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沪港经济合作历史悠久,成绩显著.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香港在上海的对外开放中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第一个来沪投资制造业,第一个进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投资房地产,等等.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怀怀抱。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我们相信,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一定能够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合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价段。沪港经济合作从历史走向未来沪港经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上海最主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改革开放以来,港商来沪投资非常踴跃,沪港经济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合作规模日益扩大。进入90年代以来,两地贸易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89年的16.95億关元增长到1996年的36.4億美元。同时,香港在沪的直接投资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到1996年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作为沪港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桥梁,《沪港经济》肩负着崇高的使命。第100期《沪港经济》推出以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电来函,表示了对我们的鼓励和赞许,并希望我们在未来做得更好。能够得到沪港各界的关爱和支持,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第100期《沪港经济》既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是漫漫征程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再接再厉,使《沪港经济》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4.
一、沪港合作共同推动长江流域开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沪港两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携手合作与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两大引  相似文献   

5.
每月搜索     
以“上海、香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与地位”为主题的第六届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会议,2002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沪港两地业界及政界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字指出,沪港经济合作前景无量,它不仅推动两地的发展,也将有力地带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香港特首董建华为会议发来贺信表示,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港沪开拓了更宽阔的发展及合作空间,除了在金融和各个专业服务行业以外,还有双向的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6.
差不多在一个月以前,沪港双方在香港讨论了相同的话题,对沪港合作办好世博会有了广泛的认识。两地的合作不仅对本身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带动华南、华东经济,进而影响全国经济的重要战略,在这个过程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成为沪港双方长远发展、多元联手、广泛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同时我们看到了沪港合作办世博会的广阔空间,香港公司可对世博会各项目参股投资;香港金融机构可参与举办世博会所需的项目融资、财务咨询、国际结算、内部财务控制等金融服务;香港  相似文献   

7.
刘红 《上海经济》1997,(3):8-10
一、历史回顾:沪港经济的互动态势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沪港两地有互惠互利、携手合作的历史,特别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上海——香港外贸高速发  相似文献   

8.
《沪港经济》2012,(7):75-75
2012年5月20日,沪港投资俱乐部第一次正式会议在上海襄阳会馆举行,标志了筹备半年多的沪港投资俱乐部正式成立。有15位沪港经济高级顾问报名参加俱乐部。在此次会议上,上海中建房产集团董事长李永芬被选举为投资俱乐部的理事长。  相似文献   

9.
《沪港经济》2005,(12):15-15
[本刊讯]由上海海外联谊会和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主办,上海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沪港经济》杂志协办的第三届沪港大都市发展研讨会,将于12月3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CEPA框架下沪港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沪港经济》2007,(12):62-63
特稿推进沪港经济合作的三大举措/7沪港合作还有好大的空间/7开创沪港合作的新天地/7为建设经济强国扮演重要角色/7回归10年:香港经济峰回路转/7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7专访吴思远的上海情结/7——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为沪港经贸合作搭一个平台/7——访香港特区政  相似文献   

11.
李元春 《上海改革》2004,(10):62-64
随着CEPA的签署和实施,大陆各地区都加强了和香港的经济联系。上海和香港的经济往来历史悠久,当前两地经济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基于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合作。沪港经济合作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要展开新思路推进沪港经济合作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香港是上海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上海是香港公司投资创业的热土。上海将根据CEPA提供的制度性框架协议,加快沪港投资和商贸合作。 上海将在服务领域加强对香港的开放。支持香港企业并购上海服务类企业;鼓励香港公司在商贸领域进入  相似文献   

13.
沪港经济合作的重心已转向现代服务业 200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香港正式签署了CEPA,这是香港回归祖国6年来,两地签署的第一份加强经贸合作的文件.接着韩正市长又率上海市代表团赴香港与唐司长签署八个方面的CEPA协议.两年多来,CEPA框架下沪港经济合作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绩.随着2006年CEPA第三阶段的安排,沪港两地经济合作正向纵深推进,两地经济合作的重心已从制造业及传统服务业转向更为广阔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上海旋风"沪港经济合作二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和香港是我国的两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近20年西太平洋沿岸两个最亮的经济增长点,被誉为中国的两颗"东方明珠".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后,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20年来,沪港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两颗明珠交相辉映,合作成果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5.
龚艳 《沪港经济》2009,(12):54-55
上个世纪,当沪港两地刚刚打开交流之门的时候,他的父亲胡法光作为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的第二任会长,一直致力于开创沪港两地交流的新天地。在今天,他用同样的赤诚之心创办了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进一步开拓沪港两地合作的空间。近日,记者走访了胡晓明,聆听了他对沪港合作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浦东开发开放与开创沪港经济合作新纪元康慧军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有着悠久历史,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和香港回归的临近,沪港如何共同面向21世纪,将经济合作推向更高更深更新的发展阶段,促进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本文试就这一课题提出若干思考.从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5,(6):50-52
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委员会由沪港两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著名企业高层主管组成,是沪港经济杂志社连接上海、香港等地著名人士、著名企业进行交流、联谊、开展经贸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委员会为促进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和交流,定期组织高级顾问参加研讨、联谊、商务考察、讲座等活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时任上海市市长 “我支持沪港经济的发展,我们将用做好上海经济工作的行动来更有力地支持沪港间的经济合作。希望《沪港经济》能够担负起提供信息,促进沪港经济交流的任务。希望我们的港澳经济研究人员在研究香港经济活动及其规律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成立于1980年代的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本着“增进友谊、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培训人才,为香港、上海两地经济建设、共同繁荣而努力”的创会宗旨,为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8年来。协会本身也逐步发展壮大,香港沪籍知名人士及各大财团,几乎都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的会员。日前,记采访了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新任会长孔祥勉先生。今年75岁的孔祥勉是个资深银行家,现任香港浙江第一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50年出生在上海,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0年来香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如今他已是“功成名就”。尽管孔先生英语和粤语相当熟练,但他亦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他说这是“家乡语言”。  相似文献   

20.
《沪港经济》2009,(10):41-41
8月20日,沪港两地行业协会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市委统战部召开。会上,两地建筑工程、保险、税务行业协会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自去年沪港两地IT业界签署“沪港软件服务外包合作备忘录”以来,两地行业协会之间达成的又一合作成果。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晓渡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