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步走”战略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对肯定与否定对立统一原理的运用与发展;对辩证否定观的运用与发展;对事物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企改革与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是各种经济活动中最关键的主体性因素。本文从企业家职能的角度,按古典经济学、非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三条理论主线探讨了企业家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并指出,在主流经济学中,对企业家职能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3.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分.因此,汉译英时通常可以把汉语的否定形式译成英语的否定形式.但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否定概念时所使用的词汇手段、语法手段,甚至语言逻辑等方面都有差异.因而,不能简单地把汉语的否定形式译成英语的否定形式,文章就如何将汉语中的否定句准确通顺地翻译成英语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时,总是要涉及到表达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在英语中,表示否定的方式有许多,使用否定词not是其中最常见、也是用法最复杂的一种。搞清楚not在句中所否定的范围,对正确表达和理解句意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要正确透彻地理解否定语句的内在含意。本文就英语否定词not的几种表达方式及其彼此间的差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如何对待西方国家所用过的科学技术、经济手段等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辩证的否定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否定都是自我否定,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肯定方面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事物的存在中,已经内在地包含有促使这一事物必然灭亡的否定因素。另一方面,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在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的过程中,已经内在地包含着认可的事物中…  相似文献   

6.
王顺华 《魅力中国》2013,(8):282-282
英语表达否定的方式千变万化,最直接、最明确方式莫过于说“no”和“not”。但采用委婉问接的否定方式,也就是没有否定词的否定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本文从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阐述了几种表达委婉否定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怎么看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例外"现象,已成为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规律的症结和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地探索,从否定更切近的一环以及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理解"例外"于辩证否定的否定现象,结合价值尺度来理解"例外"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前景是光明的这一结论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从语流音感、词语搭配和构句方式三个方面对规范的文学语言加以叛逆。它通过“否定”日常语言的指称习惯来“否定”习常的世界,进而引领读者进入与现实异在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9.
对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的辩证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普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本文分析了波普尔证伪思想的发展过程,认为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实质是"问题--猜测--反驳--问题",证伪不是否定理论,而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证伪的同时也意味着接受并认可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文化虚无主义作为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革命文化、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潮.意图虚无民族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弱化党的领导、消解民众对其民族文化的认同.防范文化虚无主义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准确把握其传播特点,以实事求是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以优质文化作品净化网络环境,以文化交流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只有根据文化虚无主义的实质加以防范,才能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邬小学 《黑河学刊》2013,(4):142-143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教师、家长、校长、课程专家、行政人员等课程目标推进的主体没有真正认识到唯物辩证法而出现种种问题。为纠正新课改预期目标偏离,前提是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是一种矛盾运动,关键是深刻认识新课程改革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基石是进一步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种否定之否定,条件是广大社会人士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本文分析了波普尔证伪思想萌发展过程,认为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实质是“问题——猜测——反驳——问题”,证伪不是否定理论,而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证伪的同时也意味着接受并认可理论。  相似文献   

13.
"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再到邓小平,“三个代表”,“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否定之否定的完整链条。作为对“三个代表”重要息想的进一步阐发、细化与深化,“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完全摆脱了抽象性与盲目性,是从教条、彷徨、摸索的阶段,上升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理论具体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详尽“施工图”。  相似文献   

14.
初唐诗歌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对南朝遗风的否定来实现的,是一个在新与旧的消长中进行反思与否定的时代,形成它独有的文学品质:由旧传统而新精神。开元、天宝盛唐气息的出现绝非天外的神话,一方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因素,一方面它又是初唐近百年的诗歌演进为盛唐在性情化、技巧化方面铺垫、层垒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宪政在法律上的表现,宪政是完法的实质内容.制完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抉择,选择了完政,则必须承认"有限政府原则"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原则".建立一个国家权力受到制约、人民权利受到切实保障的新型政治关系与社会形态,是对传统的、专制的、奴役的社会的否定,并在此否定下催生了新的社会形态,权力从此具有了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一、当今世界有无统一的人权观? 无疑,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在思想启蒙时代用"天赋人权"否定了封建的"君权神授",否定了封建主义的人身奴役制度,确立了个人的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价值,从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但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其所倡导的人权  相似文献   

17.
阿多诺从本雅明那里借用了一些术语用在了自己的思想中,如星从、变移、自然史等,并赋予了这些术语以新的概念和内涵.与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的乐观不同,阿多诺对此持否定态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阿多诺不是简单浮浅地予以否定,他认为不论是大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都被资本主义侵蚀和歪曲了,二者都有应该受到批判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阐述资本主义积累史时写道:“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让人形象直观地了解这三大规律,找出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很重要。文章就是通过数轴的形式,使得三大规律形象化、直观化。  相似文献   

20.
乔健生  吴佩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55-158
劳动实体是贯穿历史长河,覆盖一切产品的经济计量单位.从而使总产值成为客观可求的,否定了用主观给出利润率、技术进步率去推算总产值法;让货币贬值系数成为准确可求的,否定了抽样商品组法;解决了化复杂劳动为简劳动量的难题,填补了由价值转形为价格过程中的脱节部份,否定了"价值是转形不必要中间环节"之说;捍卫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