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坛骁将萧军丰富奇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奇文:传奇性的经历与命运,构成了他作品之外另一个魅力飞扬的文本——他是一个文人,但更像一个侠士;他不仅用笔写就大气文章,还用言行绘就大写人生。萧军的剑与诗、刚与柔、率真侠义与特立独行,完美地彰显出关外汉子的神韵。萧军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不仅仅是著作等身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还在于其精神品格。历史的长河阴晴多变,但萧军刚直不阿的性格未变;命运的航船几经沉浮,但萧军的赤子之心永恒。硬骨头、真性情、大文章——这是“乱世英雄汉、文坛坎坷人“萧军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资讯·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10,(1):11-11
人生的旅途,有命运的安排,更有内心的驱动。巨大的责任感与浓厚的个人兴趣的结合。更是让自己成为这种永不满足、永不停歇精神的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作为中国文坛泰斗级人物,虽然命运一直在挑战他,他却不畏艰难险阻、积极进取,不断克服人生重重困难,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的心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4.
胡风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编辑家。作为编辑家,他以伯乐眼光、泥土风格、磁石精神为现代中国的文坛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卓尔不群富有创造才能和精神的作家和诗人,即"七月派",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创新与发展,是他科研价值的不懈追求;造福人类,是他科研探索的终极目标。他以对科研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逐,来履行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职责。薄涵亮教授,让核能源走向现实,让创新的智慧服务人类;用"心"诠释科研的魅力,用"心"谱写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朋党是困扰北宋政坛和文人命运的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北宋政坛和文坛代表之一的欧阳修,他的"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的朋党观对当时及现在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在对欧阳修的生平、主要政治思想等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其政论名篇<朋党论>,探讨其对当今人才选用问题的借鉴意义,从而得出在组织构建中要"退小人,用君子",构建优良团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资讯·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09,(20):13-13
管理企业与登山一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而登山则如人生一样,既是人生的浓缩,也是人生的延长,虽不能预知结果。但只要坚持,终会成功。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DH·劳伦斯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写作背景;对父亲莫雷尔的堕落进行了分析:首先,与妻子身份地位的不同是莫雷尔悲剧人生的根源之一;其次,莫雷尔所从事的工作是他悲剧人生的另一个根源;最后,莫雷尔自甘堕落的性格是他悲剧人生的最后一个原因.这就导致本文女主人公的性格开始逐步将感情全部倾注于自己的儿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女主人的小儿子就在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暴力之下形成了扭曲的性格无法自拔.在这篇文章之中,劳伦斯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文字来探究人类的灵魂与情感,以宗教信仰那般的热情来细致的描述人类的肉体与感情.  相似文献   

9.
<正>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以坚定的信念擎起了"追梦"的科技创新旗帜;他的工作虽然也会带来各方不同的看法,但只要对国家有利,他从来就无所畏惧;他是一个将创新成果作为人生坐标,并坚毅的奋斗,从而达到人生与事业紧密交融、天人合际境界的实践者,一名绽放人生的圆梦人。他就是安芷生。似乎与地质学有着冥冥中的缘分,他先是进入大师辈出、人才渊薮的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毕业后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的.当前学术界主要是从外交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阐述,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不应仅仅从国际事务层面,而更应该从国内事务层面上来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我国的发展价值.如何实现"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融通,是本文阐述的重点.根据不同的载体,本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分为社会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 区域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等,以此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国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闫耀乾 《发展》2013,(8):106-106
丰子恺的漫画世界里充满了蓬勃无尽的生命气韵,看似随意涂鸦,实则喻意着人类的本性,并于此来探索与把握宇宙的最高旨意,恰是表达出了对人生根本问题的终极关怀。这是一种哲学精神。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时代精神与诗意关怀两个方面。一、时代精神"艺术要‘为人生’",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的主张。丰子恺进一步阐明鲁迅的观点,就是要"艺术的人生"与"人生的艺术"。这一观点贯穿他的一生。丰子恺的漫画就是"为人生"的漫画,他的漫画赋予了人世间以深广的同情心。其漫画的动人之处不仅在诗意,在谐趣,更在这悲天悯人的意味。朱光  相似文献   

12.
路遥创作上的特点,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有深刻的关系.路遥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路遥后来回忆说:“那时候贫困生活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十分强烈的印象,尽管我那时才七八岁,但那种印象是永生难忘的.”路遥后来在其小说创作中对苦难生活的真切描绘,表现炼狱般的苦难生活,对一个真正的人性格的磨砺、精神成长的作用,都与他童年和少年时对苦难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体验有关.路遥17岁以前没有出过县境.青年时期经历了“文革”,他有过革命的狂热,也经历了人生的沉重的挫败.但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不断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之路,最终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正>"气"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教育需要用"大气"来滋养人的个性、人格、尊严、学养、智慧。教师的"大气"与"小气"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生活,包括了教师受教育与主动学习的所有涵养。一个气量大、心胸宽广的教师,就是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也是一个拥有无限魅力的教师。这样的教但他们的胸怀,他们成为学生  相似文献   

14.
王欣 《走向世界》2012,(2):70-7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可谓是中国北方文化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过这里,在众多文化名人中,有耳熟能详的老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王统照、萧军和萧红等等,他们在青岛或定居、或讲学、或著书、或游历,而南海先生康有为则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康有为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青岛有名的"代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不仅逝于斯、葬于斯,更将人生最后的一段岁月留在青岛……  相似文献   

15.
[一]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迟迟不敢动笔。 我该怎样理解他呢?李思强,一个面貌憨厚,但却充满灵气的诗人:一个衣着朴素,但却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一个柔情似水,但却伟岸高大的父亲:一个反叛命运,但却至孝至顺的儿子:一个外表冰冷,但却热恋生命热恋爱人的情种:一介布衣,但却时刻关注着全人类命运的平头百姓。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一本灵与肉凝结出来的厚重诗集,这就是李思强奉献给这个世界的财富,一个属于物质,另一个属于精神。我感到诧异,因  相似文献   

16.
<正>"郝头儿",是教师们对郝际侠校长的"昵称",教师们说"郝头儿"的意思就是郝校长是"好头儿"。从外表看,"郝头儿"普普通通,但如果透过他的眼镜,仔细盯住他的眼睛,你会发现其中的灵气与智慧,如果再与他聊上几句,你会觉得他简洁、幽默的话语中总有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本来他想一门心思教书,做一名专家型教师,但1997年命运给了他一个当校长的机会,于是,他换了一种心  相似文献   

17.
诗人李亚伟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06,(6):116-119
上世纪80年代李亚伟是一个才气像个性一样鲜明的诗人,20年后进入成熟期的他成了文化商人。但勿庸置疑,他依旧是江湖传说中那个“心比天高,文章比表妹漂亮”的诗人李亚伟。诗歌,已成为他身体上的精神胎记,让他的人生如一道麻辣鲜烫的火锅,煎熬出无比酣畅淋漓的江湖快意。  相似文献   

18.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反封建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维特渴望自由和平的精神符合时代要求,他的诸多烦恼也可以理解,但他对待情感和人生的态度,他所采取的行动并不值得过多肯定。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更需要正确看待维特的"烦恼",学会面对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相似文献   

19.
抗战初年走上中国文坛的东北籍著名作家骆宾基,已于14年前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精神遗产留下来的固然有他的大量作品,然而更重要、更令人难忘、令人敬佩的是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倔犟不屈的高贵品格。  相似文献   

20.
书架     
《中国西部》2013,(12):128-129
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作者:汤勇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12-9上架理由:汤勇的坚持你不一定能感动。但他真是一个难得的坚定、坚守的人。汤勇是书生,更是智者。他把读书与自己的工作经历、人生体验联系起来,用敏锐的眼光透析本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总结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一般规律性的东西来。读了这本书,你会坚信:"幸福"比"卓越"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