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发展我国碳审计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碳审计属于环境审计的范畴,是低碳经济衍生出来的产物,也为环境审计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现在的碳审计理论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碳审计相关人才,因此,应对碳审计进行系统的规划,建立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以政府审计为主的"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培养复合型的碳审计人才,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审计准则制度。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审计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更好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手段,也是有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要以多方协同为基础,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规范,明确生态文明审计目标,积极构建审计与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审计监督与环境问责机制协同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审计体系的职能优势。以协同视角为基础,分析了生态文明审计体系的内容和创新要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静 《绿色财会》2023,(8):36-41
从无锡市审计局及其各级审计部门公布的公开审计信息中,选取2017—2022年涉及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项目计划公告、审计结果公告和审计工作报告进行重点调查研究。基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理清近年来无锡市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审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寻找合理有效路径优化生态文明审计,探索生态文明审计实践的保障机制。这对促进无锡市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审计的重视,对其他市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水资源消耗大国地位,积极开展水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推动我国实施水资源节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最高审计机关有关水资源环境审计的经验,结合我国水资源环境审计现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审计产生至今,始终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努力——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审计界将其视为审计模式的一个革命性变革。然而,安然事件后,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质疑。为缩小审计期望差和提高审计功效,审计职业界开始重新对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审视,由此形成新的审计方法,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简称SSA),我们在这里称之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而将人们建立在审计风险模式基础上的风险导向审计观念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评价内容日益复杂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客观要求,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在回顾审计技术和方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现实选择与趋势。  相似文献   

7.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分析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和区别,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职业审计的必然发展趋势,应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对其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审计实践的发展,一方面审计方法的内涵不断拓宽,逐渐由传统审计发展到现代审计,即由账表导向审计(数据审计)发展到系统导向审计(制度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推进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审计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社会民众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审计工作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笔者拟结合多年审计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9.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能够帮助会计师事务所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和识别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结合风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不仅更具个性化特点,而且对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理论,总结和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提出其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0.
碳中和目标下东北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代表区进行了调查,并从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固碳潜力实现清单、建立纵向补偿机制和横向省际合作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东北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碳”背景下,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碳审计工作,实现对碳排放的管控和优化。本文从实施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双碳”背景下企业开展碳审计的意义,然后提出企业碳审计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确认适用的碳交易机制、确定碳交易责任和流程、进行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以及做好数据管理和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12.
一、深刻理解风险导向模式内涵 高盛公司的运营与控制专家戴维.阿洛科说“当前审计流程的问题在于.当审计师追赶垃圾车检查是否有未销毁的敏感信息离开公司时.一名交易员却趁着主管不注意的时候把公司的交易情况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公司的竞争对手”.简而言之.审计师正疲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新违规手法,远不能满足《法案》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调整审计模式.从账项导向、制度导向发展为风险导向审计.才能帮助组织管理层全面、有效管理经营风险,将组织经营风险降低到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文明审计发展的特点,继而分析了新时期下应该如何把握文明审计,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新时期文明审计机制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将不断提速,迫切需要农发行绿色金融持续发力,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面对"十四五"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农发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达峰、碳中和”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通过研究欧盟、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6个国家(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实践,发现各国或组织均在空间规划层面进行宏观战略部署,并在交通、能源、生态等关键领域落实减排、增汇策略的细节措施。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应强化“碳中和”目标引领,明确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空间布局规划要求,统筹能源利用与排放体系绿色发展规划,深化提升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农业空间合理利用能力,以及多部门协同推进落实规划效能。  相似文献   

16.
王腾  杨俊峰 《绿色财会》2023,(12):43-46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安排。本文以2010—2021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为样本区间,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山东省的绿色发展水平。据此提出优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政策建议,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状况的政策,既发展经济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自身发展角度和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内部审计应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内部审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并阐述内部审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应建立风险评估量化指标,完善风险信息库,提高人员素质问题,以及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运用了解、测试、识别、分析等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到内控、制度、财务等审计和审计程序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国家治理战略布局由"四位一体"深化为"五位一体",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也应着眼于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环境审计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结合我国环境审计现实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简要分析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审计准则较之旧准则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导向审计(账项导向审计及制度导向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审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央和地方加大财政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然而,从近年审计情况看,存在评价制度不完善、体系评价标准不统一、选取指标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梳理近些年绩效审计和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总结企业环保支出专项资金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思路,以期为推进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