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基本战略途径。在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既是起始点,又是落脚点。而农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本文结合江南某镇农地流转的主要做法,探讨了农地流转对促进现代化各基本战略之间协调发展的启示,并提出加快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农地效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广东南海市实行农地股份合作制前后十年间的有关数据为分析对象,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用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总结了北京郊区农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的主要做法、经验和模式,分析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农地的产权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管理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归纳和总结了法、日等国推动农地规模经营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土地单嗣继承、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和改良、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及相应的财政和信贷政策等。对比中国实践,当前中国的农地规模经营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需遵循农民意愿和利益要求;在稳定集体所有制形式的前提下探索多种流转形式;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导致陕北流转农地供求不足和交易费用高,不利于农地资源的有效流转,进而影响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加快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其配置效率,首先应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加陕北流转农地供给;其次应合理规划提高陕北农地经营收益以扩大陕北流转农地需求;除此之外,加快培育陕北农地流转市场,为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交易费用决定了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各区域的农地流转规模与契约安排差异显著,转租抑或股份合作制,是农地流转契约安排的区域差异的典型体现。契约选择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可作为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区域差异分析的理论依据,通过广东省中山市和清远地区的典型案例差异比较,得到的政策含义在于,股份合作制作为农地流转交易中较为先进的契约安排,虽受到组织管理(费用)要素的严格约束,但并不意味着其不能成为后发展地区的自觉选择。政策推动的适应性自我完善存在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7.
农地经营权流转一直是重要的议题,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献。从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农地流转的经济效果三个方面,对相关结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评述,提出以后研究应更加重视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数量检验;应该更深入考察地区间农地流转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农地流转对农户相对收入、对信贷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无论农地资源的最优配置,还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最终实现,在既有制度安排下,农地流转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和农地规模效益实现的重要途径。虽然河南省已采取了一些促进农地流转的手段和措施,但从规范和系统的角度看,还面临着诸如农地用途"异化"、农地交易"失范"等问题,并缺乏必要的制度配套与协同推进措施。政府应从对"地"的规范管理、对"人"的有效保障、对"资金"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入手,规范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在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和非正式规则决定农地产权风险水平,进而影响农地流转租金.通过构建农地确权、非正式规则及其相互作用对流转租金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源自山东、陕西762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农地确权、第三方参与提高流转租金,而农地交易双方互惠关系越密切降低流转租金,且农地确权强化农地交易双方互惠关系对流转租金的抑制作用;违约惩罚条款提高流转租金,降低非正式规则的作用,契约形成过程及有效期内第三方参与具有违约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任艳胜  张安录 《全国商情》2006,(12):119-121
本文根据荆州市农地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从生态经济角度分析了荆州市现有农地、未用地的农用潜力状况,同时研究其不合理利用对于农地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阐述农地潜力释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建设问题,最后提出科学的农地潜力开发模式和主要的技术、制度、管理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陕西地域为例,从供需框架出发,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合法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地在农户与台商之间的合理流转,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需要.分析农户与台商的农地租赁行为发现,租赁价格与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租赁的主要因素.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同时积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闽台农业合作中的农地租赁问题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对农民市民化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的矛盾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本文基于门槛理论,深入剖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市民化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描述了农民市民化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博弈的分析方法,证明农地流转能够降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经济门槛和社会门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温州市5个市(区)下辖的12个乡镇进行入户抽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农户流出和流入耕地承包经营权意愿的微观因素,结果表明:农户人均收入的增加、非农收入比重的提高、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建立、农业经营能手的培育是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的基础;同时,城镇近郊农户的农地流出意愿要低于远郊地区。因而,在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的地区强行推进农地流转可能会导致当地农户的反感甚至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地流转越来越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地流转在我国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大,从最开始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延伸到内陆地区。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地流转也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形式,在流转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简单阐述了目前我国农地流转的基本形式及主要特点,并对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总结,同时在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要从立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土地流转各方面给予支持、引导,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更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农村的竞争力,更好地稳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动力、模式与障碍: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农地流转不断壮大,农地市场在不同生产者中配置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农地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所有权模糊和承包关系不稳定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农户流转农地的意愿,中介组织缺乏和交易合同不规范使农地流转交易费用较高.未来推动农地流转应明晰所有权归属,稳定承包关系,划清集体参与边界,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合约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宁夏某银行为例,对地方法人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地方法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面临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存在理财业务运作流程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和组织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地方法人银行应该健全理财业务部门架构,优化理财业务运作流程,强化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并重视投资者风险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既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又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诸多问题和约束,现阶段推进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应以土地确权为前提,以土地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有效分离为基础,以农业现代化为中心内容,以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土地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为目标,以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为外部保障,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农地流转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和认识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政策外的允许,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惑与探索,再到对土地流转的规范与引导,直至形成现代农业发展与生产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这样一个过程。与此相对应,农地制度也发生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平分地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三次质的变迁。所以,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必须与农地制度的变迁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和把握其实质。农地流转是一个政策工具,现代农业发展是其根本目标,农地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规范化的要求。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调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环境。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农地制度变迁规范约束下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