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昭 《魅力中国》2011,(20):302-302
在世界上各类绘画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用线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既借鉴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用笔的各种表现方法,又结合了绘画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写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本文论述写意笔墨之“写”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并探究画家“写的主观意向与心路历程”以及引发新时期人们对写意笔墨之“写”的再认识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梅冬贵 《魅力中国》2010,(7X):128-128
"道"是老子哲学大厦的基石和核心,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必须从"道"开始。"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恒无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道是恍惚之"道",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也者,道之动也","道"的运动就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要尊"道"贵"德"。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乃中华国粹——武术之精华。它是一种哲拳,集中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吸收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从其哲学的理论根据来说,太极拳由太极之道及中庸之道而来,笔者认为太极之道的中心就是中庸之道。研究"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加敏 《魅力中国》2014,(22):133-133
传统中国画浓缩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审美表达、哲学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而中国画主要通过画家的用笔和用墨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分析了作者用笔用墨与情感表达,归纳了现代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董新强 《改革与开放》2011,(20):173-174
哲学观问题是回答"将哲学视作什么"这一体现哲学教育思维方式问题的核心。由此形成了哲学教育的不同思维方式。从"作为知识"转向"作为价值"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6.
程雪 《魅力中国》2010,(25):201-201
“真人”是庄子在描绘其哲学人生境界时,所建立的一种超越了凡人境界的存在。在庄子的文中,“真人”不受外物所控制,能够逍遥于天地之间。文章以养神和养神两个方面为视角,阐述了其“真人”之道。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中国老年化趋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如何应对养老问题?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便捷的优质服务,让老年人晚年过得健康、快乐、幸福?这是当前老龄化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上医治未病,上工治未乱"的中国哲学视角去分析老年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中国哲学视域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对"活力养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质。传统"和"概念,由最初的"音声相和",发展到"和实生物"再到"和而不同"的哲学思辨,最后发展到追求"保和太和"的宇宙和谐境界,热爱和平、企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天、地、人整体和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基因。习近平积极倡导的"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是对传统"和"文化的创造性运用与创新性发展,深入理解传统"和"文化的哲学内涵、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习近平的"和"文化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构建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宇宙的本体和万物的根源。"无为"即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的总和。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一切工作就能够通过道的运行自然而然"功成事遂",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反之,如果人们行事只凭自已的主观意愿违背自然而强为那就只会妨碍道的自然运行而招致失败。本文旨在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探究,结合贵州大学学生红十字会实际,探讨道家管理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对关于"中国模式"的众多问题加以思考,从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改革理论与发展道路的认知态度的演变中进行分析,到底是"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更能发展本国经济;是拉美模式还是中国模式更能吸引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眼光;是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更能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C管理模式"是继金字塔形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并且是在西方先进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智慧的组织类型,是以中国智慧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人本管理。因道善治的"道治"管理哲学,正是建立在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之上,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本管理思想,是C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2.
姜云 《魅力中国》2013,(10):94-94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颇多,风格面貌呈现出多样化。具有诗书画印有机结合,形神兼备。讲究骨法用笔,追求“笔精墨妙”。强调“墨分五色”、“尚纯而戒驳”的特征。整体地观察中国历代之绘画,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所呈现的大多是委婉雅丽、萧疏淡雅之情。画中通常用笔柔和。情调委婉。此种审美倾向尤以宋以后的文人画为显著。其中弥漫着一种以阴柔美为主导的气息。因此从绘画欣赏这个角度来讲,主体创造的观念不同,决定了作品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风范、程式以及样式。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的"泛化"推进着哲学社会科学的观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的"泛化"是其边缘属性和非常规属性乃至跨学科话语发展的提示,也是改革开放进入深化发展时代推进自身话语体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之使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泛化"的必然,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自觉的转换,推进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若干二级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整合,自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的"泛化",是哲学社会科学观念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马涛 《黑河学刊》2013,(1):26-28
"通灵宝玉"是唯一贯穿《红楼梦》全篇的一个核心意象,象征着人得之于"天",并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灵明本心"。对其的理解融化了儒、释、道三家对生命"本体真性"的形而上之体悟,在这里映射着华夏哲学对人性之善的尊崇和期许。意象化的"通灵宝玉"、本体化的"灵明之心"、肉身化的贾宝玉,这三者在小说中的互相映射与生发,是《红楼梦》极为重要的思想蕴藏。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之制”向“中国之治”转变,映射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之治”涵盖了“目标与经验”“特色与影响”“本质与基础”等方面,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之治”的根本立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托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此外,探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中国之治”中的伦理意义,有助于深化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并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6.
《易传》将"立人之道曰仁与义"[4]204作为道德命题的核心,将《易经》中未曾出现的"仁"和"义"人文化。本文主要对甲骨文中"仁"和"义"二字进行分析,还原"仁"和"义"的本义,以此寻找《易传》中仁义思想的本源。文章还就《易传》中"仁"和"义"如何被人文化,如何在历朝历代儒家学派的共同努力下上升为古代官方意识形态范畴做出详细说明。通过对"仁"和"义"本源及其发展历程的探索,获得对《易传》中仁义思想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中国企业巨头复星集团(Fosun Group)在纽约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举办了初人华尔街的晚宴。本来,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高规格企、№活动,不过不一样的是,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换下细条纹西装,换上了丝质太极服表演了一段太极功夫。  相似文献   

19.
肖刚 《魅力中国》2010,(8X):290-290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上独树一帜,有着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手法和审美内涵。学习和领悟中国画的风采,临摹前人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临摹的含义特征及目的、中国画的特点、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的必要性、中国画临摹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总论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的作用这五个方面的论述,从而阐明了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五四”之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引起广泛争论。方东美从分析科学家藐视哲学的原因入手,将科学与哲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确立了哲学的重要地位,进而指出哲学思想应是“意境的写真”,是“情”与“境”的结合,由此主张科学里本就有哲学,完美的哲学应是将科学的理性与哲学的情蕴合理交融而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