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华人移民网络是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重要助力.文章基于全球华人移民的分布数据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检验了华人移民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华人移民网络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影响路径检验发现,信息共享效应和制度距离缓解效应是华人移民网络促进中国OFDI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海外华人移民数据及中国企业进出口交易数据,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人移民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移民存量为标准的组间进口和出口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华人移民多则双边进出口值大,反之则小的态势;按中等意义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划分,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人移民数量微乎其微,而双边进出口值总体低水平集中分布;华人移民正向影响双边进、出口额,与华人在移民目的地中所占人口比例无关;华人移民数量提高将会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概率,这种影响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言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影响因素角度,对2000年至2013年间741起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华人移民网络是解释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倾向于进入华人移民网络发达的州;同时,在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也存在着组织间模仿行为,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会参照以往同类企业的决定;并且,作为减少不确定性的手段,移民网络和组织间模仿之间并非完全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网络的中观层次的视角,通过对米兰唐人街这一华人族裔集中区域的案例解剖,分析了海外华人族裔集聚区功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早期的族裔集聚区借助社会网络构建的"移民契约"和"互相救助体系",完成对移民的生活服务和对创业活动的经济支持,既是移民的生活空间,也是他们的生产空间;而随着移民融入性和经济成就的变化,社会网络的资源动员和创业发现能力明显下降,由此传统族裔集聚区的经济支持功能逐渐被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5.
近代鼓浪屿公共租界的发展,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源于来自南洋的华人移民企业家群体。从地域经济圈的角度而言,华人移民的移动与聚集是环南中国海地区长时期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与近代中西碰撞、交流的历史格局并行不悖,在一定程度上,近代鼓浪屿公共租界的开辟成为环南中国海华商跨国网络近代演变的契机。以此而言,学界对于中国近代租界的讨论似仍有再探讨的余地与空间。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开拓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局面,在带给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更好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7.
移民网络、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协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瑛  蒙英华 《经济研究》2020,55(2):165-180
本文从移民网络的角度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FTA)缔结的动因问题,提出并证明了"移民网络促进FTA缔结"这一假说,并发现移民网络因素的加入可以将既有FTA缔结动因相关研究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约4%,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移民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双边贸易流来提升两国FTA的签订概率,表现为"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这一核心发生机制。本文拓展性的细化研究还发现,无论从时间趋势或FTA缔结数量而言,移民网络对FTA缔结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都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机制在"南-北"国家对组合中会得到增强,但在"北-北"国家对组合中的表现较弱。本文的结论意味着,移民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当前贸易自由化多边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重塑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移民红利",对我国FTA战略的推进及世界FTA领域"中国范本"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华人网络如何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群锋  蒋为 《财经研究》2015,(12):95-106
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交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鸿沟可能是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虽已注意到正式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但缺乏对非正式制度与文化差异的关注.文章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阐述了海外华人网络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分布数据和中国对全球132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检验了海外华人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影响途径.研究表明:(1)海外华人网络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华人分布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在海外华人越来越集中于高技能与OECD国家的背景下,高技能华人的网络与OECD国家的华人网络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3)从制度距离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网络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更远的国家与经济体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即海外华人网络能够弥合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而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文章对当前我国“走出去”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文化与非正式制度因素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呈明显趋势.对外贸易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悄然的发展着.本题目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大形势进行研究并且对吉林省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来了解本省企业对外贸易的情况.通过扩大对外贸易来提升本省经济状况,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待吉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并提出吉林省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指出本省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并通过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林宏 《新经济》2001,(5):27-29
相距遥远、通信不畅以及红色的公章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障碍.然而,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搭上了"网络快车",接驳上了一个虚拟的、覆盖全球而又难以琢磨的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analyze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f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 effect goods. While tariffs are very effective in securing the domestic producer's sales in case of network effec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ategic trade policy does not pay from a welfare perspective. Another interesting result is the possibility of negative tariffs in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2.
孙飞 《经济与管理》2009,23(12):9-13
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以国内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增长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和服务业的年增长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不大,而工业年增长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因此中国必须发展优质、高产、高效、集约化的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向循环和集约型转变,积极提升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制定服务业外向型发展战略,以人才和创新推动服务业的国际参与能力的提高,以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婷  庞东 《经济经纬》2006,108(5):43-46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integrated effects of firm heterogene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rvic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and effects of trade are analyzed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here firms with different productivity levels share among them the cost of network services and compete in a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market for a differentiated good. The paper reveals that the more efficient country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differentiated good is not always the net exporter of the good. The less efficient country also has the chance to expand the industry and then to become the net exporter in this intra‐industry trade due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fficiency effect induced by firm heterogeneity and the cost‐sharing effect by the existence of the network servic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林珏  彭冬冬 《财经研究》2016,(11):60-72
在低关税的时代,快速通关很可能是打破贸易壁垒,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快速通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8-2010年113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出口数据,使用 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快速通关对贸易参与和贸易规模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快速通关可以通过需求偏好效应、成本效应与全球化生产网络效应和遏制日益强化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使得多边谈判所形成的关税降低的效应得以真正发挥。此外,文章还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的建立,提升了通关效率与边境管理的透明度,进而提高了国家间的贸易量。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目前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及实施在贸易谈判中主导快速通关的措施或建立条款,打破技术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慧  刘宏业 《经济问题》2012,(5):110-113,120
随着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的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货币竞争模型分析由于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存在所造成的国际货币的惯性,从而解释世界上到底需要多少种国际货币、为什么在每个时期只能有一种货币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为什么一种货币想要取代已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都十分漫长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启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关注货币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逆差输出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培育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也促使各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从而加剧国际贸易摩擦。最近发生的轮胎特保案就是由于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贸易摩擦。美国的贸易限制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会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我们的政府、进出口企业和各种行业协会紧密配合,共同努力,这其中,政府的引导和协调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What determines the volumes of international weapon transfers? And why do countries establish such arms trading relationships in the first place? We propose an innovative statistical strategy that builds on the gravity approach and combines a Heckman model with a network analysis. This allows us, for the first tim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twork structures on both the extensive and the intensive margins of the international arms trade simultaneously. We argue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arms transfer network convey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countries. Therefore, past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trade network play a central role in its future evolution. Using data on the trade of major conventional weapons between 1955 and 2018, our estimation results and out-of-sample predictions show that network structures have considerable explanatory power with respect to the creation of trade links. They are far less relevant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rade volumes, which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demand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1996~2005年我国各省贸易以及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导致我国污染水平上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nsump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nsump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The framework is applicable to the choice of network products and sheds light on the debate o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In an extended Ricardian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paper shows that: (i) trade is not Pareto inferior to autarky if the free trade equilibrium is unique; (ii) trade is not Pareto superior to autarky if both countries are diverse (network competition) under free trade, but can be if each country is homogenous (network monopoly); (iii) and when multiple free trade equilibria exist everybody in a country can lose from free trade if that country is homogenous under autarky. Consumers of imported network goods tend to gain, while consumers of exported network goods tend to lose from trade lib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