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国家著名风景区五老峰坐落在永济市东南中条山深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景区内浓厚的道教文化、茶坊文化韵味给五老峰增添了无限的文化魅力,作为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峰满山遍野的原生态绿又给了都市人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位于山西省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北武当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集“雄、奇、险、秀”于一体,1994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山体由整体花岗岩组成,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化浸蚀,造成今日之岩石裸露,主峰突起,巍峨挺拔,四周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如神工鬼斧削壁,其自然景观奇峻秀丽。 与SARS叫板 落实国务院和省旅游局的有关文件,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于4月26日关闭了景区,同时成立了“非典”防控小组,设有专员对景区进行统一管理。景区制定了详尽的防“非典”的实施办法,购买了预防“非典”的设备和药物,对员工及景  相似文献   

3.
恒山,五岳名山之北岳,是历代王朝祭祀天地、祈祷国泰民安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自古即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和重要的道教发祥地,是中华锦绣山河的杰出代表。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气候凉爽、民俗独特,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誉。四千年  相似文献   

4.
冰雪文化的产生背景“文化”一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周礼正义》卷三云:“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文化”一词见于中国典籍的开始。所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观”,实即《周易》中的“观光”之“观”。《周易·观卦》云:“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国之光,尚宾也”,这里的观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旅游。东邻日本因  相似文献   

5.
凤凰 《旅游时代》2013,(1):68-71
集大成的武侠之作,必然有超神秘的膜拜圣地被武侠迷们追捧,这就是传统武侠文化的魅力。那么,在诸多武侠小说中,都有哪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的武林圣地呢?华山之颠奇险天下第一山功夫指数★★★神秘指数★★★★做为五岳之一,华山以险峻著称,占白虎之位,贯西岳之名。壁立千仞之间,群峰挺秀,自古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此也将其雄姿进一步神秘化。之所以做为天下武林正宗之一,华山论剑的典故谁人不晓?人说攀华山是勇者的游戏,而做为"武侠"精神的衷情者,不走一遍令狐冲思过崖的故道,又有谁能承认呢!  相似文献   

6.
《山西旅游》2002,(5):1-1
今年是中国成功入世的第一年,也是“十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实施“1311”工程以来成绩喜人的一年。三晋大地捷报频传、好戏连台。晋北宗教古建文化游、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游、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焕发出新的生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方兴未艾;旅行社业市场前景看好;星级酒店群星璀灿;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山西旅游正以新的形象、新的姿态走出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绵延起伏的八百里太行山脉中,有一座集北国雄奇与江南秀色于一体的“中国赵氏孤儿藏匿地”、“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它位于山西省盂县城北18公里处,东临石家庄,西靠太原市,南望娘子关瀑布,北倚佛教圣地五台山和红色圣地西柏坡。  相似文献   

8.
南方长城与"长城文化之旅"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亚力 《旅游学刊》2003,18(3):53-57
中国南方长城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苗疆边墙不论在修筑的时间还是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北方长城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它经过我国湿润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从而使长城作为历史上中国特定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功能界线,这一特有的文化背景,在更小的区域内得到了清晰的体现。由于南方长城的存在,凤凰的文化景观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三大区:民族文化分界区、民族文化分离区和民族文化联合区,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都是凤凰旅游的重要引力源。本文在挖掘长城文化内涵,诠注凤凰三大文化景观区之间成因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以长城文化为旅游主题,以“中国南方长城之旅”为旅游形象,以南方长城和民族文化分合为景观整合的线索,打造中国长城文化旅游精品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种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无不彰显个性文化特色“中国四大名楼”、“中国五岳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中国三大石窟”等,均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某些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的一种优化整合,蕴藏着深厚伟大的文化内涵。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中华民族历史宝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旅游时代》2015,(3):28-29
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由皇城相府、九女仙湖、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区组成。5A级景区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帝师陈廷敬的故居,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是一座极为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古城堡建筑群,融官宅民居、军事防御、中西文化于一身,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到皇城相府旅游,可感受300多年前的  相似文献   

11.
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刘晓春 《旅游学刊》2002,17(1):73-76
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民俗旅游的兴盛,既是“本土现代性”的表现,也是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民俗文化旅游继续着现代性话语对于民间、边缘文化的霸权性质。  相似文献   

12.
何谓酒道?酒道乃饮酒的门道,是对酒的品鉴之道,是对整个饮酒过程的典雅之举。酒道,它包括对酒品的选择,酒具的选用,饮酒场景的挑选,赏酒、饮酒、下酒菜等程序,以及融合在所有程序中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含义。古时对饮酒之道十分讲究,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酒道的高雅和粗俗与饮酒者的修养和文化层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酒道的核心是品酒论文化。不同的人格修养必定产生不同的酒道形式和不同的饮酒过程。鉴赏、品尝、写诗、作画是  相似文献   

13.
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张军 《旅游学刊》2005,20(5):38-42
在关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中,专家、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本真性的认知并不全是相同的:专家关注的是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的保存,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点及面的过程;当地居民更关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生活的改变;游客关注的是旅游经历的真实感受。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是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全面解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之道。  相似文献   

14.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尹振华 《旅游学刊》2004,19(5):40-44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我国旅游者消费理念已相对成熟.预示了巨大商机.探索我国都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西旅游》2005,(4):23-23
“煤海之都”大同,是我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我国北方名的旅游胜地。大同煤矿集团发挥资源优势和大企业优势,开发并推出了亚洲唯一,全国独有的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的“井下探秘游”。  相似文献   

16.
含山,中国蚕丝文化发祥地,有“蚕花圣地”之胜誉,地处浙北三大水乡古镇——乌镇、南浔、新市三镇的交界处,因依大运河而立,孤峰兀峙,状如巨螯,螯有含物之意而得名。就在这一高不足百米小山上,诞生了中国的丝绸和毛笔这两样灿烂的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潮”兴起和国货复兴已成为最重要的消费潮流之一。文章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国潮”,研究文旅融合中的“国潮”现状,发现“国潮”的兴起促进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创新,使大众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目前,“国潮”产品还存在文化融合创新程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建设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旅游的产品开发、价格制定、多渠道运营、宣传推广四方面探讨“国潮”的文旅融合之道,以促进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养生旅游无论是在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中,还是在学术研究关注的领域中,都已成为热点,而亟待大家深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在这之中,道教养生旅游可谓首当其冲.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可以说道教养生旅游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养生旅游,无论是从发生时间上,还是从哲学背景方面,或是理论运用角度,以及实践操作层面,道教养生旅游都以其丰富的、系统的养生文化与技术体系,奠定了其在养生旅游范畴中的重要地位,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游览祁县明清一条街——领略晋商古老字号 祁县古城,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距今有1500多年。作为“县”,祁县已有2518年漫长历史了。1994年元月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时,孕育了晋商之劲旅——祁县商帮,他们以古城为大本营。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称雄中国商界500年。  相似文献   

20.
城隍庙属道教宫观,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宗教建筑的城隍庙,包涵有丰富的道教思想,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等等。城隍庙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不仅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宝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有不少城市的城隍庙,已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个古老城市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