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贺智慧 《经济师》2023,(8):150-151
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当然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者理应是高职教师。然而,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文章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首先,在思想理念上确立培育工匠精神的根本地位;其次,在实践管理上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最后,在师资培养上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核心驱动力。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程度以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现状,剖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困境及产生原因,通过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明确校园网络媒体的功能定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校本特色文化和专业特色文化进课堂;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以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引领文化活动开展;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构建校企双赢的合作制度体系四方面优化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为后期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模式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2,(1)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轻视职业素养培养,忽视工匠精神培育的现象。文章针对这一突出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探求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内在契合关系,探索以学校营造环境,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主体践行相结合的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高职学生在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工匠的环境中成长,在教师以身示范,指导引领下成才,在学生自觉践行,精湛技能过程中成匠,以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诉求,达到培育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殷艳 《经济师》2022,(5):168-169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包括了勤奋刻苦的思想境界,也包括了细心钻研的创新精神;既有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也有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应具备的精神,在此精神的视角下渗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22,(1)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形成的伟大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牢牢记住建党之初的愿望和誓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这个愿望和誓言抛头颅洒热血,始终践行着这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继承并弘扬红船精神,做一个创新型人才,在奋斗中不断成长,在任何时候都要甘愿为祖国而奉献的时代新人,要时刻铭记红船精神,不忘革命先辈的初心,为了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高职院校把工作重心从外延建设转到内涵建设、文化建设的今天,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站在运用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的角度,就如何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高职校的性质、高职生自身特点等多种因素决定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必须区域化,与区域经济特色相适应。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强化乡土教育教学,重构培养体系,政府、社会、学校联动,共同组建高职生创业平台,开设适合区域经济特点的新研究、新专业、新培训。  相似文献   

8.
侯玉  刘焕明 《江南论坛》2021,(12):54-55
将党史学习教育实时融入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思政课, 既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也能在广大青年学子心中传承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奋斗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在实际教学中,因党史内容的丰富性、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 这一融入过程并不是十分顺畅,出现碎片化、填入式特点.这就需要多主体、多层级和多要素有效配合、协同推进,从关键点、核心点、切入点等方面整体考虑,抓住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着力点,以提高融入思政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蔡青 《经济师》2022,(5):179-180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推进,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工作的培育与发展是高职“双高”院校建设的关键任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高职“双高”院校质量发展之所需。当前存在高职院校团组织引领力弱化、团组织工作方式僵化、团组织工作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困境,高职院校共青团应完善全方位组织体系和积极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革的工作体系以支持高水平专业群班级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0,(2)
职业素养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关键,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培养就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以及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它旨在培养高职生的道德、创新、合作与专业素养。当然,针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还应当精神教育渗透切入,文章探讨了告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着重探究了思想政治视域下告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许震 《时代经贸》2010,(18):76-77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剖析南京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阐释了现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破解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谷新辉 《经济与管理》2005,19(10):93-95
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决定企业绩效和其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中国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更显重要,它是解决当前国有企业的种种困境的一个现实的切入点。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就须从国企的委托-代理关系着手,通过各种举措实现企业家的创新绩效最大化,从而诱至其创新行为,实现国有企业的效用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经纬新议     
一、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巨大感召力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与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是推动民族的发展进步,都需要这样一种刚强、奋斗、崇高、美好的精神。必须把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精神继承下去。当前,我们面对着新的复杂因素和新的严峻挑战:多种事件接连发生,多种矛盾相互制约,多种因素难以预料;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社会风险、敌对势力干  相似文献   

15.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剖析南京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阐释了现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破解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徽商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当代青年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文章探讨了徽商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从商业道德、处事哲学两方面对徽商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徽商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并提出了以徽商文化精神培育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产学研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要求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还暂时处于弱势.这主要表现在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人才群体还不够壮大,真正具有实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还比较缺乏,相当多的高职人才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还比较差,特别是在我们的高职生中,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开拓力、实践力和应变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的差距.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能较好处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关系.使高职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胜任高技术、高智力的职业岗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在思政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及时代价值入手,运用资料法和实证深刻分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意义,通过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教育阵地的作用;融入校园文化,营造工匠文化的良好氛围;融入校企合作,创造学生实践的新机制等方法,切实把工匠精神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及高职生的特点决定了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及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高职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定位对于高职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意义、准备工作以及就业定位的概念、阶段及意义进行了分析,着重从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正确就业定位的作用、高职生就业心态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角度对二者的衔接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高职学院为例提出了应对严峻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定位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