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新赋能组织韧性是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对其生存发展与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区分我国A股上市新创企业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探讨两种创新类型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显著提高新创企业组织韧性;(2)技术创新能够强化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3)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未改变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但当融资约束较高时,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U型影响消失,技术创新负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可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视角为新创企业培育组织韧性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AT&T收购时代华纳的纵向案例研究,试图揭示数字经济时代异质性资产获取型并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绩效提高.研究发现:异质性资产获取型并购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并购方企业绩效,企业可以从新颖、互补、锁定和效率4个主题创新商业模式;而企业的动态能力有助于其识别、获取合适的异质性资产,推动并购后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新的资源能力基础构筑,从而提高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异质性资产获取型并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绩效,以及运营商企业如何整合异质性资产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技术并购是企业从外部获取技术、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有效推动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并购,这是迫切需要学者探究与回答的问题。为此,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按照技术并购中资源结构化—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的动态演进过程,探究产品相似对各个资源编排阶段的影响。使用文本分析法,利用Python软件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数据抓取,测算并购双方的产品相似性数值,并利用条件Logit模型、负二项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资源结构化阶段,产品相似有利于推动技术并购交易的达成;在资源重组阶段,产品相似有助于促进知识吸收,并加强对目标方资源的整合力度;在资源撬动阶段,产品相似有助于企业撬动融资环境和竞争环境以获利,并最终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总体而言,主并方在开展技术并购时,可以把产品相似作为挑选目标方的依据,从而降低技术并购失败的可能性。从政策看,政府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产品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及审查,构建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并购,真正发挥技术并购对于促进企业创新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VUCA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裂变现象增多,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其具体形成路径与机理,无法指导企业实践。选取6家典型商业模式裂变企业,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商业模式裂变分类模型,探讨每类裂变发生机理。结果发现:VUCA环境能够促使管理者感知到可能存在的事业机会,并为实现事业发展目标进行创新变革,从而促成自我实现型商业模式裂变;组织通过资源有效编排,利用冗余资源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导致资源编排型商业模式裂变;企业为了应对外部压力,通过探索多元化市场和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导致外部压力型商业模式裂变。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创企业资源一成长战略~绩效的研究模型,并以深圳中小企业板2007年之前上市的102家上市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为:(1)中国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其中,实物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财务资源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声誉资源与企业盈利性呈正相关:人力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2)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其选择的成长战略有显著影响。有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用市场拉动战略.而无形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则倾向于采用创新推动战略。(3)处于不同行业的新创企业,在成长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多采用创新推动战略,而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则更多采用市场拉动战略。但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企业绩效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组织身份理论和资源编排理论,利用212份企业样本数据考察了组织身份变革对商业模式裂变的影响,以及资源编排和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身份变革通过审视企业市场定位、指导成员行为活动、打破组织惯性和提高问题处理能力等途径推动商业模式裂变;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组织身份变革促使不同的部门或成员进行资源共享和协作,能够有效增强企业资源编排,进而对商业模式裂变产生积极影响;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编排应用内外部资源和预测市场变化的难度,因而会弱化资源编排与商业模式裂变的正相关性,并弱化组织身份变革通过资源编排影响商业模式裂变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拼凑理论,建立了社会网络、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探究了社会网络对资源拼凑行为的激发效应以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164家成立时间在8年内的新创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创企业社会网络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均对其资源拼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资源拼凑在社会网络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丰富的社会网络关系可以激发新创企业的资源拼凑行为,对现有资源重构和整合的拼凑行为会促进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创企业往往面临资源困境,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裂变创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业形式,其资源获取途径和价值实现路径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提升新创企业成功率。本文基于竞合战略和资源行动双重理论,聚焦裂变企业与母体企业的紧密嵌入关系,深入探究裂变创业的价值创造机制。本文通过对源自“海尔系”与“蒙牛系”的四家裂变企业进行细致剖析,发现裂变企业通过策略性实施依附式竞合战略、联盟式竞合战略以及共生式竞合战略,逐步采取内向型资源拼凑、外向型资源编排以及生态型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方案,可以成功实现各类资源的跨组织流动,最终促成裂变企业的价值捕获与母体企业的价值增值。研究结论揭示了“竞合战略驱动下裂变创业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阐释了竞合战略驱动裂变创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论证了裂变创业通过资源行动实现裂变企业和母体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为裂变企业高效借力母体资源以及母体企业转变员工创业观念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价值链构建逐步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国内各类企业已涉足养老地产,但其商业模式仍然停留在一个模糊阶段。从产业价值链资源组合的新角度出发,探析养老地产商业模式创新动因、创新路径,并聚焦产业价值链的关键增值环节,构建出养老地产纵向一体化与价值链资源整合商业模式。高效整合好养老产业价值链上下游资源,才能保证养老地产商业模式的可持续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5省236家新创企业的调研数据,从利益相关者的制度逻辑入手,分析了风险投资者和政府机构对新创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往期绩效和利益相关者介入新创企业发展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取利用式创新,而获得政府机构资金扶持的新创企业倾向于探索式创新;(2)新创企业往期绩效越好,其在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后采取利用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小,而在获得政府机构资金扶持后采取探索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风险投资机构介入新创企业发展的时间越长,新创企业采取利用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大,而政府机构介入新创企业发展的时间越长,新创企业采取探索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新创企业经常因为资源枯竭而被迫终止.近年来,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被认为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那么,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资源获取,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呢?虽然现有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但仍然缺乏中国情景的实证检验.基于112家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新创企业强联系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其运营性资源获取,而对其知识资源获取没有影响;新创企业弱联系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其知识资源获取,而对其运营性资源获取没有影响;新创企业知识资源获取来源于其探索式学习而非利用式学习;运营性资源获取和知识资源获取均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但后者的影响程度略强于前者.研究结论为新创企业通过发展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策略获取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战略联盟研究忽略新创企业这一有新生活力的组织形式,或是新创企业研究缺乏联盟战略思维及行动,都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战略联盟是新创企业克服新生弱性、应对市场竞争与制度空缺并存的新兴经济环境、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策略,而战略联盟对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作用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197家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对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组织合法性”之间关系的讨论中,以中国情境下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战略联盟不直接作用于组织合法性,而是以组织学习方式影响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获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创企业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增强了企业因实施战略联盟而获得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机会,促进企业提升自身合法性水平;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两类组织学习方式与新创企业战略联盟形式的匹配关系对新创企业获取合法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价值创新的企业商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  曲晓飞 《技术经济》2010,29(11):37-40
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价值创新思想对商业模式的概念和实质进行了结构化的界定,提出了由战略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组成的商业模式层次结构模型,指出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应将如何在所处的价值网络中发现、创造、获取和分配价值作为设计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15.
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态势迅猛,传统渐进式国际化理论很难对其进行解释。本文提出新创企业国际化突破了逐步积累国际化资源和能力的模式,以创新的方法快速获取海外资源和市场,最终实现国际化经营目标。创新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包括企业战略选择、企业社会化网络及组织学习过程。根据国际化目标的不同,创新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市场获取型、资源获取型和竞争优势获取型。  相似文献   

16.
葛晶 《经济纵横》2023,(4):69-78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企业层面主要靠加大研发强度来实现,较高水平的研发强度是高科技新创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构建了“研发—网络—绩效”分析模型,使用518份高科技新创企业问卷作为样本,对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网络关系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发强度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其可通过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创新一致性在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通过网络中心度与网络密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高科技新创企业应在研发团队建设和研发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为构建网络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尽可能与网络声誉较高、稳定性好的企业或组织建立网络关系,以弥补新创企业“产业融合度低”等不足。在研发实践中,应紧密围绕一致性创新管理机制,在合作伙伴间实现创新活动的目标一致、战略一致、专业技能一致、认知一致和文化理念一致,保证高科技新创企业有效开发网络资源和机会,推动企业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7.
好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企业与业务伙伴多方共赢。商业模式由顾客价值、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过程四要素构成;本研究基于文献与案例提出维持性要素创新、破坏性要素创新、维持性价值链创新、破坏性价值链创新四类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另外,企业唯有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正确的路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竞争力,保持持续盈利。  相似文献   

18.
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商业转化,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二元创新—企业绩效"的细分变量研究模型,对256家中国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开发性创新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过程机理及路径范式,揭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在创新联合体形成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即发挥数据赋能的驱动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联合体跨界战略网络协同、跨界组织网络协同、跨界资源网络协同、跨界制度网络协同,形成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实现产品功能、生产制造及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凝练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路径范式:“智能制造核心企业—传统龙头集群企业—超级消费者”交互赋能。结论可拓展数字创新理论及价值共创理论,为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为智能汽车领域创新联合体建设及颠覆式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愈发成为企业以自主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制度保障,尤其对外部资源约束下“小而弱”的新创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业导向与社会责任双重视角,以2014—2018年404家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并验证创业导向、社会责任在“制度—行为—绩效”链条中的转换机制及作用过程,揭示宏观制度因素对微观企业主体的双重中介机制,完善基于新创企业情境化的研究模式,为资源约束下新创企业战略发展研究提供更加辩证的实践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