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纺织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创造了辉煌业绩后,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和衰退。上海纺织产业曾是一个创汇大户和高积累的主体工业,80年代以后,产业优势逐渐丧失,被称为“夕阳产业”。然而这一产业是不是已经走向衰亡?大上海还该不该有纺织业的立锥之地?为什么有些发达国家的纺织业依然生机勃勃?作为一个产业来说,其发展历程是  相似文献   

2.
记者问:去年麻纺经济运行情况怎样?请您介绍一下。 张世平答:2002年中国麻纺织业经济稳定增长。根据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的统计调查和国家海关统计数据,麻纺织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产销量、进出口贸易状况等明显好于去年。 2002年麻纺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69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苎麻纺织37.88亿元,同比增长5.13%,亚麻纺织34.58亿元,同比增加5.56%,黄麻纺织3.36亿元,同比减少12.04%,大麻纺织0.88亿元,同比减少3.33%。 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78.19亿元,同比增长8.19%,其中苎麻纺织42.55亿元,同比增长7.11%,亚麻纺织业32.15亿元,同比增长10.34%,黄麻纺织2.61  相似文献   

3.
《纺织服装周刊》:众所周知,意大利纺织服装业是世界纺织服装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极为关注意大利纺织业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哪些影响?如何平稳度过2009年? 赖世平:2008年1-6月,意大利纺织业依靠前几年的成功经验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国际纺织     
据巴西纺织业同业公会资讯,在巴西市场开放后,其纺织业因科技落后及大批外国纺织品的涌入,曾使许多纺织厂倒闭,大批员工陷入失业的困境。为扭转纺织业的不利局面,巴西纺织同业公会(ABIT)多方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巴西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努力增加不织布生产、不断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亦为巴西纺织业努力进取的策略之一。据悉,巴西纺织业年出口值大约为14亿美元左右,而1999年,巴西不织布的出口额为2500万美元,2000年为2200万美元,分别占其年纺织额的17.8%和15.7%。尽管2000年不织布的出口额比上年下降了12%,但生产和贸易量有所增加,当年不织布出口量达1035万公斤,较1999年的990万公斤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市长宁区西部,一座被称为中国纺织第一园的上海虹桥东华纺织服饰科技园正悄然崛起。关于这一园区的定位、建设的目的与意义,请听专家评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东华大学创建的这座科技园,对促进中国纺织业的技术升级,提高它的附加值,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纺织业的整体升级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上海虹桥东华纺织服饰科技园有企业的集聚、产品的设计、贸易的交易、信息的平台,它的运行,将为上海服装服饰都市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上海虹桥东华纺织服饰科技园最初的创意运作者,虹口区副区长华东平:“我觉得,这个项目最精彩的一笔,就是中国的纺织企业第一次在一个地方实现了优势集聚。它的直接和长远意义,还在于为上海今后的纺织业奠定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5日,当中国和美国签署了期盼已久的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定后,上海股票市场上很多上市纺织公司的股票价格有了大幅度的上扬。股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纺织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业将是主要的受益产业。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纺织产品在国内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纺织业,三年内限产压锭1000万,1999年纺织突破口任务是:累计完成压缩淘汰950万棉纺锭,下岗分流110万人,比1998年减亏30亿元。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纺织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在亏损或潜亏中运行。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开工不足,限产和半停产是近些年纺织行业常见的一道风景。出口纺织品附加值低,摆脱不了国际贸易中“加工基地”的卑微地位。在国内外纺织市场的严峻形势下,纺织产品如何升级换代?纺织业如何走出徘徊不前的低谷?纺织业的突破口在哪里?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和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中国纺织业的摇篮,为中国纺织的兴起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上海的纺织在调整中有些落伍。但是,在昔日的纺织大军中,出现了一个亮点,在大上海的纺织中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企业,就是上海日舒棉纺织厂。 这个仅仅拥有45000枚纱锭、全厂780人的中型企业,从1995年到现在,固定资产总额增长2.4倍;年利润总额增长3.2倍;资产总量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膨胀,显示了企业雄厚的发展后劲和勃勃生机,领导这个企业的是厂长李恩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2004,(10):33-33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市场将全面取消进口配额限制,中国纺织业将走进"无配额时代".配额取消对中国纺织业影响几何?研究人士认为,纺织出口将迎来新一轮高增长期,但同时将面临贸易壁垒和其他竞争压力,且出口价格下调空间不大,民营纺织企业将在配额取消后的出口大战中唱主角.  相似文献   

10.
王建发 《中国纺织》2001,(12):44-45
在新世纪跨越发展的历史高 度,把握“战略进攻”的特点,构筑面向新世纪、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上海纺织创业文化,塑造上海纺织都市产业的崭新形象,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抓住面向新世纪上海纺织以战略进攻实现由都市型纺织替代传统纺织业的契机,以弘扬“搏击经纬,创造卓越”的上海纺织企业精神为主旋律,以塑造纺织新形象为重点,以营造学习型组织为平台,深化和拓展上海纺织创业文化内涵,初步完善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精神境界等方面独具上海纺织产业特性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国际国内新的竞争态势的上海…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国际经济形势风起云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频出,中国纺织业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如何化危为机,是纺织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国外纺织"走进来",还是国内纺织"走出去",究竟什么才是纺织业的立足之本?1月10日,"中纺圆桌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召开,政府官员,业内精英以及知名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为中国的纺织业把脉,期待展开一部中国纺织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日,世界纺织服装贸易将迎来配额全部取消的新纪元。配额制度的结束,注定要改变每年拥有4000亿美元贸易额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格局,作为全球最大纺织生产和贸易大国的中国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取消配额后世界纺织服装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国际竞争的焦点到底在哪里?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纺织工业将以怎样的行动去迎接这一新的起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百忙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特别指出,中国纺织产业应对后配额时期的必然选择是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的9000元/吨起,国内棉花价格一路上涨,今年3月攀升至11000元/吨,5月再接再厉,达到15000元/吨。10月份上中旬,国内棉价呈现跳跃式加速上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0月份均值达到17020元,较9月上涨3504元,一月之间涨幅达到25.92%,直到现在,棉价总在高价位震荡。 棉花价格是影响纺织业形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棉价的变化强力冲击了纺织业上市公司。在沪深股市上,仅纺织板块的上市公司就有83家,再加上相关的化工类上市公司,与棉花关联的上市公司超过100家。  相似文献   

14.
姜晓烽 《中国纺织》2006,(7):98-101
产业转移热潮涌动 2006年3月6日,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论证,中国纺织龙头企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大丰市政府签订了《大丰市上海纺织产业园区合作协议书》,规划显示,该项目总投资207亿元,总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据称,这是上海纺织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产业转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纺织服装周刊》2013,(13):19-20
纺织业是绍兴县的"母亲产业",更是支柱产业。纺织业在绍兴县工业经济总量中占据着63%左右的比重。纺织业对于绍兴县经济发展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看一组数据。目前,绍兴县共有纺织企业近9000家,年产各类化纤原料305万吨、印染布190亿米,各自占全国产量的1/10和1/3。与此同时,绍兴县拥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的7个纺织特色名镇,是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绍兴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首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纺织服装行业并未能经历以往每年假日消费的"旺季"景象.春节黄金周期间,服装消费同比增速明显下滑达两至三成,机构普遍认为,这显示服装零售端疲软趋势仍未有明显改善. 春节过后开市的一周,沪深两市受政策面消息影响经历了较大起伏,周内沪深300上涨1.04%,纺织服装板块整体上涨2.60%,跑赢大盘,涨幅居中.其中,纺织制造板块上涨2.33%,服装家纺板块上涨2.84%.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87只纺织服装个股中,39只在节后开市的第一周内实现区间上涨,涨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ST远东、宜科科技、梦洁家纺,涨幅分别为15.17%、14.71%及14.45%.而截至2月22日,纺织服装板块2012年报预测上涨的企业有53家,预测净利润增长率前三位的是江苏阳光、ST欣龙、山东如意.而预测涨幅居前还有华茂股份、宜科科技、浪莎股份及探路者等.  相似文献   

17.
日前,记者来到闻名中外的“丝绸之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印染名城”山东昌邑采访,所见所闻,感到在这15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涌动着纺织业迅猛发展的热潮。按习惯,不到正月十五人们都算在家过年,然而这里的纺织企业机器轰鸣,企业的老板也都忙碌于客户间和车间内。 去年,在昌邑市统计报表中,纺织工业完成产值108亿元,销售收入102亿元,实现利税8.6亿元,分别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0%、65%和68%。那么,对纺织的发展、纺织的未来,做为市里主管的领导有什么高见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昌邑市常务副市长陈甲才。 记者:做为“中国印染名城”,昌邑的纺织如何发展呢?市里有什么打算?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纺织业面临内外多重困境,纺织业已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回顾过去的一年,作为市场晴雨表和行业风向标的纺织指数,在勾勒行情阴晴变化,度量经济强弱方面发挥了怎样的效能?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提升监测预警、市场管理、市场信息服务功能,使指数更加贴近市场、更好服务于市场?值此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发布五周年之际,开展了本次市场行情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纺织业不论在台湾还是大陆都有悠久的历史,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海峡两岸的纺织业也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随着历届海峡两岸纺织业发展研讨会的召开,"合作"与"共赢"却逐渐成为两岸纺织业发展的主题,您怎么看待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20.
, 《纺织服装周刊》2012,(31):28-29
在这个倡导无染、倡导绿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年代,无染纺织技术也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应运而生。无染纺织技术到底好在哪里?市场前景怎样?为了推动其发展、实现行业上下游共赢的绿色无染纺织联盟能给行业带来什么?企业又应该怎样做?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应用无染纺织技术的代表企业,希望他们可以为无染纺织业的发展道出一些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