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舒芳 《魅力中国》2009,(24):175-175
语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评价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法国老太太种植了一大批葡萄,成熟时,因年迈无力料理,她写了一个告示:  相似文献   

2.
蒋望 《发展》2009,(12):140-140
一、在美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世界续纷多彩.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一篇美的文章,如果缺少审美知识,那么他会视珍珠如瓦砾。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教点美学知识,让学生能运用审美知识去发现美、欣赏美。比如,教课文《荷塘月色》时,我们通过分析“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让学生领会这是一种淡淡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感,创设情境,巧妙激疑,在学生情绪亢奋中传授知识,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春霞 《魅力中国》2013,(11):218-219
“要想知道辛巴是怎样历尽艰险成长为真正的狮子王的?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狮子王》。”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段,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电视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段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致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张文杰 《魅力中国》2010,(30):164-164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善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形成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海宝 《魅力中国》2014,(20):151-151
针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淡薄。学生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严重的是导致人性的扭曲,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当代中学生中出现的这种人生意义淡薄、人生境界低俗化和浪费生命的现象已经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生物圈中的人》各章节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马丽 《魅力中国》2011,(20):284-284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红楼梦》,一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像一个无穷尽的宝藏,每次陶醉其中都会有新的收获。谈及《红楼梦》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分析、艺术手法,推测人物的最终命运,她就如那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其着迷。然而,《红楼梦》对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却是—个很少被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吴培强 《魅力中国》2013,(10):143-144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育观、学习观,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变到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上。物理是一门重要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9.
王国厂 《魅力中国》2010,(19):218-2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要建立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文燕 《发展》2012,(8):128-128
兴趣是推动人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内驱力。在语文教学中,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如今,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教室的天地广阔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走进了课堂教学,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绽放出一朵朵鲜活的教室之“花”。笔者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琳 《魅力中国》2010,(1):103-103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应提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任何数学知识都有它自身的价值,但不同的数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其价值是不同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用数学,因此运用数学解决一些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当今数学学习的关键。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重视、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推动,学校与教师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数学课程具备极强的逻辑严谨性与抽象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