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品牌》2015,(3)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转型期农民工已经逐步替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但他们依然生活在城市社会的边缘地带,仍旧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收入二次分配的调节器,是帮助农民工规避生活风险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并不能有效改变转型期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以及权益保障。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发展完善我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遵义市两城区随机抽取300名农民工为样本,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对遵义市农民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遵义市农民工只有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在77%以上,其他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都低于15%,并且农民工退保现象比较普遍,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此次修订消防法,最大的看点是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对该方面的细致规定,有利于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推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曹莉 《品牌》2014,(12)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在于政府通过制度完善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桎浩;加强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提升其城市融入的能力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多功能、开放性的城市社区服务,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提供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叶玲 《人口与发展》2015,(2):60-65,83
基于长沙市487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全面分析社会资本建构的工作联系、生活联系、闲暇联系三维度,以及社会资本的表现方式、现实表状、利用价值、提升途径、扩充意识、活动形式等方面的表状。研究发现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新生代农民工业务和个人社会资本占据了半壁江山,日常联系人群更多为业务对象、朋友等,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工作和生活立足,他们已经意识到个体社会资本存量的严重不足,并且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缺乏对组织型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认识和利用。政府、社区、企业和市民都应该认清自己的作用和定位,发挥自我效能,帮助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2004年至2007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布了四份农村“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税费改革自2002年在全国推广以来,取得了积极效果,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但是在税费改革的过程中,在农民负担减轻、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村财务管理缺乏有效规范,内部控制等方面问题更加突现。为了“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确保税费改革的成果,保障农民的既得利益,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尽快完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的严厉管控、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的逐步放开、疏堵结合和进入21世纪后至今的科学规划三个阶段。与此演变路径相适应,国家在每一阶段都对农民工社会政策适时作出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规章,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一直面临着诸多制约和困难.其中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连基本的信用信息资源也难以实现共享成为了最突出的一个障碍.在此环境下,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地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互联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贫困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救济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农村社会救济却一片空白。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 ,且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传统的社会救济模式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 ,寄希望于在农村建立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在农村 ,基本生产条件的具备是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重要内容 ,因而 ,对农村基本生产条件的救济应是农村社会救济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救济问题 ,就必须首先拯救农业 ,对农业实施救济 ,确保农民拥有基本的生产条件。科学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应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成。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制化进程,稳定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首先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资金短缺、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养老保险共济性差等方面是制约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最后分别从制度方面、资金来源方面、加快城市化方面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顺利开展的直接原因在于农保制度供给不力,如相关制度未能及时修订等。当前,由于农民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在制度供给上也应针对不同农民实行分类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准,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实施的社会政策。它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社会保障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设立的,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相似文献   

13.
14.
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关系到这个群体城市融入的问题.依据对建筑业农民工群体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探讨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如何建构了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问题.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对群体的身份地位的作用和影响,还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制度设置是如何建构成员对群体的依附、归属并建构出群体边界的问题.只有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这个群体才有可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有利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有利于美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成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政府干预、参与经济也主要通过调节国有企业进行实现。所以构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系统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加快建立覆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但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社会资源调动不够,职能管理有待完善,农村存在的现实困难形成了一定制约等问题。针对加快建设覆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加快专门针对农民保障的立法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提高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应有的社会性与福利性,法制不完备,效率低下,社会化程度低,没有良好的运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向农民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这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公平价值取向的需要,更是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及农村稳定的需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依托,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是非均衡、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公共财政适度支撑、法律体系完备且与相关涉农政策相配套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仙君 《商场现代化》2010,(20):186-18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迁,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提出了挑战,要求农村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适应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公冬梅  王华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04-204
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国家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