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邻 《新疆金融》2009,(4):60-60
在众多保险产品中,寿险无疑是许多人投保时购买的首选保险。这不仅在于死亡是人生需要面对的最大风险,而且相比健康险、财产险等,寿险亦是最早为人所熟识、最具群众基础的险种。其实,购买寿险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财产保险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从1980年我国开始恢复保险业务到1992年寿险营销制度的引入,在这段时间内,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相比,无论在保费规模、普及率,还是群众认可度上都更胜一筹。在财产保险中,最主要的两项业务来源于企业财产险和机动车辆险。由于受益于政府扶持和半强制投保的政策,在1989年之前,企业财产险能够和机动车辆险平分秋色。1989年之后,尽管企业财产险的保费绝对数额逐年递增,但是占财产险总保费的比例除了1997年的骤升(保险公司增多,全国业务规模扩张)外,一般处于下降的状态(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审视非寿险投资型保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寿险投资型保险是非寿险公司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竞争力而面向个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新型保险产品。这类产品由财产险(非寿险)公司经营,具有保险保障(但不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和投资价值或储蓄功能。  相似文献   

4.
《保险研究》2011,(7):I0019-I0020
近日,由泰康人寿与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首个家庭寿险需求调查报告称,中国家庭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均较低,御险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和亲友借款,社会保险高覆盖、低保障,商业寿险主要是锦上添花,还没有成为中国家庭抵御风险的主要手段,当前商业寿险的实际客户群体以中高收入家庭为主。  相似文献   

5.
梁慧轩 《上海保险》2011,(9):1-1,16
一、2011年上半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 2011年上半年,上海保险业整体发展平稳。根据统计信息系统数据,截至6月底,上海保险市场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1.95亿元。其中,寿险保费规模263.39亿元,财产险保费规模124.47亿元,意外险保费规模9.85亿元,健康险保费规模24.24亿元。上海保险市场赔付支出共计151.81亿元。上海保险市场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七,产险公司保费规模列第五名,寿险公司保费规模列第八名。  相似文献   

6.
夏溟 《时代金融》2012,(12):139
论文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性及可行性,认为寿险利率市场化已经具备条件,预定利率市场化在控制好风险、理性竞争的前提下,将有利于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以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夏溟 《云南金融》2012,(4X):139-139
论文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性及可行性,认为寿险利率市场化已经具备条件,预定利率市场化在控制好风险、理性竞争的前提下,将有利于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以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0年到2011年我国保费收入以及赔偿与给付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财产险、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各个险种收益,基于逐步回归法,得出各个险种的收益对总收益影响的重要程度,得出对保费收益影响最大的险种依次为寿险、财产险和健康险,为保险保费的增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险研究》2011,(8):I0011-I0012
据保监会公布的最新保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实现规模保费收入8056.6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为345.1亿元,同比增长15.7%;而财产险实现承保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7倍,寿险步人缓慢发展期。促成这个结果,银行保险的作用不得不提。  相似文献   

10.
闫正平 《中国保险》2008,(10):20-21
非寿险理财型产品是保险公司在家财险和人身意外险基础上提供投资功能的新型理财产品.2008年共有人保、平安、阳光、安邦、都邦、华安等6家财产险公司8款理财型产品在辽宁市场销售.在实地抽样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部分理财型产品存在诸多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险业绝对规模日益扩大,保险公司数量逐渐增多。财产保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财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779.51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5330.90亿元。虽然增长迅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产保险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2012年发达市场人均名义保费支出为3677美元,其中寿险密度为2133美元,财产密度为1545美元。但2012年我国人均保费支出仅为178.9美元,其中寿险密度为102.9美元,财险密度为76美元。  相似文献   

12.
李延金 《中国保险》2000,(12):16-17
近几年,我国人寿保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人寿险保费连年递增,总量超过了财产险,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到来,抢占市场份额。一场逐鹿中原,百舸竞帆的世纪寿险大战,即将在神州大地上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保费收取与赔付问的时滞.考虑投资风险收益和赔付的分布建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以给出更具竞争力的非寿险定价模型。一方面利用近年来各风险资产的收益与风险数据,计算出最优投资组合:另一方面对赔付率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利用广东省财产险近三年的保费收入与赔付数据,讨论赔付率随月份变化所呈现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陈珊 《中国外资》2008,(11):201-202
在金融一体化的今天,银保合作已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已经给各寿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在财产险市场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指出了财产险银保合作的七大甚境,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市场风险与死亡率风险.提出了一种同时规避死亡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假设寿险公司采取资产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通过对寿险公司两类主要产品(死亡给付产品和生存给付产品)的组合比例调整,实现对死亡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免疫。为此首先建立寿险公司死亡率自然对冲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利率风险引入模型,进而构建起同时规避死亡率和利率风险的寿险公司综合免疫产品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文基于风险状况(R)—市场结构(S)—公司行为(C)—经济效率(P)的分析框架,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寿险公司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寿险公司风险与产业组织关系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指数的提升,可以提高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努力程度,但会降低其经营效率;不同风险特点与规模结构的寿险公司在寿险市场的运行中服从不同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7.
车险保费收入占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约七成,其中商业车险占车险保费收入的约七成,但针对我国商业车险市场的学术研究还很少。在分析我国商业车险市场的发展概况后,先研究了财产险公司特征(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业务经营绩效(包括赔付率、销售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营业税费率)的关系,发现了几点经验结果。再研究了财产险公司业务构成中商业车险的“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绩效(包括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风险绩效(包括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的影响,发现商业车险的“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和风险都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核保是保险人选择或评估申请保险保障的风险个体的过程。执行科学的寿险核保程序有利于寿险公司控制承保风险、提高承保质量,从而确保公司持续、稳健地经营。寿险核保不仅与寿险公司的内部建设相关,而且受社会环境、法制建设和行业发展的影响。随着寿险公司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国内寿险核保呈现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给寿险核保的良性发展和寿险公司的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财产险保险人针对承保的各个环节,结合风险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财产险风险管理体系,这样有利于起到提高财产险承保盈利能力,筛选优质客户,提高客户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有提高社会风险管理水平等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中小型寿险公司的发展路径看,大量中小型寿险公司的战略定位将追求全国布局、做大保费和资产规模放在首位,但也有一些中小型寿险公司将追求高品质、高价值的业务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保费规模和资产规模。规模导向还是价值导向,主要追求扩大业务规模还是高品质业务,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发展路径的选择会反映在公司产品战略、销售渠道选择等各个方面,进而决定了公司盈利水平、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选择上述两种发展路径下具有代表性的两家中小型寿险公司,通过分析两家公司在发展战略、发展过程、经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中小型寿险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中小型寿险公司和两种发展路径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代表性公司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