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不能满足电力业务深化应用的需求.亟需开展低压精品台区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低压精品台区管理系统是一款应用于电力企业的低压台区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台区物理拓扑识别、线损精益化管理、设备故障实时上报等功能,有力支撑电力企业低压台区的精益化管理,打造服务优质的数字化精品台区.  相似文献   

2.
谷战垒  王军  韩林峰  谭赣江 《价值工程》2021,40(26):182-184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断路器只具有保护、告警、控制等功能,不能满足在用户侧的电能表失准分析、台区侧的线损分析、线路侧的故障精准定位等电力新业务的应用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断路器是一款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低压电器设备,该设备具有物联网通信、电能表失准分析、台区线损分析等功能,有力支撑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谷战垒  王军  韩林峰  谭赣江 《价值工程》2021,40(26):182-184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断路器只具有保护、告警、控制等功能,不能满足在用户侧的电能表失准分析、台区侧的线损分析、线路侧的故障精准定位等电力新业务的应用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断路器是一款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低压电器设备,该设备具有物联网通信、电能表失准分析、台区线损分析等功能,有力支撑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谷战垒  王军  韩林峰  谭赣江 《价值工程》2021,40(26):182-184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断路器只具有保护、告警、控制等功能,不能满足在用户侧的电能表失准分析、台区侧的线损分析、线路侧的故障精准定位等电力新业务的应用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断路器是一款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低压电器设备,该设备具有物联网通信、电能表失准分析、台区线损分析等功能,有力支撑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吴朝阳 《科技与企业》2014,(2):95-95,97
低压台区作为电网的基础单元,进行符合智能电网建设方向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数据源和基础应用层。贺兰配电自动化项目一期建设已结束。目前还未实现对配变的监测,无法实时了解配变的运行参数,无法在线监测线损,完成消除谐波、调节电能质量等功能。文中初步探讨了贺兰智能台区建设思路、目标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苏容 《国企管理》2021,(23):44-47
在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新动能的当下,如何融入数字经济,成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状态全息感知、业务线上流转、数字全景管控、智能辅助决策"的数字化班组,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实现"技术+管理"双轮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推动着甘肃电网迈向了"更加智慧、更加泛在、更加友好"的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为诸多行业的管理和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与电力物资配送的融合应用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和电力物资配送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配送中的应用,包括物资追踪与监控、自动化仓储管理、智能调度等方面,接着,详细介绍了物联网与电力物资配送融合应用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物联网与电力物资配送工作的融合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管理方式,物联网技术已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本文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建立智能环卫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对创新环卫管理手段、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靠大规模的应用。形成期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显示,物联网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收益、感知成本、兼容性、便利条件以及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四条建议:大力降低信息资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感知成本,提升感知收益;培养懂物联网技术、管理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物联网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的融合是智能电网在现阶段发展过程当中的主流方向之一。以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干预,在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质量方面意义突出。文章在对智能电网体系架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变电站状态检修以及线路动态评分这两个实际案例,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中的应用要点,望引起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