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9月25日,当G20会融峰会正在美国匹兹馒举行的时候,部分国际金融学者聚集外交学院,讨论了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中国如何应对的话题.虽然随后发布的G20金融峰会公报和后来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对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提高新兴国家在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投票权和发言权等作出了承诺,但应当看到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不完善的银行体系成为危机发生的突破口 在国际金融理论界,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三种具有较大影响的观点:宏观经济基础论、金融恐慌论和金融体系脆弱论。这些观点都表示金融危机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是多重因素蓄积和作用的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导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银行体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深受其害的东亚各国认识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除了有国家自身存在的经济和金融脆弱性的内因外,还存在着现行国际金融体制缺陷的外因:一方面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一直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汇率机制,受经济实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宏观监测指标体系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努力地寻求各种途径,强化金融监管和完善货币体系。实践证明,一个国家金融风险的监测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一套正确反映金融体系健康与稳定程度的指标体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倡导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倡导下,许多国家已经在构建自身的防御体系。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金融宏观监测指标体系,其做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不完善的银行体系成为危机发生的突破口在国际金融理论界,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三种具有较大影响的观点:宏观经济基础论、金融恐慌论和金融体系脆弱论。这些观点都表示金融危机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是多重因素蓄积和作用的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导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银行体制的缺陷。尽  相似文献   

6.
高洁 《中国金融》2006,(6):52-53
1997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曾提出支持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款,将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作为基金组织的工作目标之一。然而,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其改变了初衷并开始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世界银行在其1999年的年报中也指出:“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高风险,尤其是国际资本市场的缺陷日益严重,所以资本账户自由化必须谨慎、循序渐进地进行,必须权衡相关的收益和成本。”  相似文献   

7.
宋健  韩振磊 《金卡工程》2010,14(6):276-277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IMF作为强化国际金融系统,提高防止和解决危机效率部分的职能,已经同时运用了它的监督和技术辅助的手段来制定了在它职责领域内良好做法的标准和守则,从而更好地强化了金融部门。同时IMF在反洗黑钱和恐怖主义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努力都为危机的预防与解决打下了结石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IMF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夏季美国的金融危机恶化以来,人们却没怎么听到主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声音。这种情况与前些年亚洲危机、拉美危机、甚至俄罗斯危机时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反差。最近,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亚当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萨顿建议重建其他国际组织来监管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9.
益言 《中国金融》1999,(3):32-34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它不但影响到亚洲以外的新兴市场经济,而且已向作为世界经济支柱的欧美渗透。各国在应对现状的同时都在积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目前的基本共识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改革,以适应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等国际金融组织因未能及时预警和援助而饱受批评,要求改革国际金融组织的呼声不绝于耳.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华盛顿宣言>中承诺将"推进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以使其更充分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增强其合法性和有效性".改革涉及国际金融组织的资源补充、代表性改善和治理结构优化等方面,并强调在保证独立性的基础上,增强国际金融组织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与各国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之间的合作.经过近两年的反复磋商和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在2010年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1.
王盛恩 《福建金融》2009,(12):24-2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体系遭受巨大困难。货币(本币)互换作为加强地区金融合作的一种方式,成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使贸易伙伴间有效回避国际汇率风险和支付风险,推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因而,近期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之间的货币互换与本币互换得到发展。本文对货币(本币)互换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以及限制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的次级按揭危机最终演变成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陷入二次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国际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在政策设计和操作方面屡屡失误,暴露出国际金融体系弊端,国际社会普遍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重建国际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金融家》2009,(4):16-17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金融风险的防御能力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套正确反映金融体系健康与稳定的金融预警制度。如果说金融危机犹如火灾,金融风险犹如火灾隐患,那么,金融预警系统就是消防设备。亚洲金融风暴后国际金融组织在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已有三年多了。在这期间,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整改措施,对缓解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特别引人注目是韩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经济迅速恢复,成为“东亚地区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中第一个摆脱危机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语)”。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与短处充分显现出来,改变了过去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体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建立公正合理的、稳定有序的金融新秩序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根本目标。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这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崔莹 《新疆金融》2010,(5):82-89
<正>蔓延全球的经济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领域的诸多漏洞,突显了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国际监管协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危机爆发以来,改革国际金融组织的呼声不断高涨。2009年4月,金融稳定论坛(FSF)正式转型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员经济体扩大到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经合组织(OECD)、巴塞尔银行监  相似文献   

18.
陈育 《西南金融》2005,(4):11-12
1999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向亚太经合组织副手级会议介绍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建议中,最主要一项就是提高透明度,遵守国际标准,加强基金组织监督。该项建议对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包括数据公布通用系统、财政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货币与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等。透明度同时是WTO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成员方正式实施的有关或影响贸易(或服务)的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决定以及成员方政府或政府机构与另一成员方政府或政府机构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或服务)政策的协定等必须及时公布,以使各成员方及贸易商知悉。  相似文献   

19.
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荒谬之处。任何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抱有幻想的思维都是错误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其存在本身就是问题。所以,只有在联合国框架内,建立真正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组织,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制定贸易规则,组建执行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一样,都应该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呈现"逆全球化"抬头新趋势,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和国际信用机制已无法满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需要。中国可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引领区域金融治理,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具体而言,中国需要秉承促进金融合作、提高国际地位、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目标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从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三个方面落实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