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是为公司实现其目标提供必要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则主要是用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执行是否有效的手段,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有效减少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股东及潜在投资人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判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公司的发展前景及经营状况关系密切,对于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起着不容忽视的纽带角色。文章从内部控制信息的特性入手,结合2015~2017年上市公司内控白皮书,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现状,揭示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影响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对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质量提出行而有效的解决对策。最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对财务报告披露的财务信息的一种补充,它不但可以有利于外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和有效性进行了解和判断,同时,也可以鞭策驱动上市公司自身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降低企业风险。因此,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将会成一个长远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2.
孙文刚 《山东经济》2007,23(1):94-96,118
利用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的平行数据对上市公可经理报酬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变化与基干净资产收益率公司业绩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理报酬与公司规模和经理相对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经理的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为例,运用其披露的2008年的财务数据来考察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货币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企业规模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栋 《新疆财经》2005,(4):65-71
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新疆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总资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所持股份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吉甫 《山东经济》2005,21(4):31-35
本文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经营业绩越好,财务报告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即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动力明显不足。另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自愿披露积极性不高、披露流于形式和隐瞒不利消息的问题。最后,本文就如何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陕西上市公司2007—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例,分析和研究了陕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和相关的披露情况。认为,首先,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应该着重披露企业在进行内控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评价的可操作性上看,不具有可操作性;最后,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很少关注如何提高和改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年报及相关数据,对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董事会独立性、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否由国际四大审计显著正相关,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管层级差报酬的成因和后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震 《南方经济》2006,42(3):59-69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高成长公司竞争者人数的增加、公司所处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高管层级差报酬会随之增加;随着低成长公司竞争者人数的增加和公司所处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公司高管层级差报酬会随之增加;高成长公司和低成长公司在赋予高管层级差报酬影响因素的权重上没有显著差别;高成长公司的高管层级差报酬与公司市场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低成长公司的高管层级差报酬与公司每股收益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竞赛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成立。  相似文献   

9.
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0.
周德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09-113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人们普遍关心董事会的特征是如何影响公司绩效.文章选取了沪深两市11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董事会可以量化的三大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激励特征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结构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行为特征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文章认为这个结果很可能是民营上市公司中负有受托责任义务的董事更需要激励机制的作用让其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以缓解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文章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指标加以量化,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已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成了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一些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聂华 《改革与战略》2012,28(5):57-59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社会当前持续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转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的问题及其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监督约束作用、规范财务报告体系和内容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文献回顾,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同时设计实证模型,利用中国车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结果显示,就中国车类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存在二次曲线相关关系、与流通股比例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天津经济》2005,(1):53-55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受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两种制度制约,其中外部制度是国家和有关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各种规定;内部制度是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的各种制度要求,这些要求在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详细程度等方面可能与信息披露的外部制度一致,也可能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着边界。通常,外部边界由信息披露的外部制度,即法律法规来决定;内部边界则由公司治理框架来决定。  相似文献   

16.
张玉 《中国经贸》2014,(6):89-89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集中、家族化治理、两职兼任等方面分析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现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创业板板块内部控制现状,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提高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我国传媒行业2013~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公司成长性与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公司规模与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文章对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完善资本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作为我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为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平台,其现金股利政策反映了公司的诸多信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文章选取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公司内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公司的每股收益、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内部控制审计要求初次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存在按证监会年报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较少,内部控制审计成本较高,审计意见类型基本都是无保留意见等问题,这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所要求的内部控制审计虽然对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上市公司自觉遵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意愿不强,内部控制审计有应付差事之嫌,文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加强公司治理水平,重视风险管理,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文章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