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农村基督教信仰现象为背景,重点调查分析了该地留守妇女信仰基督教的动机及信教对其产生的影响。信仰基督教可以给予留守妇女心理调适、物资帮助等,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利于她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州是一个以蒙古族、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除汉族中有部分群众信仰宗教外,蒙古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宗教。目前,信仰的主要宗教有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种。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在我州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少,同建州初期相比,现在信教群众的绝对人数有所增加。目前,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约四万人左右,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约有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分析了武川县基督教信仰状况.在武川,基督教信徒的特点:信徒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信教目的功利化、世俗化,教义理解随意化、本土化,信徒多元化.当地政府需要出面进行引导,使得基督教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要多开展社会文化生活,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切实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使得农民能够在社会及政府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分析了武川县基督教信仰状况。在武川,基督教信徒的特点:信徒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信教目的功利化、世俗化.教义理解随意化、本土化,信徒多元化。当地政府需要出面进行引导,使得基督教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要多开展社会文化生活,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切实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使得农民能够在社会及政府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牧厅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联系村的达当村是颇章乡的“四大穷沟”之一,经济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是全县最差的村之一,也是我区半农半牧地区贫困村的典型代表.农牧厅驻村工作组深入细致地调研了该村的情况,并对该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发展》2017,(12):61-62
1 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位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是历史上安多藏区宗教、政治、文化、商贸活动中心之一.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多高山草原,全年平均气温为-0.4℃~0.3℃,是典型的高原性气候,冷季长、暖季短.辖区内坐落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又有信奉莲花生大师的红教寺(宁玛派),还有尼姑寺院、清真寺、关帝庙等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镇域范围内居住有藏、回、保安、东乡、撒拉、蒙古、满、土、壮、维吾尔等15个少数民族,藏、蒙古、土、满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撒拉、东乡、保安、维吾尔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分别信仰藏传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7.
瘟疫多次爆发在人类历史上。它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据历史记载.罗马帝国时期爆发的五次大瘟疫成为一股偶然、强大而又残酷的促进力量,突发的大规模死亡让民众慌乱而绝望,而这时出现的上帝神奇的治疗力量、救治病患的基督徒和死后的天堂让那时的人们看到了一条出路,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新诞生的基督教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身份认同建构是一种动态社会过程,各类组织的利益内涵和边界在此过程中形成、明确或重构。作者以认同政治为视角归纳了当代基督宗教传教运动的全球政治效应。基督宗教以信仰为基,通过传教运动不断发展信徒、扩展组织并建立跨国网络,在此过程中持续改变或强化个人和集体认同,推动基督教继续向南移动,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同时西方基督教仍居世界基督教的中心地位。在传教进程中基督教组织成为全球公民社会重要主体,推动基督教从私人信仰走向公共宗教,同时通过深化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对民族认同形成挑战。其表现在于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安全战略形成合流、推动认同整合和分裂而影响传统安全、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对非传统安全产生影响。基于此,基督教传教运动可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层面发起观念、组织和制度革新或革命,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革新或革命引信。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今天,世界上有70%以上的人信仰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在我国均有一定的信仰,加上道教和一些原始宗教,我国共有信教群众一亿以上.  相似文献   

10.
藏族的婚姻家庭形态主要以一夫一妻为主,同时也存在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两种多偶婚姻家庭形态。本文就多偶制婚姻形态较为典型的昌都江达县娘西乡强白村为抽样调查点,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该村婚姻家庭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同时,对该村多偶婚姻家庭的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终提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思想传统是西方文明史不可分割的思想来源之一。西方的艺术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因此音乐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基督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的阐述,从基督教的音乐经典、音乐理论、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创作几个方面分析了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欣赏西方音乐。  相似文献   

12.
在阿奎那的灵魂学说中,信仰与理性是两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构成要素。如果没有信仰的帮助,他不可能完成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改造和超越。如果没有理性的参与,他也不可能完成对奥古斯丁神学的发展和重构,并把新的含义赋予相关的基督教教义。  相似文献   

13.
"救赎观"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其中包括的原罪说显然来自犹太教;而神为了拯救信徒而复生、赎罪献祭等思想则受到了东方神秘主义的影响。同时,由于处于泛希腊文化的背景下,基督教又充分利用了希腊罗马哲学的纽带作用,加上信徒保罗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信仰———救赎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基督教在基层地区发展迅速,各类教会组织和教徒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基层基督教徒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日益兴起的基督教也成为影响我国基层社会和基层政权稳定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基层地区教徒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宗教环境较为复杂,因此给基层政府监管宗教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地区基督教对于基层政权的影响研究为切入点,以安徽省合肥市这一地区基督教对于基层政权的影响情况为分析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赵晓 《新财经》2007,(9):22-24
作者认为,基督教文明提供了一种社会资本,为市场经济提供运行的制度结构,保证其能平滑、良性地运行。中国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在更加稳固的信仰与文化的基石上  相似文献   

16.
"救赎观"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救赎观作为一种宗教思想体系,其形成受到了犹太教、东方神秘主义宗教和古希腊罗马哲学的重要影响。基督教充分利用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纽带作用,以其作为末日审判思想的理论基础,将众多宗教思想有机糅和并加以创新,加上信徒保罗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信仰——救赎观。  相似文献   

17.
王校楠 《改革与开放》2011,(16):132-133
基督教组织①近几年在东北农村地区扩张迅速,笔者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以下几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基督教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基督教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的组织方式,以及基督教组织的扩张的逻辑.并就农村基督教组织中呈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4,(9):64-64
坑头村是土地革命时期福建省宁德县苏维埃所在地,是叶飞、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闽东革命斗争的中心地带之一。战争年代,该村400多人参加革命,有200多人牺牲。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到1998年该村还没有脱贫。宁德市老促会把坑头村作为扶贫点。  相似文献   

19.
2014年4月,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绑架了两百多名女中学生,并宣称将她们放到市场上出售。此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这个非洲恐怖组织的关注。跟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IS)几乎同步崛起,“博科圣地”也于8月宣布建立“哈里发伊斯兰国”,导致国际上许多人误以为两者存在密切关系,甚至认为“博科圣地”是“伊斯兰国”在尼日利亚的分支。为了澄清这些误解,长期从事尼日利亚问题研究的法国学者德蒙特克鲁撰文分析了“博科圣地”的来龙去脉,指出该组织的崛起更多是尼日利亚内政问题导致,并遭到部分政治野心家的利用。他提醒国际社会,如果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将“博科圣地”当作“伊斯兰国”的一部分贸然干涉,或将给尼日利亚这个非洲第一大经济体造成意想不到的动乱。为了解“博科圣地”的起源,首先应初步了解尼日利亚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现状。尼日利亚有两个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和基督教(新教为主)。在人口数量上两教平分秋色(2011年统计显示,该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约占50.4%,信仰基督教的人口约占48.2%)。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图中绿色区域),基督教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南部。在主要大城市中,两教人口都有分布。尼日利亚富于石油资源,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但已探明油田大部分集中于南部陆地和领海,使南方居民比较富有。北部则资源匮乏、临近沙漠,十分贫穷。因此爆发于北部的“博科圣地”危机不仅涉及宗教问题,也涉及南北地域冲突和贫富差距。现任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GoodluckJonadan)信奉基督教,副总统纳马迪·桑博(Namadi Sambo)信奉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20.
甘肃陇东地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流传下来的有关农业信仰和崇拜,保存有重要的农耕文化基因。该文从农耕文化的角度,审视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价值:"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念;"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资源。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当代社会价值:"重农惜农"的农业生产理念;"通力协作"的农业社会关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