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吉尧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9):151-152,157
文章结合具体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分析,将当前电视审美取向概括为"审美泛化"、"审美消费化",并分析了二者产生的社会影响,从电视媒体对电视审美的把握切入,着力于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服务"这一论点,提出当今电视审美应向审美异化和审美内涵化相结合的新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审美意蕴;马克思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重要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审美基础;审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油画语言审美趣味的变迁,是油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审美趣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受到整个社会集团的心理结构的制约和限制"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代的中国油画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变革促使新时期的艺术家对其创作的思想观念情感以及哲学思考进行的重新反思与定位。本文通过对油画语言审美的时代性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审美与时代的联系,从而做出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消费主义文化在各个领域内的迅速蔓延的趋势下,文化领域的审美符号化趋势也日渐增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在保持一个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对其展开分析研究是学术界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审美主体和消费价值的转化、文化权威的颠覆和导致审美符号化的背景因素等方面来接要阐述消费主义文化对审美符号化趋势产生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5.
接受理论认为,文学意义产生于读者与作品之间.如果将<水济传>的侠义文化放置于接受理论下进行审美阐释,就会发现其侠义文化根植于受众的市民百姓:<水浒传>宣扬的侠义思想,明显地体现了市民百姓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作为受众的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则从<水浒传>的阅读中得以实现,因而才使得这部名著百读不厌,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6.
正上一篇,我们谈了用人之道。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感知力。最近,有位做产品设计的弟子来看我,他说,一个产品真正的竞争力,往往是审美竞争力。比如做手机,它是一个纯粹的电子消费品,但如何胜出,除了技术原因,审美竞争力也非常重要。"我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家庭真正的矛盾,来自于两人的审美趣味完全不搭调。比如说,本来好好的一对,装修完房子两个人闹着离婚,为什么呢?因为到装修这个环节上,买怎样的桌布,怎样放,怎样的颜色,特别能体现两人在审美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古人讲究"文忌显而贵隐","言近旨远","意在文外"."含蓄"、"隐秀"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文学作品的这种模糊性特征,伴随古典文化的诞生而产生,伴随社会及文学的发展而发展.文学语言审美的模糊性特征是由描写对象本身的特征所决定,文学艺术以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而生活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姣 《魅力中国》2009,(12):87-88
当代社会是一个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时代,草根文化最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也正日益兴起。草根文化的盛行既为当代审美文化注入了活力,也引发许多问题。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和创造者,其审美价值观深受草根文化影响,且这种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的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草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和改变,这也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草根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进行解读,并提出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0.
新疆汉民族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和"与"礼"的疏离和悲感文化心理产生的巨大创造力,并简单分析新疆汉民族审美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也力图通过激发审美体验来实现阅读教学"立人"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浅析"审美教育"的内容背景下,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建设的定位与职责,针对目前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现象,探讨了大学审美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孙雯  米高峰 《新西部(上)》2010,(7):114-114,124
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审美关系中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都发生新的变化。带来了一场人们审美观念的变革。因此,将技术的因素纳入到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中,从这个新的角度来衡量新媒体艺术,是有利于新媒体艺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俗旅游审美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以参观了解或参与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民俗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其特征具有民间性、地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中国民俗旅游产生与发展是其具备社会审美功能、艺术审美功能、饮食审美功能和区域审美功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社会中,大众媒介对人们的审美有着操控和监督的作用。媒介有利地反映出了消费社会、审美观念、流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将从审美盲目化、大众化、生活化和全球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在大众媒介构建下的消费社会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标准》中将"审美为核心"作为核心理念。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审美功能得到了社会各界、专家及一线工作者的肯定。在近几十年来,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这项理念实施的日益充实,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愈发成熟。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如何将这条基本理念贯彻在实践教学中,是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了如下几点音乐审美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学的方式,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思想建立的颐和园与基于现代消费文化的主题游乐公园-欢乐谷之间进行比较.分别对其背后的文化动机和经济功机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及其艺术设计表现方式的不同,和审美意趣的不同进行对比,深入探讨在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景观设计方式的不同之处.在经典文化与哲学消解的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世界各地的景观设计界兴起一股建设主题游乐园的旋风,本文则是以对于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体验以及分析,从审美文化这一角度切入,对这种文化事实进行剖析.对其背后的文化原因进行论证和话题的展开,来求证主题游乐园其背后的文化成因以及审美倾向,以及其在现代社会背景经营运作中所具有的典型的现代景观特质.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和“生活的艺术化”的观点让他的具有超越性的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广的历史意义。而他的这种观点与主导当代设计的审美价值有着近乎“孪生兄弟”般的关系,人们在探寻当代设计审美价值的同时实则就是在寻找趣味的存在,当代设计也必然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趣味主体。这让如今的设计师能更清晰得看到当代设计应该前往的方向以及掌握到途中应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出演今年贺岁档三部电影的葛优,被问及是否会产生审美疲劳,葛优坦言: "是有点,但是这也不归我管,我就管演戏,也是赶上了吧."(11月8日<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