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抓”“挖”“挠”三词在普通话内部有明显的词义差别,并且与长治方言的词义也有很大的区别,在使用时极其容易混淆。本文使用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关于词义的七种类型理论,从“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五个方面对这三个词汇词义在长治方言和普通话中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2.
"前后"是由两个单纯方位词构成的反义复合的对举式合成方位词。这样的方位词具有特殊性,不仅可以表达空间意义,还可以表达时间意义。本文从"前后"的意义出发,用意象图式理论来说明其认知理据,最后归纳出与其搭配的词语的类别和语义特征,以期对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固始方言中"待"可以作动词、介词和助词,作介词时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范围、条件。固始方言中"待"对应于普通话的处置式"在",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审美情趣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提升。在各种设计作品中,文字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关键因素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当中,文字不再只是作为记录、表达语言意义的工具。在方言表情贴图中,字体的风格设定对于体现方言主题、加深对地方方言记忆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将从应用于方言表情贴图中的字体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探讨,将方言表情贴图中字体设计与形象设计这两个元素相结合,进而探索字体设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晓慧 《魅力中国》2014,(13):98-98
本文通过对山西方言中“日月”叫法的梳理,揭示不同叫法所反映出来的山西方言的词汇特点,结合山西方言中各地流行关于“日月”的裕谣谚语,以期对山西方言的词汇研究有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受其语言环境中共现的其它词语的影响和制约,而一个词的表达是否得当也取决于它在译文语境中与其他语言成分的搭配是否得当。要从英汉两种语言环境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着重分析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词语的搭配组合关系,这对于翻译过程中原文词语意义的准确理解和译文表达中词语的正确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北“虎”     
杨军 《东北之窗》2008,(2):70-71
在东北方言中,"虎"并不是褒义词,而是微微带一点贬义。"虎"指的是为人处事莽撞、欠思考、不讲究方式方法,但也有率直、性急的意思。多数东北人办事是相当"虎"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从恩施州地区居民汉语口语中采集的十几个词语,结合《土家语简志》和《土家语汉语词典》的记载以及方言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确定这些词语是残留于汉语中的土家族词语.这些底层词语是底层民族文化的标识,它们对西南官话的整体面貌产生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所以,与民俗相联系的这些独特的词语也就具有地方性,成为方言词语的重妻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重叠是汉语使用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毕节方言中也大量存在重叠形式.与普通话词语重叠式相比较,毕节方言词汇重叠形式的表义功能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废标"和"无效标"是两个涵义完全不同的术语,但由于"废"和"无效"这两个词在汉语,或者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交集的区域,所以常常被人们所混淆,出现了"内行人"说"外行话"的现象。这给政府采购实际操作造成了本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更使对政府采购不熟悉的旁观者"不清",无  相似文献   

12.
杨文珍 《发展》2009,(10):74-74
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对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人为本”这一词语在不同背景条件下所反映的内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何琴 《魅力中国》2013,(23):290-290
湖北公安方言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那就是“V不得”。它除了具有普通话中“不能V”的意义和功能外,在公安方言中还有其独特的含义。本文主要探讨“V不得”在公安方言中的具体用法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以及当“V不得”与主语、宾语、副词搭配使用时在语义、语法、句法方面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罗庄方言形容词特色鲜明,其程度表示法生动、形象,不仅反映了程度的不同,而且在用法和感情色彩上独具个性.罗庄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主要有:状语表示法;加特定修饰成分表示法;词语重叠表示法;词缀表示法;补语表示法和特殊表示法.  相似文献   

15.
王桢 《魅力中国》2010,(35):269-269,268
“以创补失论”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在其《唐诗英译百论》的序言中提出的翻译理论。本文结合其在陕北民歌中的具体运用,对如何“创”作出具体阐释。并以此论对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等诸多老师的翻译,主要是在方言词语的处理问题上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陕北民歌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个人致富"与"集体致富"是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两种不同方式,这两种方式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但这两种方式都不能保证必然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文章通过对中国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际案例的分析,得出"集体致富"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在该集体中进行追求财富和财富分配方面的决策的领导人,能够满足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引领该集体获得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效用正相关幅度"比较大,其"效用正相关幅度"能够基本覆盖该集体中的所有成员。  相似文献   

17.
正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操着各地的方言口音,他们有着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水平……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家"——"新甬江人"志愿者服务队。一直以来,他们将宁波作为第二故乡,用真情服务他人,用行动感动着社区居民、感动着甬城。"新甬江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7年,成员全部来自江北区甬江街道梅堰社  相似文献   

18.
"营商",曾是最为关乎港人生计,港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营商天堂",则在很长时期里是令港人自豪、让世人钦羡的香港别称之一。然而近几年来,港人使用"营商"这个词语的频率越来越低;香港在世界"营商天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靠后。这种"越来越低"和"越来越靠后",已非简单的词语使用和名次排列问题,已经关系到香港的前途和每个港人的利益与命运。  相似文献   

19.
徐江 《中国招标》2012,(36):24-26
工程建设中的"总包单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法律含义。因此,在工程实务操作和管理中,应分清"两个总包"的法律含义,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方能符合法律的规定,实现工程管理的合法化运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词形和词汇意义两个方面上的差别简要分析了榆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认为方言的词汇大部分与普通话是相同的,有差异的只有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起到了区别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