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一个引入房地产和居民抵押贷款约束的异质性个体世代交替模型中,加入消费税、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以匹配中国的现实税制结构,并依据中国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在此基础上引入房地产税,研究房地产税的税率和免征额调整以及从消费税向房地产税的税制结构转换对宏观经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普遍征收房地产税对消费同时存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最终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总产出则随着房地产税率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而房地产和总财富分配差距则随着房地产税率的提高而扩大。第二,合理的免征额设置是实现房地产税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功能的关键。第三,在合理设置免征额基础上,实行税制结构转换可以更好地发挥房地产税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消费。本文实现了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同时研究房地产税的宏观经济与分配效应,有效解决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静态模拟所存在的动态不一致问题,为房地产税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税制设计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现有研究以分析其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为主,关于人工智能对财富分配从而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相关研究尚有欠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连续时间异质性个体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人工智能对生产技术的影响看作一揽子偏向性技术进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财富分配的影响。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表现有所不同,短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提高经济中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而长期中其财富分配效应则取决于人工智能对不同类型技术进步的促进程度。核心机制在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多样性在短期和长期中对资本回报率产生不同影响,短期中各类技术进步总是会提高资本回报率,而在长期,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出现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我国如何在应用人工智能促进增长的同时预防不平等程度扩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中的财富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并购的本质是对企业产权的交易,有效的资本市场会以股价的变化反映市场对每一并购事件的频预期,财富效应是对并购引致的交易方总体价值的反映,包括财富创造效应和财富分配效应,市场机制下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富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的交易方式,支付手段上 的差异同样会对财富效应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并购的根本机理亦将在财富的创造与分配中显现。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需要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贡献的大小。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收入分配,还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作为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传统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是一个价值分割的问题。这种认识无法对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为 ,按照“价值创造一元论” ,在价值创造中除劳动要素之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 ;如果运用“价值创造多元论”加以解释 ,又会落入马克思曾经批判的“庸俗共创论”。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收入分配的本质 ,确认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及其支配权的分配 ,财富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 ,各要素按贡献共同参与财富分配 ,才能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认清西方供给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区别.西方供给学派基于要素价值论的分析混淆了价值与财富的区别,不仅忽视了价值的流通与实现、忽视了价值分配对生产的经济效应,而且割裂了需求与供给的辩证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将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不仅关注价值的生产和流通,更关注价值的分配,从而能更有力地解释和正确引导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一部分人快速富裕起来,拥有了较多的财富.少数人所积累的财富总额超过了多数人的财富,造成了财富分配和占有上的不均,导致分配不公现象的产生,这势.必对生产效率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和损害.本文简要论述之,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释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基础上,依据消费函数理论模型及我国股市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检验了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目前存在弱财富效应,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相对于收入指标而言,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消费的影响仍较小。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规模仍偏小,股市价值的持续波动趋势不稳定影响市场预期,以及投资者收益结构分配不合理等。据此,从扩大股市规模、完善证券市场制度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平  燕洪  冯懿男 《经济评论》2023,(3):117-132
尽管房地产税的税基是住房财富,但学界关于中国房地产税对财富分布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的量化测算并不多见。本文基于财富结构分层和不同的税制要素对房地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财富水平较低的家庭房产财富占比相对更高,如果政府开征房地产税且不将其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则房地产税对财富分布会有一定的逆向调节作用,反而使得财富不平等程度上升。如果政府将房地产税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在无减免的税制设计下,则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会下降5%-10%。房地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不是来自收税环节,而主要来源于其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本化效应,因此,减免越多,其财富再分配效应越弱。本文结论佐证了房地产税在实现价值捕获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强调房地产税财富再分配效应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量其削弱受益税属性的潜在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一、收入增长的要素 首先要弄清收入和财富两个重要概念.收入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全部进账和现金收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收入和财富都是劳动所创造,但是劳动创造价值却离不开一定的生产资料.在财产私有的条件下,拥有资本的人必然要求分配劳动成果.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割为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资本收入).财富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的货币净值,家庭财富包括有形资产(如房地产等)和金融资产,如果有负债还要减去总负债.财富=总资产-总负债.财富是一个存量,而收入是单位时间中的流量.收入是流动的财富,财富是收入的积累又反过来产出收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存在收入分配效应,金融发展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就业效应"和"财富集聚效益"机制,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如何利用金融发展作用于收入分配的机制,以减少金融发展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分配和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双重转轨时期的分配和消费关系。收入的不稳定,分配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了消费倾向,而消费倾向与宏观经济波动密不可分,边际消费倾向直接决定着积极财政的乘数效应。从收入分配入手才能解决消费问题。重振内需,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汇率变动具有收入分配效应,人民币汇率升值将给我国的收入分配带来重大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整体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总量与结构、国际资本流入的总量与分布的影响、汇率变动的财富效应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汇率变动对收入分配效应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条件,结合我国独特的出口产业布局集中、地域广阔、人口流动大、收入分配格局形势严峻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尽管随着产业升级,土地作为基础财富其原始积累开始向隐性转化,但这只能说明劳动在价值(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不能否定土地作为生产资料链条的支撑特性。从这个角度出发,资本(货币)只能是一种被积累起来的人类劳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使得产业转化成为可能,从而产生积聚效应和垄断租金。所以,无论是何种所有权形式,它们无非是通过不同的效率对价值(财富)进行重新配置。而从个体的意义上,对价值(财富)的二次分配则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必须把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分开。从价值创造说,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十分荒谬;但从价值分配角度看问题,这一公式又隐含着市场经济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前人所不曾面对过的新情况,必须实现我国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6.
各国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通用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运用财政政策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具有局限性,学者们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对于解决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和效应。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效应的文献,发现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效应主要有四种:财富变动效应、金融市场效应、资本形成效应、就业效应。这些效应相互作用,并通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总产出来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7.
房价收入比与家庭消费——基于房产财富效应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兴强  杨锐锋 《经济研究》2019,54(12):102-117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数据,基于调查数据构建和计算城市房价收入比,分析房价收入比对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房价收入比对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拥有大小产权房和不同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高时家庭消费水平也相应较高,但房价收入比高却显著降低了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弹性;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效应受房价收入比高的弱化影响更小,拥有大产权比小产权房更能抵御房价收入比高对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弱化影响,高收入家庭的抵御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互联网和服务经济的特点,分析了互补性资产的内涵和概念边界,并将之划分为3类——生产类、销售类和服务类。根据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特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3类互补性资产对创新获利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速度、用户体验、壁垒构筑是互联网时代互补性资产对创新获利的主要影响,而价值创造、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是互补性资产影响创新获利的主要环节。最后,对当前中国企业如何通过互补性资产增强创新获利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雁 《经济论坛》2003,(16):28-29
一、收入增长的要素首先要弄清收入和财富两个重要概念。收入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全部进账和现金收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收入和财富都是劳动所创造,但是劳动创造价值却离不开一定的生产资料。在财产私有的条件下,拥有资本的人必然要求分配劳动成果。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割为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资本收入)。财富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的货币净值,家庭财富包括有形资产(如房地产等)和金融资产,如果有负债还要减去总负债。财富=总资产-总负债。财富是一个存量,而收入是单位时间中的流量。收入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骆祚炎 《当代财经》2004,(7):10-13,27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