 《时代经贸》2007,(5Z):132-133
会计政策选择看似只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一种技术规范,但本质上却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利益博弈的规则和制度安排。本文以博弈论为工具,从会计政策的供给方、执行方以及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三方出发,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上市公司舆情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利益相关者、网络媒体以及投资者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方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参数设定、实验方案设计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信息利益相关者应当传递真实公司舆情,网络媒体不应与信息利益相关者合作传递虚假公司舆情,投资者不接受公司虚假舆情。最后,提出了证券监管部门治理上市公司舆情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着手,分析和归纳了利益相关者利用利润操纵影响会计盈余的不同目的,对中小股东、企业管理层、审计机构建立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均衡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两权分离的企业,管理者收益分配决策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将可分配收益在员工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割。影响管理者做出这种分割决策的因素是声誉机制和讨好投资者。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声誉机制是否只对员工有利呢?讨好机制能否真的给投资者和管理者带来好处呢?在多期博弈背景下,本文采用实验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管理者建立声誉机制和不单方面讨好投资者,能带来合作博弈,从而对企业整体利益、投资者利益、员工利益和管理者利益都能带来好处;而只是讨好投资者,不顾及员工利益,其结果只能是非合作博弈,对相关利益各方都没有好处,甚至对讨好对象(投资者)都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6—2015年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的处罚公告为研究对象,对公告中所提及的上市公司违反的法律、法规的总体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违反上交所、深交所的上市规则的频率很高,表明我国欺诈上市现象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较多,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重经营活动,轻信息披露"的现象;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最终归宿体现为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损害。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祁恩苹 《时代经贸》2008,6(7):40-41
所谓利润操纵就是企业管理层为了达成某种目的,通过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控制应计项目,掩盖企业真实经营成果,使会计利润达到某种期望水准。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及相关利益群体分析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会影响众多群体的利益和决策,为此本文就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和防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决策者提供一些辨别利润操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会计监管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督和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保证创业板健康平稳运行、规范上市公司经济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我国内地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庆渝 《经济师》2007,(10):95-96
当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相关信息的处理、披露上是不明确、不完整的,甚至有些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状况极大地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信息透明和公平竞争,进而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对或有事项披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及披露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4.
祁恩苹 《时代经贸》2008,6(11):40-41
所谓利润操纵就是企业管理层为了达成某种目的,通过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控制应计项目,掩盖企业真实经营成果,使会计利润达到某种期望水准.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及相关利益群体分析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会影响众多群体的利益和决策,为此本文就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和防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决策者提供一些辨别利润操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其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稳健性是财务会计中的一项基本计量原则,稳健的会计信息符合机构投资者的利益.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呢?本文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还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卓 《当代经济》2010,(14):157-157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相继曝出会计造假和舞弊丑闻,严重侵害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使得人们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独立性产生了质疑。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会计界等各方面人士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治理会计舞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葛亚欣 《时代经贸》2010,(24):209-209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其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稳健性是财务会计中的一项基本计量原则,稳健的会计信息符合机构投资者的利益。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呢?本文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还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关系管理就是通过公司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达到发展、维持战略投资者和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文章对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琼名源的造假、蓝田股的欺诈,到安然丑闻、世通事件,2008年爆发的金融风暴也再一次向世人敲响警钟,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问题.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充分、不及时的现象层出不穷,不规范的资本市场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巨大的利益诱惑、公司管理不规范、员工素质低下:外部因素包括相关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社会诚信道德匮乏.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整顿,如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管理部门监管力度、提高社会诚信道德素质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围绕着利润指标,做假账、造假表、操纵盈利,粉饰财务状况的情况相当严重.上市公司会计信忠披露的问题,导致了公司治理方面例如股东决策,企业中小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损害等问题,对公司治理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