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Q正传>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吏上不朽的作品,它以阿Q这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现代小说之林,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小说问世近百年光景.百年间,阿Q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阿Q精神亦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谈".作为鲁迅先生笔下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人们对其褒贬不一.在此,我对阿Q精神的主体特征--精神胜利法,发表我一些微薄的见解.从人性的角度讲,阿Q精神应该无可厚非.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阿Q精神胜利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曾涵佳 《魅力中国》2013,(20):97-97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撰写的中篇小说。出自小说集《呐喊》。它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是采用章田体的形式写成的,其中主要人物有赵太爷、阿Q、昊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阿Q正传》向人们展现了辛玄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囝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下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阿Q的性格特点及精神胜利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邱双红 《魅力中国》2010,(3):268-268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经久不衰魅力的艺术典型。我以为,阿Q的形象也可以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典型范本来解读。无论是阿Q的生活环境对他的性格和行为的影响,还是他的性扭曲、精神胜利法、革命论,都蕴含着心理学的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阿Q的形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把握《阿Q正传》的思想艺术价值,更充分地认识领略阿Q形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黄佩英 《魅力中国》2011,(8):220-220
日本地震所造成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的不断升级,引发了周边国家民众心理的恐慌。同时网络上还出现了有关碘盐的各种谣言,导致国内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本文主要运用谣言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谣言的产生,变体和扩散动力等方面为切入点,来探讨“盐慌”事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阿Q精神表现出来的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大相径庭,探究阿Q精神产生的个人心理意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就是在侵权或者契约法律关系中,股东滥用了公司的人格,以实现规避法定或约定义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李桂玲 《特区经济》2008,(2):246-247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新《公司法》第20条是我国正式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标志。虽然在引入该制度之前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但制度引入之初尚有诸多待完善之处。笔者在论证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尽快完善该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新公司法的一个重要修改亮点.这项制度的确立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防范滥用公司制度的风险,保证交易安全,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重点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期该制度在实践中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0.
罗了一 《特区经济》2006,210(7):311-31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这一原则旨在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禁止股东利用法人人格逃避法律责任。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原则必须符合特定的条件:公司法人人格在形式上合法存在,出资人或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或逃避法律责任,出资人或股东实际在造成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应当严格掌握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依照正当程序确定股东对公司的连带责任,防止滥用法人人格否认,违反公司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周光发  刘期安 《特区经济》2006,211(8):318-319
公司凭借其人格独立,在刺激投资,保护股东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然而,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滥用与绝对化,不可避免地损及到公司债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正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现存缺陷的补救与完善。最近,我国通过公司法的修改,构建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本文从适用原则、适用情形、适用要件、适用后果等方面,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阿 Q 正传》同世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阿 Q 这个可笑而又可悲的小人物,拖着他的辫子,带着他那个应万变的“精神胜利”的法宝几乎走遍国内外的大千世界;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形诸笔墨的阿 Q 相也不尽一样.日本学者凡尾常喜先生在阿 Q 名字之谜的考论中又别有自己的发现,他认为:“Q=‘鬼”,即阿 Q=阿鬼.这一新的见解,虽也未能尽可人意,但在《阿 Q正传》的研究中却不失为有待关注的又一有趣的新说。本文仅就阿 Q 新证的得与失,谈点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这个典型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小说真实地再现了阿Q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形象的时代背景,塑造了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人物形象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15.
扭转“精神亏损”,塑造现代化的人格·周倩精神亏损,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一些人表现出来的那种缺乏向心力,缺乏主人翁精神,丧失职业道德等的心理状态。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指出的,害怕和恐惧革新与社会变革,不信任乃至敌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16.
郝文倩 《魅力中国》2014,(7):361-361
2006年我国《公司法》修订,该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成文法化做了有益的探索,首次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名纳入。但是公司法的这种规定,并不能达到立法者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脱离了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自身应有的法律属性。本文共有两个部分:第一章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概述文章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定义以及在其它一些国家的立法状况出发进行叙述。第二章是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法律实践中进行的反思同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俊庆  范玲 《走向世界》2007,(21):36-39
"竞争是市场经济永远不变的法则。机遇与挑战始终与我们相伴,只有敢想别人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只有敢做别人不敢做和做不到的事,才能保持企业不灭的斗志和旺盛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张宇 《魅力中国》2010,(33):120-120
《啊Q正传》可谓是鲁迅的经典之作。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国式农民的典型代表。阿Q是一个没有人生方向,没有意志品质的人,他永远无法融^人群中。因此,阿Q注定以悲剧收场。阿Q完全沉浸在自己自欺欺人的精神世界里,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鲁迅写的阿Q不是为了大家荼余饭后笑料,而在这背后真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悲剧。用心去解读,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很是“轰动”,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它对于我们还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会令你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刘国林 《特区经济》2008,(12):233-236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司法修改后被写进新公司法。然而关于这一制度的既有研究资料,多从实体法角度进行研究,对程序问题的关注甚少。针对围绕这一制度的纠纷已经出现并不断增加以及缺乏审判程序方面经验的现状,本文尝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诉的诉讼结构进行剖析,并提出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诉实质上构成有牵连的诉的客观合并,以求能为我们在审判实践中探索适用这一制度的程序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性化在女性群体,尤其是我国青年女性群体中逐渐成为潮流的风向标。有人把它当做个性的彰显,有人把它当做对于性别平等的渴望,也有人把它当做社会性别角色的错误认同。本文对于女性中性化的现象分别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它的成因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