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方萍 《黑河学刊》2010,(3):114-114
大学应当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纳入培养过程,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礼仪的教育。应该学会尊重别人,注意人际交往,在交往中切忌虚伪,这是相互信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郭际平  李燚 《改革与开放》2016,(10):105-106
礼仪作为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思想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因素.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交际生活的钥匙.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仪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明确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的普及,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加强对传统礼仪的传承意识,将传统礼仪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赵云洁 《魅力中国》2013,(34):177-177
人际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实现人际和谐的关键,人际和谐有利于大学生拓展人脉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实现长期稳定地就业。大学生人际和谐的培育策略主要有四点:坚守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加强礼仪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和魅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关心大学生身心成长;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  相似文献   

4.
部分大学生中的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身心健康、学习及就业.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提高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应将礼仪教育与社会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找准切入点;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在言行举止方面存在着各种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造成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礼仪教育应以贴近现实的角度改革礼仪相关课程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和国际的交流更加频繁,礼仪教育对于促进人际交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通过精选礼仪教育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礼仪素质;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等途径来加强中学生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7.
武建庭 《魅力中国》2013,(13):304-304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是基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明显失范,文明修养和礼仪意识令人担心。本文简要分析了针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霞 《发展》2011,(5):92-93
一、加强对人民警察礼仪培训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是人民警察礼仪的培训是警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所决定的。“警察礼仪”,是公安民警在各种场合所表现的风度、礼节、礼貌以及在处理各种人际交往和涉外活动中正确的言行举止。全面提高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必须对人民警察加强“警察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9.
礼仪在古今中外的人际交往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生存能力和社会的认可度,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将来学生迈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礼仪素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培养学生礼仪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三方面的解决途径:首先社会要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其次家庭和学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第三是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1.
毛鸾靓 《魅力中国》2013,(25):195-195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因此最重礼节、礼貌,修养。在大力提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讲文明,有礼貌,有修养,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通过查找相关知识,本文着重于探讨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及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现状等。  相似文献   

12.
何春风 《理论观察》2013,(2):146-147
礼仪,从个人角度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社会角度看,是人际交往中人们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角度看.是人际交往中进行沟通的技巧。高职学生,一方面作为未来职业群体的中坚力量.需要在专业技能方面进行刻苦专研,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世俗社会的主要成员,更需要为让个体迅速成长为“社会人”而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是帮助高职学生掌握社会沟通方式,更好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教育环境下.礼仪教育往往被忽视,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今大学校园里经常而且时常存在的实际问题,文章着重就某一个具体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从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学习状况和案例解决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跟踪咨询研究,从而研究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案例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大学生之间的良性关系。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尝试提出完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礼仪在现代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进行沟通的技巧.对于一名从事播音主持事业的人来讲,礼仪是他们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当今社会中不少播音主持往往偏重对自身播音主持技巧的培养,而忽视礼仪文化的修养,本文主要就礼仪文化对播音主持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引起从事播音主持事业的人对礼仪文化素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日益增多,人际交往困境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困境有独特优势,通过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困境中的表现和原因,从“实施家庭小组工作,赋能亲子关系;运用个案工作等方法,改善朋辈困境;培养教师优势视角,促进师生共鸣;坚持‘助人自助’理念,提升学生干部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为增强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更好适应社会、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赵晓 《魅力中国》2011,(14):240-240,239
加强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关键。通过礼仪教育的基本内涵和高职院校学学生现状,提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措施,及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规范,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现实生活中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礼仪的价值意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礼仪文化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公德伦理与礼仪规范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和强化礼仪意识。帮助大学生用"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观点和方法,掌握现代的、传统的礼仪,为面向社会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针对贫困大学生,提出宿舍人际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一是加强事前干预,建立宿舍公约;二是引导产生同理心,塑造健全人格;三是辅导员介入处理,运用团体辅导。  相似文献   

20.
礼仪对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在社会上礼仪失范的现象比较多,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失范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形象,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高职院校要创新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