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建华 《老区建设》2010,(16):54-55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许多学校展开并成为发展趋势。然而,作为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幼儿,其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社会对幼儿健康的理解,往往偏重于身体好、吃得好、睡得好等生理健康方面的单一要素,而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重要方面。实际上,幼儿与成人一样,心理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幼儿时期若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年后将会产生广泛的、深刻的、难于修复性的后果。因些我们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关于幼师女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师范女生心理非健康检出率为77%,其中63%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4%存在中度心理问题;高年级的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低年级的幼师生;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幼师女生.以上研究结果应该引起幼儿师范教育者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石军  赵清 《中国西部》2014,(9):82-85
<正>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了大部分校园,并设置了心理课,很多学校也相应设置了心理咨询师,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老师,但心理健康教育仍是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簿弱的环节,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不完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稳定、经费没有保障和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及管理存在着重点不突出、实效性不强和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改进的对策:一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管理体系,二是丰富和扩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三是建设高效能的专业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警察是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他们的血肉之驱是由钢铁铸成的,根本就不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切身的体验和实际调查,民警的心理健康亦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及管理存在着重点不突出、实效性不强和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改进的对策:一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管理体系,二是丰富和扩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三是建设高效能的专业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7.
李旖婷 《魅力中国》2011,(20):223-223
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承受着来自于人际交往、恋爱情感、网络成瘾、家境贫困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阶段、家庭和社会等三方面的原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芳 《中国西部》2011,(18):86-8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幼儿心理健康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在幼儿园的直接接触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成长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李兰兰 《发展》2010,(3):152-152
一、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心理健康指的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幼儿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葳的阶段,他们心理健康的特征是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理想”的标志,每个儿童都可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养儿童应努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宝珠 《魅力中国》2014,(14):398-398
幼儿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成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广大幼儿园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感染熏陶、积极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对孩子们进行全面渗透、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切实强化个别辅导三个方面阐明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1.
王桂英 《魅力中国》2010,(29):210-210
就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本土化发展即实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发展,本文从:“碰撞与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化心理观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现代转换、借鉴与创新;西方心理健康及咨询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民族化发展”等三个途径简要论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周俊 《新西部(上)》2014,(4):143-143,149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力。应以积极的心理设计选择幼儿体育活动,切忌机械、死板和单调,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自我意识,提高幼儿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抗挫折能力反映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发展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是必要且可能的,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自然挫折情境是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主要途径。幼儿抗挫折能力主要受幼儿的身体素质、能力、独立性、自信心、个性等因素影响,应针对这些因素及幼儿身心特点,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渗透在生活和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陈淑敏 《魅力中国》2010,(25):237-237
目前在许多幼儿教师中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对幼儿的发展、教师自身和教师职业有比较大的影响;来自家长、幼儿园、社会的压力使她们缺乏职业幸福感。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进与维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罗卫君 《魅力中国》2012,(32):89-89
目的: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大学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田彩芬 《改革与开放》2011,(16):173-17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成为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们学校体育教育中突出存在着忽视健康教育的情况,使得广大学生缺乏对健康的正确理解,造成了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心理健康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要求、家长期待、就业压力、教学任务多样化复杂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因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对幼儿成长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增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永远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必须要迈过的坎。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问题,正确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波动,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作为教师而,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为学生的心灵导航,慰藉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成长的守护神。现在,有不少媒体和机构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和教育。的确,"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很大部分是情绪问题、个人认识问题,甚或一些逆反现象,换之,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思想做些事情。笔者研究发现,一般来说,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多半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以至于纠结、苦闷、找不到人倾诉,后再郁结在心,进而发展为心理疾病。因此,这些问题不能都归结到心理问题上去。不论是教育者也好,  相似文献   

20.
廖军 《魅力中国》2009,(29):72-73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关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抓住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分析其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