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何搞活国有企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这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政企还没有真正分开,政府的经济职能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使国有企业不能独立成为市场的主体。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笔者就此做以简单的论述。 一、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根源所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转变传统的管理职能,放弃对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履行政府本身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不再是生产者、经营者、企业活动的管理者。然而,现实政  相似文献   

2.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对于建工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国企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实现国企脱困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决定》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阐述了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出了国企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如何依法强化审计…  相似文献   

3.
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整整20年了,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决定》中对国企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概括而又科学的说明,提出全党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换而不舍地努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当前,国有企业的状况离开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那么经过20年改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非常拥护。《决定》深化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对推进国企改革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定》提出要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非常符合实际、同时也是非常符合辩证法的,使我们对国企改革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学习《决定》,要结合广西的实际,认真思考怎样把我们广西的国有企业搞得更好,使广西国企改革在已取得的显著O成绩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那么广西的实际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对国企改革产生哪些影响?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三年改革脱困过程中,回升非常明显,而且回升趋势到今年仍在延续.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在去年很高的基数上继续增长了25.1%,国有企业的亏损额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下降14.1%,应该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多年来最好的.但另外一个方面,特别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同志,感觉到国有企业问题的尖锐程度并没有很大的缓解,在一些地方似乎表现得还更加紧张.下岗职工比较多,很多困难企业不能按时发工资,而且各地方不断出现由于企业问题,造成不稳定的现象,闹事的、上访的还是比较多.这种情况在几年前没有像现在这么突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就很难得出国有企业整个形势在好转的结论.那么,为什么这种似乎是相互矛盾的现象,现在会同时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去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因为宏观经济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体制性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二十年的私有化改革,在80年代西方各国原有国企的经营效率开始有了明显提高,逐步减轻了政府原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并且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企改革的成功表明了其对生产力新要求的适应.当然,尽管改革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其经营业绩仍存在很大的差异.就整体范围来说,西方国企私有化改革显然是成功的.从世界范围看,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就已形成.而我国国企(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先天就落后的生产力条件,极其混乱的市场秩序和复杂的政治因素,导致与西方国企的发展历程差异很大.二十余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传统的国有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新时代所要求的新任务,国有经济原有的经济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在市场体制下的劣势.中国的国企该何去何从成为全社会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已是有目共睹,我们应该从观念上到实践中,以科学客观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争取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取得国企改革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7.
在如何搞活国有企业的问题上,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即将国有企业的问题归结为体制问题,或曰制度问题,特别是产权问题,因此,主张继续通过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来搞活国有企业。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认为,在目前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成果尚未充分消化,不可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搞活国企的当务之急,乃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改进与创新。一味强调所谓制度创新,至少没有抓住当前国有企业问题的要害。一、国企改革的重要失误之一是相对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2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制度层面的改革。197…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决定了国企改革仍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标志着国企改革已进入对体制性障碍进行最后攻坚的关键时期。这一新的形势,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消除体制性障碍,必先清除思想障碍。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要抓住重点,解惑释疑,着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逐步深入的攻坚战。体制本身的问题越是复杂和艰巨,触及的思想障碍越是顽固,也意味着我们清除思想障碍的工作任重道远。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年秋天,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为重振国有企业雄风而进行的一次跨世纪的部署。最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前往各地考察,组织座谈,共谋国企改革良策。国内重要研究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均组织专门班子,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专题研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造国有企业,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国企改革20年来,走过了风风雨雨,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下岗职工增多,有些同志对国企改革能否成功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政企分开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一些企业仍存在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政企并没有完全分开,并且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学术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反思,得出以下结论:应坚持国企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坚持国企红利全民分享有利于破解垄断难题,国企改革中应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素有"共和国的长子"之称,几十年来,60%的国家财政收入、70%的城镇就业岗位就是来自这位担负重任的"长子"。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国有企业积弊已深。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19g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了国企三年脱困的战略目标,国家不断推出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先后7次银行降息、分离企业社会职能、企业破产兼并、债转股、下岗职工再就业等。两年以来,国企"突围"的情形怎么样呢?据一份资料统计:1999年初,国有大中型企业有7600多家,亏损企业约占30%;1999年末,全国40大类行业中,25个整体扭亏,31个省市区中20个实现净盈利。事实表明,国企改革是有成效的。今年是国企三年改革的最后一年,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扭亏为盈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本期特编发一组探索国企改革之路的文章,希望能对国企经营者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说到底是用新的体制和机制来激活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新的体制和机制必然要有新的文化来支持和包容。否则新机制的优势不可能发挥出来。有些国有企业体制虽然变了,但文化氛围没有改变。企业的员工观念依旧,思路依旧,行为方式依旧,在这种环境中.改革最终会走向夭折。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再造新的文化.这个道理目前已被广泛认同,但是国企改革中如何再造文化却众说纷纭,笔者就此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4.
精神快餐     
国企改革面临四大难题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日前说,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四个难题亟待解决。 第一,如何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重新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改革10多年来虽有进步,但从根本上说,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5.
“债务负担重,资产质量差,用人机制死”是目前困扰部分国有企业中的三大难题。究其原因,既有国有企业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也有国家投融资体制方面的因素,更有长期以来把职工这个第一生产要素固化为国家或企业所有的错误。银行不良贷款剥离、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核销、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人员分流.是国家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采取的三大举措.虽然这三大举措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实践证明.如果企业将三项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政府的态度更加明朗,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必将对解决企业难题,减轻企业负担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给国有企业振兴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将对三大举措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期对企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魏杰近日在一次会议上说,国有企业要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就必须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负担进行“清盘”。魏杰说,国有企业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体制不活,这一难题可以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二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给国有企业留下了沉重负担,改革解决不了负担问题,必须用“清盘”的办法来解决。而过去我们制订的所有改革政策都没有涉及到“清盘”,这使得改革中的国企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被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魏杰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企负担进行“清盘”:一是债务清盘;二是退休金、医疗费用和住宅等问题;三是富余人员的问题;四是资产…  相似文献   

17.
1.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是解决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制的前提条件。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又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出了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个《决定》及我省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对于大力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加强管理和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审…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提法,结合对国企性质、国企改革等问题的认识,我们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选择。而这其中重在解决两个问题,即政府应如何管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国有企业应建立什么样的体制机制,也即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二者密不可分,前者以后者为目的,后者需要前者的匹配。  相似文献   

20.
以中海油、中国电信赴美上市为标志,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在开放的格局中实现了突破。这种突破并不仅仅是带来了现实和可预期的巨大利益,更为重要的是,这表明我们已从被动转为主动,将国企改革的攻坚放之于世界经济棋局的谋划之中。从已公布的2001年度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盈利从1999年的900亿元达到了2001年的2330亿元,而前十名的垄断企业就占据了其中的1900亿元。可以说,这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方略和改革路径决定了中国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当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认识到“全民所有制已经成为体制性障碍”,当他们有了“必须把产权再调整,做公众公司”之自觉的时候,中国石油——这一传统大型国有企业的变革也就有了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