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就积极主张建立农民政权,实行乡村自治。他基于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民主形式。早在1927年4月,毛泽东就指出,建立农民政权的前提是能够切实扩大农民协会组织,这是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并且毛泽东还认为,乡村政府的建立,作为革命过后的农民政权,应成为乡村自治机关,应在国民政府的系统管理之下。而农民政权的建立还要经过农民协会时代,是因为在农村革命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赵明全 《活力》2005,(11):64-64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造就了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这种历史状况很难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这种特定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将是中国社会极端重要的社会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农民问题,不很好解决农民问题,就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在中华民族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中时,毛泽东同志他最早敏锐地看到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革命的发展进程中,他总是适时地提出了解决和对待农民问题的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品格,天才的创新精神,巧妙睿智的斗争艺术,在他对待农民问题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全面彻底的体现。我们学习和领会他的思想方法,观察处理我们现实遇到的新问题,永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有关农民问题的思想以及他关于科学地解决如何对待农民问题的思路,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胜利,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以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为指导,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的思想 ,分析了新旧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联系与区别。毛泽东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高度评价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紧密联系的 ,他看到了许多学者型的革命家所看不到的东西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实质论是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5.
土地变法     
"农民问题乃同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1926年9月,毛泽东在他的<同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这一清醒的论断,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管理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建设时期形成的。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和建国之后三个阶段,可以清晰的看见毛泽东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透过毛泽东管理思想的表层,研究毛泽东深刻的哲学思考,对于今天的管理来说,具有指导意义的。群众观是毛泽东管理思想的基础,实践观是他管理思想的支柱,创新观是他管理思想的特色,实事求是是他管理思想的灵魂。毛泽东的管理思想作为一个哲学的系统,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且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路军 《秘书工作》2023,(1):69-71
<正>作为毛泽东宏阔战略的主要执行者,周恩来积累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工作方法。以史鉴今,学习周恩来的工作方法,对我们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做好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面对前途方向,善于把握大势周恩来青年时曾在日本、欧洲求学考察。旅欧期间,周恩来通过总结中国的革命运动、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不仅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而且也以农民大国著称于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农民的规模和数量都无法与中国相比较。中国农民状况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部分,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提出了许多关于农民经济利益的思想,指导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 社会主义时期的商品生产是何种性质的生产?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商品生产?曾是毛泽东在一个时期内反复思考的问题。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明确地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在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更是引导五亿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大事。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不仅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商  相似文献   

11.
周仁仪 《财会通讯》2004,(12):16-17
毛泽东在建国前期非常重视会计工作,早在1933年的江西中央根据地时期就提出了会计制度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研究和考察根据地的公营企业的会计管理问题,又提出了实行经济核算制和成本会计制的要求。这些会计思想与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建国前期非常重视会计工作,早在1933年的江西中央根据地时期就提出了会计制度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研究和考察根据地的公营企业的会计管理问题,又提出了实行经济核算制和成本会计制的要求。这些会计思想与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一、会计制  相似文献   

13.
薛琳 《秘书工作》2023,(1):61-64
<正>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独立,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时代伟业。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来到延安,重温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4.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离京到上海,并在上海活动了将近3个月。在此期间,多次与陈独秀会晤,讨论有关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湖南开展革命的问题,并在《申报》发表了他与彭璜草拟的《湖南改造促进会发起宣言》和《湖南建设问题条件商榷》。6月11日即在张敬尧被赶出湖南的当天,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湖南人再进一步》一文,提出湖南人应为废除督军制、实行湖南民治而努力。7月初,毛泽东从上海回长沙,在途经武汉时,他特邀在武汉明德大学的易礼容一道归湘,共同创办文化书社。9月9日书社正式开业,毛泽东担任书社“特别交涉员”。同时,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筹备俄罗斯研究会,在9月16日的成立会上,毛泽东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正确对待民营经济?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对于民营经济的正确政策,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毛泽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者,在实践中对于民营经济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深入分析毛泽东关于民营经济的理论,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思想的认识,也有助干正确看待在新的历史时期民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毛泽东无疑是这一路线的主要创立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建党初期、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孕育和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围绕着党和革命的依靠力量以及党的工作方法等重大问  相似文献   

17.
陈建芬 《中国企业家》2009,(18):139-146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1926年9月,毛泽东在他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这一清醒的论断,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韶山,乃中华之圣地,革命之摇篮,在国内外久享盛名,因毛泽东而屡增荣耀。今日韶山,除作为革命纪念地,继续发挥缅怀革命领袖、纪念革命先烈、传播革命精神、教育革命后代之作用以外,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的名旅游圣地,拜谒汇集如云。游览络绎不绝。韶山与乌石——彭德怀故居、花名楼——刘少奇故居连成一片,并与张家界、南岳山、岳麓山,构成了湖南的旅游框架。  相似文献   

19.
抗战初期北方局在太原王家进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太原时期,中国革命正处于重要、复杂、紧急的转变关头。在这个时期,以刘少奇为首的北方局正确执行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刘少奇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们没有迷失方向,没有...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市委书记张文雄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革命老区——衡山县,沿着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农民运动考察的线路,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加强同基层干群沟通。之后,在调研农业大县——衡南县时,文雄书记也谆谆教导乡镇干部要继续发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单车、草帽、手电筒、胶鞋这四件宝。为人民群众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